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美愛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壓瘡是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癥,身體組織長時間受到壓迫是最為主要的發病原因,因此需長期接受住院的患者是該病的高危多發人群,而且壓瘡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治療方案、藥物及患者的身體因素也是重要的病因素,而壓瘡并發癥的發生則極易導致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影響疾病的恢復和預后治療,針對易感高危人群及時做好防范治療護理措施至關重要。本文著重就集束化護理方案在臨床上的效果進行分析,研究詳情見下文:
選取長期在我院接受抗腫瘤治療的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實驗選擇的對象均就基本病情、病程進展、年齡、性別的資料進行了統計學分析,確保上述情況不存在明顯的統計學差異,以防對最終實驗結果造成影響。
(1)所有患者均知情本研究相關內容并自愿參與;(2)所有患者的基本情況均符合實驗開展的要求;(3)本研究征得醫院的同意。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根據患者的情況定期幫助其進行翻身,防止同一部位受到壓迫的時間過長,定期幫助患者交替更換體位,及時幫助患者更換貼身衣物和床單,盡量選擇材質綿軟的衣物,減少對皮膚的摩擦,加強對患者的飲食管理,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保障患者能夠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改善機體營養狀態,提高自身免疫力;觀察組則采用集束化護理方案,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首先完善護理方案執行的流程,健全壓瘡管理組織結構,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進行全面、深化的知識健康教育,開展相應的知識講座和培訓課程,第一步讓護理人員充分認識到加強防治壓瘡的重要性;再來對每位腫瘤晚期患者的情況進行評估,分析其可能并發壓瘡的可能性,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最后進入具體實施階段,首先應進行減壓護理,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體位,最大程度減輕患者皮膚的壓力;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案,鼓勵患者多攝入高能量、高蛋白失誤;定期幫助患者清理皮膚和病房環境,減少并發性感染的發生,與此同時,加強對患者的交流溝通,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積極面對的決心和信心,改善原本緊張的醫患關系,提高患者的遵醫度。
對比兩組患者壓瘡的發生情況,以壓瘡發生率為觀察指標,通過調查患者對于壓瘡知識的了解程度、護理方案的滿意程度及執行力度等,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本實驗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后壓瘡發生率的比較對照組中共有9例患者護理后仍并發壓瘡,發生率為18.0%,觀察組的發生率則為6.0%(3/50);兩組就差異進行統計學比較,P<0.05有意義。
臨床上大量的研究實驗證實,壓瘡的形成與抵抗力能力、病情變化、身體素質等具有明顯的正性相關關系,身體素質越差、自身抵抗能力越差的患者,并發壓瘡的幾率越高,而腫瘤晚期患者由于病情逐漸加重、抗癌治療的副作用,其機體免疫能力逐漸降低,體內蛋白含量逐漸減少,腫瘤晚期患者極易并發壓瘡。
集束化護理措施是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不斷完善的科學措施,其涵蓋的護理內容全面多樣,能夠針對具體的致病原因進行有效的防護,從根源上降低腫瘤晚期患者罹患壓瘡的可能性,而且集束化護理方案在不斷完善內容的同時,也改進了執行流程和程序,大大提高了臨床護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能夠有效減少臨床護理工作失誤的發生,而且集束化護理方案在實施過程中著重護理人員與患者、患者家屬的交流溝通,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向患者等普及并發癥防治知識,可顯著改善醫患之間的關系,提高患者的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治療依從性。總而言之,集束化護理方案效果顯著,具有極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