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江 施洪濤
摘 要:本文是基于對校園貸引發大學生德育現狀的研究,首先,闡述校園貸存在的形式。其次,分析大學生德育現狀,存在功利性較為明顯、道德情感較為淡漠等問題。最后,為更好實現大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防止校園貸問題的出現,給出以學生為本、保證與時俱進、加強思想教育、加強正確引導等建議措施。
關鍵詞:校園貸;大學生;德育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35-0249-02
作者簡介:張玉江(1972-),男,黑龍江林口人,本科,牡丹江師范學院武裝保衛處,副處長,主要從事校園安全保衛研究;施洪濤(1967-),男,遼寧西豐人,本科,牡丹江師范學院武裝保衛處,處長,主要從事學校武裝和安全工作研究。
在如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正在不斷提升,與此同時,促使人們的經濟借貸產生一定變化。特別是在當今的大學生校園中,因為大學生未經過社會歷練,因此,很難抵御誘惑,導致校園貸問題嚴重。校園貸對大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等,都會造成影響。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當今學生拜金主義思想嚴重、更加追求高品質生活。因此,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大學生出現這一問題,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本文將針對基于校園貸引發的大學生德育現狀相應內容進行闡述。
一、校園貸存在的形式
校園貸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大學生通過利用校園貸款平臺,進行資金貸款相應操作。在網絡上展開相交易,在實際的借款過程中,借款操作較為簡單。校園貸的存在形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中:第一,一般而言在校大學生的經濟能力相對較差,校園貸能夠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有效借款平臺,然后,通過分期的方式進行還款,為學生提供方便。第二,推薦給學生相應的貸款平臺,學生的學費以及創業費用等提供便利。第三,通過加強對第三方平臺的利用,實現對學生的貸款[1]。校園貸更集中在二線城市或者三線城市中,學生受到家庭條件的影響與限制,使得學生目前的能力,無法承擔生活費或者學習,同時創業資金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大學生就會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貸款。
二、大學生德育現狀分析
(一)功利性較為明顯
價值觀主要是指,個體針對某個客觀事物的意義以及重要性等,給出的評價或者看法等。在如今社會不斷發展背景下,我國社會出現呈現出文化以及思想觀念,多元化的發展觀念。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價值觀的主流導向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不乏有許多大學生更加注重金錢享受以及物質享受等,在日常與人的交往過程中,出現明顯的功利心。比如,學生在工作的選擇當中,經常將薪酬放在第一位。再如,學生的入黨動機不純等。種種問題的出現,是學生德育的缺失[2]。因此,為促進學生更好發展,同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學生盲目進行貸款等,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二)道德情感較為淡漠
道德情感一般情況下主要是指,一個人道德意識的組成,是人們能夠在相應道德觀的前提下,將自身的人生觀念以及道德理想等作為出發點,從而對現實道德行為以及道德關系所產生的心理感受。從目前大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許多大學生的道德情感較為淡漠。每天沉迷于QQ、微信、微博以及網絡游戲等。對于網絡世界過度依賴,在日常生活中,與同學之間的交往很少。此類現象都是學生道德情感淡漠的主要體現,這一問題的出現,會對于大學生的更好發展產生制約。
三、基于校園貸引發的大學生德育教育措施
(一)以學生為本
在現如今大學的發展過程中,大學生校園貸問題逐漸嚴重,因此,為實現大學生的更好發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為本。將大學生作為整個德育教育工作的出發點與落腳點,保證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能夠符合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因此,在以學生為本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德育工作要保證能夠與學生的是生活相貼近,在日常的生活以及教學過程中,需要能夠對學生發生的小事給予更多關注與重視。如果學生出現困難,需要保證學生面對困難并度過困難[3]。第二,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處理好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鼓勵學生參與到德育工作中,針對老師開展的德育教育工作給出自身的意見與建議。第三,在以學生為本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的方式,構建班級微信群的方式、微信公眾號方式依QQ群方式等,實現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聯動,積極主動關注學生出現的變化,從而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與幫助。第四,要將學校的全員育人精神充分發揮,比如,可以通過上好思政課的方式,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學活動以及實踐活動等,通過該種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價值觀念、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保證與時俱進
大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展開,還要保證能夠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可以學到更為先進的知識內容。在如今教育改革背景下,國家針對大學生教育已經做出明確規定,尤其是思想教育工作。要保證思想教育工作能夠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對工作對象以及工作環境有正確認識與把握,從而對德育教育工作做出調整與完善。在保證德育教育工作的與時俱進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單一的理論說教工作,更不是空教條、大理論。而是學生在生活中以及思想中面臨的困惑解答[4]。因此,為促使德育教育工作能夠符合大學生學習,那么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從學生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對德育教育工作進行調整與優化,保證德育教育工作能夠符合實際。第二,還要對我國市場發展實際情況,以及社會市場中對學生的要求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結合市場發展,對現行的德育教育內容做出創新與完善。在這一過程中,還要保障德育教育內容能夠與國家發展理念相符合。
(三)加強思想教育
從近些年我國大學校園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校園貸問題逐漸嚴重,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需要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第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專門開設相應的課堂,促使學生能夠從根本上對校園貸的真實背景問題,以及其中的利害問題有正確認識與掌握。第二,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講座方式、網絡授課方式等。與此同時,因為QQ、微信是大學生目前普遍使用的社交軟件,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該種方式,對校園貸的案例進行分析與研究,使得學生能夠對校園貸有真實感受。第三,當代大學生針對金融理財工作的展開存在急于求成心理,因此,針對此類大學生,需要幫助大學生能夠通過自身所學內容,對資金的可靠性進行分析。了解投資以及投資中存在的風險。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校園貸風險意識,這對于從根本上避免校園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四)加強正確引導
在學生的德育教育過程中,老師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老師能夠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在具體的引導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第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勤儉節約、艱苦樸素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幫助學生摒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幫助學生能夠對家庭條件有客觀評價,從而對自身的消費觀念與消費模式進行調整。第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因為就業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良好的就業觀念,可以促使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從而在未來的崗位工作中,將自身的作用與價值充分發揮。因此,在幫助學生樹立良好就業觀念時,需要老師能夠對市場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與研究,向學生闡述實際情況。促使學生能夠在未來中,將更多精力集中在學習以及就業等方面中。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如今大學的發展過程中,校園貸問題逐漸嚴重。因此,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需要老師能夠意識到加強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結合學生實際發展情況,采取有效德育教育措施。保證德育教育內容,能夠符合學生的發展,從而為學生未來的進步打下良好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沈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高校“校園貸”風險防范對策研究[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9,32(02):121-124.
[2]鄧馨.淺談“校園裸貸”現象背后的德育缺失[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11):98-99.
[3]吳軼英.新形勢下“校園貸”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14):63-64.
[4]葉瓊.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大學生校園網貸現狀與教育建議——基于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調查問卷[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