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較快,在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開展能有效提升社會實踐活動整體成效,擴大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的參與性,能突出學生主體作用。要緊緊圍繞高職思政課教學要求與學生學習現狀,全面落實項目化實踐策略,配套設定項目化管理策略,提高社會實踐教學輻射作用與教學成效。補充完善教學管理保障機制,推動實踐教學活動全面開展。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項目化;管理策略
從當前部分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開展現狀中能得出,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薄弱,長期參與到理論學習中難以提高思政課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如過于注重理論教育,很難有效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因此,為了全面適應思政課以德樹人教育準則,在教學中要積極創新原有的教學模式,拓寬社會實踐教學活動范圍,在教學中補充更多學生感興趣的社會實踐教學內容。保障實踐項目團隊化、項目化、活動化、多元化開展,將抽象化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全面落實,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全面強化學生綜合素質與思想政治素養。
一、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內涵與優勢分析
(一)內涵
目前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即是充分發揮出項目化管理中系統管理應用價值,將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作為管理主體,對社會實踐教學內容展開項目設計。通過做好項目規劃、實施、考核、評估等,促使項目化管理能實現制度化、科學化發展,對校內環境中多項信息、人力物力資源、信息數據等進行最優化配置,能提升社會實踐活動開展成效。在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活動開展中,引入項目化管理理念,能確立實踐教學管理方法,明確對應的管理思路,提高教學活動發展活力。
(二)優勢
在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中全面應用項目化管理,要注重突出各項發展目標科學性。各項實踐教學活動要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特征,對區域文化資源發展優勢深入挖掘。對當代大學生心理特征以及社會就業形勢等特點進行分析,擬定能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具體目標。從我國多個地區高校思政課教學現狀中能得出,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育人員選取自上而下教學模式,過于注重教師主體地位,教師對學生各項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進行設計規劃,未能遵從學生意愿與需求,大多學生都是被動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組織開展的實踐活動缺乏教育意義,未著重體現出思政課思想深度。在項目化管理理念中對群眾參與性重視度較高,各項任務高效化完成要全面激發群眾自主參與性,在活動實踐落實中要突出團隊協作。緊緊圍繞各個項目目標建立各個團隊,協調一致做好各項工作。學生在實踐項目選取中要突出靈活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基于自身特長、興趣、知識水平等要素出發選取對應的項目參與方式,提高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參與性。
在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中,對項目行動過程、完成期限、消耗資金進行精確化計算。因此,高職院校思政部要制定統一化的實踐教學大綱,確定實踐教學主要任務、教學時長、教學內容,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分析教學活動基本要求與各項標準,對項目消耗經費合理規劃。針對不同教學時期社會實踐教學活動開展內容擬定針對性的項目指導書。確定實踐教學方式、主題、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對教學過程科學化設計,設定完善的教學實施計劃。通過項目化管理能有效實現各項實踐活動意義性與系統性統一、保障全員化與主體性統一、實施規范與組織統一、理論與實踐課程相統一,這樣能有效強化課程教育整體成效。學生在學習與參與實踐中,要自主選取對應的實踐項目,積極探究,提升自身多項能力。在實踐中能加深長期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感悟,激發創新思維能力,能結合社會發展現狀與自身所學知識對我國基本國情以及社會發展問題科學化分析。項目在實踐中,學生要對嚴謹思維進行培育,突出學生責任意識以及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能在參與中強化環境適應能力,提前鍛煉職業素養,強化職業能力,為培育更多高端技能人才提供基本保障。
二、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運作過程探析
為了全面優化高校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課程,中共宣傳部、教育部下發了全面強化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意見。重點提出要注重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全面探究實踐育人長期發展機制,完善環境、制度、多項基本條件保障,保障其不流于形式當中。
(一)基于項目化管理的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理念與課程體系
在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中,要逐步完善競爭發展機制,全面執行目標管理,踐行綜合育人發展方針,積極倡導自主學習探究。要求學生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精神進行培育。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發展素養與職業能力,為培育更多復合型人才服務。在課程體系建立要明確“12345”基本方針,確定唯一目標,培育更多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較強的高素質性人才。補充完善兩個環節,就是必修與選修環節[6]。在三個途徑中重點突出,要開展專業實踐教學活動,在校內實踐活動開展中主要是為社會實踐教學活動進行有效補充。學生在參與中能自主選取對應的實踐項目,指導教師以及相應組織團隊。能自主設計相應活動方案,做好實踐準備工作,從實踐中對多項問題進行分析,自行討論總結。最后要踐行“五結合”,將社會實踐、學生所學專業實踐、校內實踐相結合。學期實踐與假期實踐相結合、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地位相結合、集中化實踐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學生能從時間階段對多項理論進行探究,整合理論學習精華付諸于實踐中,真正實現知行統一。
(二)基于項目化管理的思政課社會實踐過程
在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實施中,要做好立項指南、立項申報、活動批準、項目時間、活動檢查、總結討論、結題驗收、表彰評價等環節。在思政社會實踐教學中踐行項目化管理,要針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綜合能力進行針對性訓練。在教學初期階段,思政部門教師要確定實踐教學項目指導書、項目庫、項目立項指南等。在學生群體中建立對應的項目小組,選取項目指導教師與指導團隊,在教師立項指南指導中對項目實施現狀進行精確化策劃,提出立項申請書,建立教學指導部門對立項申請書進行綜合評選,定期組織開展辯論會,對立項結果進行整合。部分在首輪未能通過審核批準的項目,還能參與到二次評審中。其中獲取批準的項目小組能獲取對應的發展經費,能依照計劃要求執行各項工作。相關項目管理部門在各類項目執行中要進行針對性檢查、監管、指導,擬定針對性發展意見,確保項目高效執行。在社會實踐項目執行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群體保持密切溝通交流,對各類不同實踐項目發展現狀與獲取成效進行總結評價。通過指導委員會對實踐成效進行審核驗收,部分項目執行不規范要重新落實,在每個學期結束階段要對學生群體開展的各類實踐項目進行綜合評比表彰,總結多項經驗,將部分極具創新價值、特色的項目建設成為品牌項目。
三、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策略探究
(一)提高思想重視度,設定專門組織管理機構
當前高校領導要認識到高職復合型技術人才培育中思政教育的重要價值,也要明確在學生成長發展中開展社會實踐教學的重要價值。在新時期思政課教育中要重點突出“能力本位”、“就業導向”教學改革理念,保障社會實踐教學改革活動能全面開展,為項目管理活動開展提供充足的動力保障。針對學生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要求設定管理組織,學校各個院系領導、教學負責人、思政部門領導等建立實踐教學指導委員會,再建立專業化人才建立實踐教學管理辦公室。對學生群體各個社會實踐項目實施、發展協調進行全面指導,做好多方面溝通評價,提升實踐教學成效。
(二)構建立體化的項目管理師資隊伍
在思政課項目化管理中,指導老師占有重要地位,其要對學生團隊各項活動開展進行針對性指導。自身要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所以當前建立一支高素質團隊具有重要意義。在師資隊伍建設中,突出功能互補性、有機統一性,可以有效補充思政部門專業教師數量不足與素質不足等問題。確保教育教學中能全面實踐全面育人發展方針,在教學管理中能保障多項信息有效溝通交流,全面提升教師項目指導成效與各項活動開展針對性。
(三)建立社會實踐教學基地,開發實踐項目資源
通過建設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能保障教學項目長遠發展,為社會實踐教學提供有效動力。當前要確立專業實踐主體地位,通過規范化實踐項目有助于學生強化各項法律法規認知,掌握專業發展現狀與行業發展情況。學生在多方面調查與實踐感悟中得出項目實踐成果,思政教師組織學生群體進行交流合作,設定的實踐項目要突出專業性、思想性,保障思政課程教學內容與社會以及專業發展現狀能有效對應,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意識與環境適應性,幫助學生確定職業發展方向,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在校內環境中要建立各個實踐平臺,思政課教師要定期在校園內部中開展辯論演講比賽、社團活動、班團會等,在各個活動開展中積極指導,全面強化實踐項目成效。其次,還要深入挖掘校外實踐活動做好教學補充,開展“感受祖國成立七十周年偉大成就”社會調查活動、寒暑假三下鄉服務社會活動,建立多元化教育基地提升實踐活動成效,便于豐富學生學習情感體驗,提高實踐教學社會效益。
(四)設立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制度
在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活動開展中,實施項目化管理,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設定規定的管理規范,制定實踐教學活動數據庫、教學指導大綱、可行性較高的實踐教學指導用書,建立完整的信息資料系統。確立成績綜合評估系統、經費應用制度系統、監督調控系統等,建立規范化的教學管理體系。在實踐教學監督中,要做好項目組織安排、項目執行規范等,對項目成績進行分析評定,結合項目化管理制度對項目實踐成績進行統計。通過項目化管理制度全面落實,保障實踐活動各個環節能規范化發展,提高組織活動規范性、經費應用合理性。對實踐項目各項活動進行規范化處理,對項目組織活動進行調控。與校內環境思政課理論教學相比,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中要投入充足的物質資源。在高等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師隊伍建設中,要設定教育教學專項經費,錄入到預算中。在學校經費全面增長中,可以依照每位學生固定經費標準補充思政政治教育專項經費,相關職能管理部門要對經費專款專用,提升經費應用保障。
四、結語
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引入項目化管理理念能全面提升實踐教學成效,高職教育部門要全面依照時代發展步伐不斷補充完善各項實踐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活動開展流程。優化各項保障機制,激發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發展生命力。結合思政課開展現狀設定科學化的項目化管理制度,投入充足經費,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適應思政課實踐教學高標準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杰.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研究[J].青春歲月,2017(10):149.
[2] 吉家林.關于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的研究[J].速讀(下旬),2015(12):195.
[3] 李樂霞,張慶林,黃志國.高職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24):159-161.
[4] 張智夫.高校思政課社會實踐教學項目化管理分析[J].速讀(上旬),2014(11):41.
[5] 馬少輝,莊秀君.基于高職學生特點的思政課實踐教學途徑的設計——以黑龍江省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世紀橋,2019(5):58-59.
[6] 張春艷 徐桂林.基于“服務學習”理論的思政課實踐教學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4(02).
[7] 毛加明,丁旭峰.地方特色文化資源與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初探[J].價值工程,2013(32):236-236,237.
[8] 王紅艷.試論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載體的優化[J].學理論,2015(08).
[9] 孫晶.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探析[J].考試周刊,2017(93):34,37.
[10] 王紅艷.試論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載體的優化[J].學理論,2015(08):193-194.
作者簡介:郭新志(1977.6- ),男,漢族,河北邢臺人,法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