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土資源游戲是根據幼兒園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環境,充分挖掘、利用和發揮農村特有的鄉土資源優勢,努力為幼兒園游戲活動提供和收集各種鄉土氣息的材料,讓教師能夠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同時,用心感悟他們的喜好,促進幼兒創造性、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
關鍵詞:鄉土資源;幼兒游戲;開展運用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16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145
在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家長、幼兒及社會的力量,運用鄉土資源的優勢,投放大量鄉土資源素材,利用這些鄉土資源材料來開展活動。經過努力實踐,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幼兒園游戲活動。
一、活動區創設的依據
(一)結合本園園本課程創設
幼兒園根據實際提出了“利用鄉土自然資源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實踐研究”課題,并在幼兒園二層活動長廊創設供幼兒游戲的區域環境。快樂小廚、小小航空、愛心醫院、地方草編、馬家窯文化陶罐、地方花饃饃等,讓幼兒及家長提供地方特色的游戲材料,教師收集整理,形成了供幼兒游戲活動的有利素材。編織區給幼兒提供麥稈,讓幼兒充分發揮想象,編織花籃、草鞋等,開發幼兒智力。
(二)圍繞幼兒年齡特征創設
幼兒園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不同的游戲活動區。小班幼兒年齡小,剛從家庭走進幼兒園,為此在小班活動區創設了娃娃家,讓小班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充當爸爸、媽媽等角色,以家庭生活和玩為主。中班幼兒主要以角色游戲為主,例如:愛心醫院,讓幼兒扮演主治大夫、司藥、護士等角色來進行游戲活動。
(三)結合本班主題開展創設
幼兒園根據地方鄉土資源優勢主題,在每個班級確立不同的特色游戲活動區域,在鄉土特色主題游戲活動開展中,幼兒園盡力滿足幼兒的興趣愛好。首先給幼兒提供寬松自由的環境, 豐富活動的內容,根據創設的活動主題,投放大量的活動材料,合理安排活動區角,努力提升幼兒能力,注重幼兒個性的發展。把任務分配給班級,班級教師可根據幼兒需要增設與活動主題有關的區域,也可以對活動區進行及時調整,并隨時填充材料。如在“小吃街”區角投放教師自己制作的蛋糕、羊肉串等,供幼兒快樂地游戲;在“浪漫花藝”區角投放收集來的各種花瓶、樹枝等,開展認知、分類等活動;在編織區通過家長收集來的高粱稈和麥稈、玉米葉子等材料,發揮幼兒園想象力,進行簡單的編織活動;在美工區中提供蔬菜、果殼等,利用采集來的蔬菜,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拓印填畫活動;在益智區讓幼兒利用各種顏色的玉米葉子進行卷花活動,然后找來花瓶進行插花藝術活動;利用各種種子及糧食作物等組織幼兒進行數學分類、比較多少和大小活動等,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促進主題游戲活動有效地開展。
二、活動區材料的收集
途徑一:先動員幼兒收集家里的廢舊材料,園內組織人員進行篩選,然后布置在區域游戲活動的區角內,供幼兒隨時活動。如:夏天,幼兒園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夏游,在夏游活動中要求幼兒及家長帶幼兒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收集大小不一的石頭。秋天,組織家長及幼兒參加秋游活動,在家長和幼兒散步的過程中,教師給幼兒講解關于秋天的知識,并引導幼兒撿落葉、收集果實、種子、樹枝、野花、稻草等,并將其帶回幼兒園進行活動,也會使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區角更加豐富。
途徑二:通過家長收集。如通過家長收集“跳房游戲”的沙包,教師可以發動家長親手縫制沙包,給幼兒園的區角帶來各種大小、花型、顏色、式樣各異的沙包。
途徑三:通過教師收集。如教師利用空閑時間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樂,搭配適合的游戲,進而讓幼兒熟悉游戲樂曲及玩法。通過音樂游戲陶冶幼兒情操、使游戲活動更具藝術和活力。
途徑四:通過社會收集。把“民謠”引進大班區角游戲活動中來,發動社會力量,把廣泛流傳并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民謠、民間故事收集起來運用到活動區中,同時可以邀請民間剪紙和手工藝師傅,將經典、傳統的一些民間手工藝制作過程傳授給教師、家長及幼兒。如在端午節開展主題為“濃情端午”的活動,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包粽子,邀請泥工師傅引導幼兒嘗試做泥瓦匠,邀請磨具師教幼兒學習磨具制作等游戲。
三、活動區材料的投放
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有的放矢地投放材料。將對幼兒的教育目標隱性地體現在投放材料之中,顯示區角游戲活動的一大亮點。比如在利用鄉土自然資源課題研究中投放了定西特產馬鈴薯,帶領幼兒走進定西美食館觀看馬鈴薯做成的美食,教幼兒運用馬鈴薯來玩各種游戲。
擁有游戲的生活是靈動的、快樂的。根據幼兒園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環境,從實際出發, 充分挖掘、利用和發揮農村特有的鄉土資源優勢,是一項促進幼兒創造性、主動性、獨立性健康發展的有意義的事業。
參考文獻:
[1]陳麗霞.鄉土資源在幼兒游戲活動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6(7).
[2]劉小英.鄉土資源大有作為 讓游戲之花綻放異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9).[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馬麗麗(1982.9— ),女,漢族,二級教師,甘肅定西人,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