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飛燕 蔣紅梅


【摘要】目的 觀察系統化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剖宮產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近期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行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行系統化健康教育,對比其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負性情緒狀況評分、母乳喂養率以及喂養知識達標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結論 在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加強系統化健康教育,可顯著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婦產科;妊娠合并心臟病;剖宮產;圍術期護理;系統化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7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31..02
在產婦的護理活動中,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是一類較為特殊的患者群體,受到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影響,此類患者較容易發生胎兒窘迫以及心力衰竭等問題,繼而威脅到患者與患者腹中胎兒的生命安全。考慮到這一風險,臨床醫師在選擇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分娩方式時多采用剖宮產。但實踐應用階段發現,此類患者很容易對自身的疾病出現過分擔憂等問題,并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影響其剖宮產圍術期的生活質量與術后康復。基于此,探討有效的護理措施,降低此類現象的發生風險,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圍繞這一主題,我科擬就健康教育方法的改進對剖宮產圍術期護理的意義展開分析,以期為此類患者的系統性護理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納入標準:(1)符合相關診斷標準;(2)意識清楚;(3)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組成:觀察組為23~34歲,平均年齡(26.7±1.8)歲;對照組為24~35歲,平均年齡(26.3±2.5)歲。孕周:觀察組為36~40周,平均孕周(38.2±0.5)周;對照組為36~40周,平均孕周(38.6±0.4)周。合并癥情況見表1。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健康教育,即通過口頭宣講的方式告知其妊娠合并心臟病、剖宮產圍術期的一些注意事項,講解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與方法,及時就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觀察組患者則進行系統化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1)在患者入院當天,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向其介紹病房、科室醫護人員的一些基本情況,盡可能贏得患者方的信任;(2)向患者說明妊娠合并心臟病行剖宮產術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并掌握患者在基本相關知識方面的知曉情況,制定系統化健康教育的初步實施方案;(3)術前1d,告知患者手術過程與手術目標,向其講解術后的正確體位、術后常見的一些不適癥狀與預防、對癥處理方法,適時地為其分享一些喂養技巧、喂養姿勢、母乳喂養優勢等;(4)手術當天,就患者對術后體位的擺放、術后不適癥狀的判斷方法與處理方法等內容的了解情況進行再次調查,并采取一對一模式,行針對性指導,確保患者掌握這一部分的健康知識;(5)術后護理階段,向患者與患者家屬說明手術治療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恢復情況,幫助患者建立快速恢復的信心,并適時地調查其對喂養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組織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喂養理論知識的傳授與喂養常用技巧的指導,并在患者實際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練習,確保其掌握喂養技巧;(6)出院前,向患者方說明出院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并與其約定復診時間,邀請患者方參與出院后的“隨訪”與“指導”,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推送相關健康知識以及定期電話隨訪、家庭隨訪的方式,為患者提供喂養技巧、飲食、自我護理等方面的指導。
1.3 觀察指標
于患者術后護理階段,采用SAS量表與SDS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定。于電話隨訪時,就患者對喂養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患者的母乳喂養率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進行數據的處理與分析,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況評估
見表2。
2.2 兩組患者的母乳喂養情況
見表3。
3 討 論
在孕產婦死亡因素中,妊娠合并心臟病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臨床上一般采取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后行剖宮產術的方式,降低其面臨的死亡風險。鑒于此類患者的特殊性,祖金美等[1-2]對其圍術期護理的措施與干預效果進行了分析,從其研究結果來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全面的、系統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出現心理問題或者并發癥的風險。而在整體護理中,健康教育為其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患者建立對妊娠合并心臟病、剖宮產手術以及產后喂養等內容的正確認知,進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與新生兒喂養能力。
圍繞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楊小娜等[3-4]提出了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即根據患者對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實施科學的、合理的、與患者實際認知與指導需求相符合的健康教育方案。從臨床護理實踐的角度考慮,與傳統的健康教育模式相比,此種指導方法能夠較好的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與質量,并激發患者對健康知識學習的興趣。本次研究參考了此類文獻資料,提出了與我科實際情況相吻合的系統化健康教育方案,從其實踐情況來看,系統化健康教育的實施,較好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與母乳喂養情況,在提高患者喂養認知度等方面發揮了較大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的剖宮產術中,積極應用系統化健康教育,能夠較好地改進圍術期護理質量,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對相關知識的知曉度。
參考文獻
[1] 祖金美,張改欣,王 梅,等.系統護理對心臟病合并妊娠剖宮產圍術期的干預效果[J].遼寧中醫雜志,2013(3):546-547.
[2] 盧日蘭.妊娠合并心臟病擇期行剖宮產圍生期護理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8):159-160.
[3] 楊小娜.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中的影響及健康教育[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5,2(5):135-135.
[4] 馮東輝.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心臟病婦女中的影響及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3(16):451-451.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