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巖
摘 要:傳統的司法會計專業建設方案不適合現代學生的發展,在新時期需要對司法會計專業建設進行改革,滿足現代司法會計專業發展的需要。論述了司法會計專業建設的相關問題,探究了司法會計專業建設的基本構想,為研究司法會計專業建設的專家和學者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司法會計專業建設;研究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4-0136-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D918.95 ? ? ? ?文獻標志碼:A
司法會計專業屬于法學與會計學交叉的復合型專業,在我國發展得較晚。相比較而言,司法會計專業仍屬于新興的熱門行業。目前,在我國開設這一課程的高校有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這些學校開設該專業時,主要是在法學或者是會計學專業下設司法會計方向,獨立開設此專業的院校極少。司法會計專業員研究繁雜的有關訴訟證明活動,在準備相關材料的過程中,會與會計、審計方面的知識產生緊密關聯[1]。
在我國,司法會計專業的應用領域,大多數在涉案查賬與司法審計方面。新時代背景下,基于我國整個經濟大環境的變革與發展,該專業的應用與發展有了更高、更廣泛的需求。
目前,這個專業的研究視野與思考受多種因素的限制。但是,基于我國經濟市場化、國際水平的迅速提升,社會經濟關系變得尤為復雜。為有效解決日益增加的經濟糾紛和經濟案件,相關單位必須結合社會的發展趨勢,針對問題的本質對司法專業建設工作給予更高的重視與關注,以培養更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司法會計人才為核心,逐步加強對該專業的建設研究與探索工作。
1 ?司法會計專業建設的相關問題
1.1 ?精準定位專業建設立足點
新時期背景下,相關院校在對司法會計專業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思考。特別是在專業建設定位上,不能達成共識。部分專業人士認為該專業仍屬于會計學研究領域,應將其劃分在會計學院或商學院。部分人員則會有不同的想法,即司法會計專業應被劃分到審計學范疇。基于這種爭議,在某種層面上可以看出人們對司法會計專業學科屬性的認知存在一定差異。
在此形勢下,無論是法學專業、會計學專家,都應在意識形態上進行統一,突出其法學屬性,這樣更能精準把握司法專業學科建設工作的重心,將法學作為課程建設的切入點,利于建設更具有針對性、指向性的應用型學科[2]。
1.2 ?明確新時代司法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任何一個學科的建設與優化,其根本目的都是基于統一、科學的課程,培養出更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司法會計專業同樣如此。目前,雖然沒有形成成熟的教學體系,但在對其不斷優化與完善的過程中,首要任務應明確人才的培養方向,以目標為導向,制定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在培養該專業人才的過程中,應注重法學、會計學及審計學相關知識的滲透與融合,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具體而言,相關人員在具體開展專業課程建設工作的過程中,應能明確法學、會計學、審計學不同專業體系的特色及3者間的共性。這3門課程都具備較強的理論性與應用性,司法會計專業的設立與優化,應更注重這3個不同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教學,最大程度發揮該學科的綜合優勢,培養出既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同時又有極強實踐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在具體開展人才培養計劃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合理區分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應以法學知識為重點,引導學生在法律的視野下,對會計學、審計學等相關專業知識進行深入了解與掌握,確保學習該專業的人員未來在工作上能具有更強的競爭力[3]。
1.3 ?創建一套更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
基于司法會計專業的獨特屬性,結合市場實踐需求,創建一套更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在充分展現司法會計課程法學屬性的基礎上,還要彰顯出該專業的教學核心。不僅要兼容會計學、審計學相關理論知識的精髓,還要突顯法學與會計學、審計學的交差與滲透。
具體而言,在構建司法會計課程體系過程中,總體框架應更側重于法學學科,特別是有關刑事法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同時,將會計學、審計學作為基礎課程及必修課程融入專業課程體系中。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司法會計專業的顯著特征,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應以法學專業為核心,全面了解司法鑒定與刑法間的關聯性。基于這樣的思考維度,針對鑒定與審計在訴訟適用性上進行比較,民事、行政訴訟等證明力要求不太高的案件,通常利用審計查賬就可實現訴求。在證明力需求較高的刑事案件中,更適合利用鑒定。因此,相關院校在對這部分課程進行設置時,在科學融入會計與審計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應開設一定的刑事法學方面的課程[4]。
2 ?新時期背景下司法會計專業建設的基本構想
2.1 ?確保專業與就業方向的匹配度
相關院校在充分了解學科建設重點基礎上,對司法會計行業的發展動態進行全面了解后,針對崗位的實際需求,對該專業教學課程進行靈活、科學地調整。學習司法會計專業的人員大多選擇進入政法機關、鑒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因此,相關院校在對司法會計專業進行建設與完善的過程中,應確保專業與就業方向的匹配度。學校應與相關企業進行深入合作,進一步了解專業對口崗位,制定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教學方案。
學校應著重培養助力崗位的司法會計人才,因為學生在完成學業進入企業工作時,更多從事協助司法會計檢查、鑒定人員助力工作,例如協助審核會計資料、收集證據、材料匯總等。學生在不斷的實踐鍛煉中,更易于提升實踐能力、夯實理論基礎。制定這樣的教學形式,也是基于司法會計行業對人才要求較高的層面進行考量[5]。
相關單位在吸納人才的過程中,對求職人員的工作經驗、行業資歷、實踐能力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這些素質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暫時不具備的。為了加大學生就業優勢,應培養其基本工作技能,即培養能勝任助理崗位的人才,使他們順利進入對口單位。在不斷的實踐鍛煉中,提升綜合能力,豐富工作經驗。
2.2 ?深入了解崗位技能要求
相關院校在建設司法會計專業課程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該行業的變化,并能對該領域的發展形勢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在獲取有價值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與革新司法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相關人員應全面了解司法會計行業對該專業人才技能方面的特殊需求,深度論證崗位技能達標條件。基于這樣的調查,將實踐需求進行分解,融入到相關的專業教學流程中。
例如針對會計技能、法務技能、司法會計審查技能、司法會計鑒定技能等,應全面體現這些崗位技能需求的細則與指標。相關院校應將這些調研結果進行細化、提煉,從而明確最終的崗位技能需求。基于此,學校設置司法會計專業的教學內課程,確定培養人才目標時將具有方向性。同時,確保教學模式的可行性,真正培養出具有一定崗位技能的司法會計人才,使他們能順利進入相關行業中發展。
2.3 ?創新優化開放型的教學系統
各院校在實際開展專業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結合不同專業與領域的實際需求,根據課程教學體系、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創新優化更具開放性的教學體系。基于此,相關人員應依據司法會計具體的職業標準、行業認定指標等,建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系統。具體而言,相關人員在建設司法會計專業的過程中,注重理論課程、實訓課程、校企合作3方面教學環節的設定。
在實際開展司法會計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將課程體系作為立足點,利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豐富實訓課程。同時,適當融入教學練、對抗實戰等形式,不斷強化實訓課程。學校應將上述技能需求的具體內容融入到教學系統中,確保其具備更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
同時,學校應將新時代工作機制下的技能水平要求、標準需求與課程體系進行緊密結合,在不斷夯實學生理論基礎的同時,大力提升其實踐應用能力。這種素質要求對司法會計專業的學習者十分重要,是他們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敲門磚。與此同時,授課教師在具體落實這套教學系統的過程中,應發揮其開放性的優勢與作用。在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給予他們更多參與實際訓練的機會與平臺,使其能在有效的實踐鍛煉過程中吸收理論知識。
3 ?結束語
新時代背景下,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司法會計人才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同時,該專業的學生若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必須具備時代所需、行業所需的核心技能。
各校在建設司法會計專業課程的過程中,應精準定位專業建設立足點,明確新時代司法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創建一套更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同時,確保專業與就業方向的匹配度,深入了解崗位技能要求,創新優化開放型的教學系統,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司法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志紅.司法會計鑒定在刑事訴訟中的應用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6(1):171-172.
[2]郭明.淺談司法會計鑒定的三大特征[J].法制博覽,2015(12):155,154.
[3]鄭飛.司法會計相關問題探究[J].會計師,2012(23):72-73.
[4]秦浩.高職院校司法會計專業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以海南政法職業學院為例[J].科技經濟市場,2012(3):104-107.
[5]劉博.加強我國司法會計建設[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11):102-103.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