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銀行于2016年8月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始終堅持以“融創美好生活”為使命,以“融合創新、務實擔當、精益成長”為核心價值觀,致力于建設“智慧化、特色化、國際化、綜合化”的服務領先銀行。截至2018年末,總資產1.93萬億元,2018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0.65億元,同比增長10.02%。
江蘇銀行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各治理主體職責邊界清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獨立運作的公司治理運行機制。
董事會建設方面,嚴格落實董事會提案管理辦法,一方面對常規議案實行模板化,不斷提高議案規范性,另一方面加強議案審核的規范化流程建設,提交董事會審議的議案均履行了完備的內部審核程序,堅持嚴格審核、層層負責的流程,確保提交董事會審議議案的質量。雙措并舉,保證董事能夠清晰、準確、全面地了解議案內容,提高董事會審議決策的效率和質量。
江蘇銀行根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等監管新要求,完成了公司章程、股權管理辦法、關聯交易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的修訂,不斷完善和強化股東和股權管理、關聯方和關聯交易管理。同時,按照商業銀行市場化薪酬管理規律與發展趨勢,建立全行統一的薪酬管理架構與體系,制定了《江蘇銀行員工薪酬管理辦法》,全面規范江蘇銀行各級機構薪酬管理工作。銀行薪酬體系結合經營狀況與地區經濟環境,按照外具競爭力、內具公平性的原則,體現不同管理層級與崗位的價值創造和貢獻,以崗定薪,崗變薪變。同時根據監管要求制定了《江蘇銀行績效薪酬延期支付管理辦法》,對風險有影響崗位人員的績效薪酬實行延期支付。
通過修訂公司章程、完善議事規則、雙向交叉任職、重大事項黨委前置審議等措施,江蘇銀行把黨的領導與董事會戰略引領、高管層經營管理和監事會強化監督緊密結合。通過黨委會成員分工和逐級授權,明確界定“三會一層”的職責邊界,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離、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構和運作機制,努力實現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
江蘇銀行董事會聚焦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不斷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健全管理體系,完善工作機制,積極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社會責任履行方式,努力將發展成果分享給客戶、股東和員工,為社會創造價值。一是堅決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將金融助力農業產業振興與促進自身發展相結合,加大服務鄉村振興有效供給。二是堅決貫徹江蘇省委、省政府和省紀委關于扶貧工作的最新部署,著力構建產業帶動、創業支持、項目聚焦、黨員示范、公益扶貧“五位一體”金融扶貧工作體系。三是全面落實服務小微企業、服務民營企業的政策要求,下調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實行減費讓利。四是持續加強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啟動赤道原則項目管理系統建設,順利完成采納赤道原則首年的達標披露工作。采納赤道原則,初步搭建包含“基礎信貸、綠色基金、碳金融、特色化融資”四個板塊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五是有效開展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積極履行省屬法人銀行企業社會責任,實現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江蘇銀行信息披露正經歷著從被動披露到主動披露,從僅僅滿足基本披露要求到更全面、更積極地回應市場關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