摘 要:我國目前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隨著我國民辦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出現了大量就業困難、學習困難、經濟困難和心理困難的大學生,也可稱之為“四難”學生。這些學生的出現已經嚴重影響了民辦高校的發展,是造成學校管理難度增加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就武昌工學院“四難”學生家訪工作進行分析研究,旨在找到有效的民辦高校“四難”學生家訪的策略。
關鍵詞:民辦高校;“四難”;家訪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5-0076-02
作者簡介:尚金麗(1980-),女,漢族,河北邯鄲人,研究生,武昌工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方面的研究。
目前我國各類學校了解學生狀況,充分發揮家庭作用的主要手段是家訪,它是社會、家庭與學校溝通的橋梁,是三方形成合力的重要方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將這種育人理念貫穿到“四難”學生成長過程始終。民辦高校以全面促進學生發展作為抓手,構建新時代民辦高校校園。不斷對家訪的形式進行豐富,徹底解決“四難”學生問題,推動民辦高校高質量發展。
一、民辦高校“四難”學生遇到的問題以及成因
所謂民辦高校“四難”學生其實就是在不同層面上存在一定困難的學生,如在學習上、心理上、經濟上、就業問題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在四難問題中,經濟困難問題影響最為嚴重,因為經濟困難問題的出現,有可能會直接導致學生其余三難問題的產生。而目前我國出現大量經濟困難學生的原因是:一方面是地區經濟發展落后造成的。來自偏遠山區農村的大學生由于當地經濟發展落后、家庭收入低,經過高考錄取到經濟發達地區高校,生活費、學費等均有所提高,支出大幅增加,直接導致了家庭無力承擔,極其容易造成經濟上的困難,甚至會出現因學返貧的現象。二是一部分城市待業人員家庭由于缺少穩定的經濟來源,無法承擔起子女高昂的學費,導致了一部分城市學生的經濟困難。三是由于不可預知的變故導致家庭無力承擔起子女的學費。四是由于家庭內部原因使民辦高校學生成為困難學生,例如農村多子女家庭、殘疾人家庭和單親家庭等。
二、民辦高校對“四難”學生進行家訪工作的重要性
(一)制定完善的資助政策,保證教育公平
一般家訪主要是通過學校教師到學生家庭進行訪問來實現的,在家訪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向學生家長報告學生在校情況,同時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共同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及生活方面所遇到的問題。這種方式被采用的主要原因是主動深入、方式多樣和針對性強。民辦高校“四難”學生,其中一難就是經濟困難,而經濟困難學生主要是指學生家庭以及本人現有資金無法承擔學生學習期間所需費用的學生。資助政策展開的前提是家訪,教師通過家訪,幫助學生及家長了解學校和政府相關的資助政策,為學生及家長解讀這些政策的細節,與此同時向學生以及家長傳遞國家以及高校對學生的關心和照顧,這樣不僅能夠實現社會、學校和家庭的三方互動,也給這些學子帶來希望和信心,進而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對于我國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構建學校與家庭互動的橋梁,合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與家庭實現實時溝通的重要方式是家訪。教師走進學生家庭,與學生以及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能夠更好地產生學生家庭與學校的情感共鳴,增加雙方的信任和理解,在解決學生的“四難”問題上達成統一意見,使家庭與學校成為學生成長的重要保障。在家訪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告知家長,與家長從不同層面分析及幫助學生“脫難”,讓家長充分了解到學生心理困難、學習困難、就業困難的重要影響因素。
三、建立和完善民辦高校“四難”學生家訪工作的方法
(一)通過家訪,克服“經濟困難”
家訪的主要作用是傳遞愛心,將溫暖傳送到每一個“經濟困難”的學生家庭中。造成學生“經濟困難”的原因無外乎是缺乏勞動力、多子女撫養和家庭成員疾病等因素,但是這樣家庭的學生大多學習刻苦,心理承受能力比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強,同時這樣家庭的孩子被寄予了厚望。所以,武昌工學院的教師在家訪過程中要積極地進行換位思考,轉變以往的工作思維,在談話中注重聆聽他們的故事,給予他們足夠多的理解、關心和尊重。對于“經濟困難”學生以及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教師要進行詳細講解,讓他們了解當下國家的相關政策以及學校對針對“經濟困難”學生所采取的“脫難”解決措施。教師在了解學生情況的同時,還要充分了解當地發展情況,根據“經濟困難”學生的家庭情況,幫助其規劃出未來的整體發展,減輕學生以及家長心理上的負擔,讓“經濟困難”學生以及家庭感受到學校的溫度,真正解決好武昌工學院學生“經濟困難”問題。
(二)通過家訪,度過“心理困難”
武昌工學院的教師在家訪過程中,與“心里困難”學生的家長進行了深入接觸,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以及在家庭中的表現,認真記錄好家長反映的問題,共同探討學生的心理教育問題。在進行家訪過程中,普遍家長較為拘謹,所以在談話中不太愿意說話,這就要求教師選擇合適的溝通方式。另一方面要將學生在學校的心理表現向家長匯報,同時還要向家長仔細傳達學生的相關心理情況。教師在進行家訪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在校的心理表現為談話的切入點,在與家長進行溝通過程中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其發現自身優點。在談話中,教師可以通過合適的方式向家長說明導致學生“心理困難”問題的影響因素,請家長詳細介紹學生在家的表現,通過溝通,找到解決學生“心理困難”問題的方法。同時家訪結束后要經常與“心里困難”學生父母保持聯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校、領導以及教師的關心,積極對學生進行疏導,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樹立信心,切實解決他們心理上的困難。
(三)通過家訪,解決“學習困難”
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家訪其目的是為了對學生有進一步的了解,從家訪中找到學生“學習困難”的重要原因。通過家訪,與“學習困難”學生家長進行意見交流,調動學生家長的積極性,協助教師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武昌工學院教師在進行家訪時,可以要求學生旁聽,讓學生了解自己與家長之間的談話內容,在與“學習困難”學生家長交流時,教師可以適當地“揚長避短”,可以把學生在校期間的進步告知家長,并讓學生家長知道,學生的進步少不了家長的幫助。讓學生家長從心理上更愿意協助教師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教師在與“學習困難”學生家長談論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缺點時,可以適當縮小化處理。讓學生家長知道,家長的鼓勵會讓學生更有信心面對“學習困難”問題。同時,教師要與家長對學生“學習困難”的教育方法進行商討,做到教師在校教,家長在家教。只有真正做到教師與家長間協調一致,才能讓武昌工學院“學習困難”學生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
(四)通過家訪,規劃“就業困難”
家訪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為“就業困難”學生制定合理的職業和學業規劃方案,這也是有效解決學生“就業困難”問題的重要手段,而這兩大事務也是家長以及“就業困難”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家訪過程中,與家長和學生進行深入交談,提前為“就業困難”學生的學業規劃進行準備,在定位、定心和定向三方面入手。定位,根據內在和外在的綜合評估情況,準確定位自己能夠取得的成績,在定位過程中要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精準定位;定心,作為剛剛步入大學校門的學生來講,要保持平穩的心理狀態,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大學生活,積極去迎接學習期間的各種挑戰;定向,學生根據自身特點以及愛好,找準日后發展方向。與此同時,武昌工學院以“人生規劃”為治學理念,根據“就業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對于“就業困難”學生其主要面對的是就業的壓力和自卑的心理,在幫助其制定人生規劃時,教師應該全程跟進,并幫助他們找準人生方向,提高其職業競爭力,通過進行相關的培訓,武昌工學院能夠更好地解決“就業困難”學生的問題。
四、結語
民辦高校的教育理念歸根結底是“育人”,通過不斷地家訪總結出解決“四難”學生問題的有效方法。在這個前提下,將家訪工作不斷推向縱深,完善學校的資助體系,是“四難”學生能夠心無旁騖的學習,使其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文晶.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開展難點分析[J].現代交際,2017(09):133-133.
[2]范靜.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36-37.
[3]孫平平.關于輔導員家訪工作的思考[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