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未來公民語文學科素養,是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當前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隨之對于人們的要求也提高了,把握語文的核心素養,了解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特征以及培養策略,將成為推動和深化語文課程改革的關鍵。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和發展是一項長期工作,不但對于社會發展有利,而且對未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進步也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特征;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48
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時代與知識社會的來臨,國力競爭開始加劇,以經濟發展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養的提升,已成為世界各國面對的共同主題。提升基礎語文教育的過程也就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過程。已有研究發現語文素養對提升學生終身發展所需的各項能力具有促進作用。然而,當前語文學科在教育教學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語文學科的變革勢在必行,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語文學科必須立足于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當前發展階段,許多國家和地區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要求較低,對于能力提升和技能掌握較為關注,但是卻忽視了人格與品質之間的內在關聯。基于此林崇德教授帶領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項目組歷時三年研究,最終認為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是一種當代學生應該具備的,對于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個人發展進步都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發展、社會參與和文化基礎。由此可見,核心素養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而是與社會緊密聯系,并在與社會互動中不斷提升的學生核心競爭力以及優秀的品德。
二、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
當前人們對語文核心素養內涵的研究是緊密圍繞學生自身語文能力和社會所需要的語文能力展開的。趙瑩瑩認為語文核心素養是指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逐步培養和形成一種對于未來的個人發展、社會進步都有較為重要的積極意義的語文學科素養。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語文的核心素養被描述成一種在培養能夠使學生受益終身的學習習慣和人格魅力的發展理念之下,對于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能力都有較為明顯的促進意義的人格素養。學者都強調終生學習取向,以及核心素養在整個語文素養中的關鍵性地位。李霄文對許多學者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和研究,在他看來多數人對于語文素養的認識存在偏差,除去平常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之外,對于文章或是語言、句式等的審美能力、文化內涵等要素都要加入其中。倪文錦認為目前研究者對語文核心素養存在一定的共識,也就是對于語言表達、邏輯思維、審美觀念以及文化傳承的一致性。語文的核心素養應該由“對于語言的理解與運用”“進行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增加審美的發現與鑒賞”“承擔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這幾部分組成。這四個組成部分之間,既存在相互關聯的內在關系,也是語文核心素養的根本要求,更是對于學者的情感態度、個人修養、生活經驗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品質的提升。學者在闡述語文核心素養時把審美、文化傳承放在與知識、技能、思維同等重要的位置。2014 年啟動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標”)修訂課程標準討論稿中,在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方面,需要包含四個發展層面的內容: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在這四部分中,對于語言的構建是根本要求;對于思維的提升是語言構建的升華,也是審美能力的基礎所在;對于美的鑒賞能力,是對于語言構成、思維提升的直觀表現,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前提;而對于文化的傳承,是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最終目的。綜上所述,盡管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在具體的表述中有所不同,但都強調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習者在學習語文后所達成的綜合性能力,以及能夠立足社會和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素養。
三、語文核心素養的特征
當前研究者對語文核心素養特征的研究不多,筆者對已有的研究進行了分析,從發現發展的角度看,語文核心素養具有動態性,即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既具有階段性的重要性,又強調終身性,貫穿于學習者的一生。
(一)語文核心素養具有動態發展性
語文核心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慢慢生成并發展起來的,具有動態發展性的特點。首先,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具有階段性,其培養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深化的發展過程。比如,語感教學與語理教學就是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的,對于年紀較小的學生來說,因為年齡較小、閱歷淺,理解力相對較差,所以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語感教學;而對于年紀較大的學生,他們具備一定的理解力和認知力,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些學習經驗,具備語理學習的能力,這個時期就應該加強對他們進行語理方面的教導。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基本任務需要實現,各個階段之間需要相互銜接,以促成總的基本任務的實現。這就說明,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絕不是某一階段能單獨完成的。
(二)語文核心素養具有共同性
語文核心素養一定是社會群體成員共有的素養,也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語文素養的共同性,素養是與語文素養中的專業素養相對應的。專業素養強調的是特定行業人員,注重其專業性。語文核心素養則是學習者為了個人的終身發展所需的基本知識、能力與態度,強調的是社會全體成員。
(三)語文核心素養具有終身性
語文核心素養密切聯系社會和時代需要,強調對人終身發展的影響。此外,語文素養對個體的意義不僅僅是某一階段的,而是具有長期性,是終其一生的。例如,語文中的審美素養,語文的美是層次豐富的,有情感美、畫面美、韻律美等,小學階段的學習重在讓學生能夠發現語文中的美,能夠懂得和學會審美。后面的語文學習正是在這些方面進行加深,使學習者養成審美自覺學習習慣。隨著學習者生活閱歷的豐富,在往后的人生歷程中,審美素養將繼續得到提升。
四、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加強語文核心素養內容的研究
我國對核心素養的內涵、內容和意義等研究逐步深化,初步形成我國核心素養理論體系,但仍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在對教育實踐研究中提高可操作性這方面的研究仍較少。
(二)樹立教師核心素養教育理念
教師作為學生核心素養影響者,其所秉持的核心素養理念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在教學時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還要充分發揮語文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與發展的作用。其次,教師作為專業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增強自身文化水平。最后,教師要掌握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能將語文核心素養融入到課程目標和內容中,并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實施課程教學。
(三)運用群文閱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群文閱讀,并不限于對于文章的閱讀,對于相關的語言材料的閱讀都可以算在其中。群文閱讀說的是對于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系的文章,按照閱讀體系的設定或安排,進行閱讀的方式,而不是對于相關的文本進行簡單的疊加和無序的堆砌。而教師通過群文閱讀的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則是指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之下,學生對于多個文本進行知識的整合和梳理,對于文章內部的語言特征、句式內涵、內容意義等進行把握,不但在閱讀量上獲得提升,在閱讀的層次上,也由之前的單篇閱讀轉向對于同一類型的閱讀,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升他們的閱讀品質。
(四)設定教學情景,貼近實際生活
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和提升的方式之一是對于情景教學法進行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借助于多媒體設備進行聲音或是圖像方面的展示,使得教學環境與實際相結合,對于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學,這就使得學生對于所學知識能夠產生直觀的印象,使得他們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夠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
[1]左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國際趨勢:走向核心素養為本[J].課程.教材.教法,2016(2).
[2]趙福樓.核心素養: 現代語文重建的起點與歸宿[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6,17(4).
[3]陳敏.聚焦數學核心素養——第六屆中國小學數學教育峰會綜述[J].人民教育,2015(23).
[4]林崇德.構建中國化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12).
[5]趙瑩瑩.從“語文素養”看“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及特征[J]. 牡丹江大學學報,2016(11).
[6]丁文靜,韋冬余.試論語文核心素養的涵義、特征及培養策略[J].現代語文,2016(6).
[7]李霄文.小學生高年級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7.
[8]倪文錦. 語文核心素養視野中的群文閱讀[J].課程.教材.教法,2017(6).
[9]徐林祥,鄭昀.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語用熱”再認識[J].全球教育展望,2016(8).
[10]向春艷. 語感與語理在語文教學中的階段性[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2014(11).[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彭操紅(1988.3— ),女,漢族,四川德陽人,小學二級,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