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游戲具有的生活性、稚拙性、娛樂性等特點,符合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要求。結合幼兒園地域特點,不斷探索民間文化和游戲在幼兒園的運用,從初期的查訪、搜索、研討、篩選,到后期的實踐、修改、再實踐,最后初步建立課程模塊,在探索、實踐中成長,將民間文化、民間游戲與幼兒的學習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會有效促進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關鍵詞:民間文化;民間游戲;幼兒園建設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17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151
民間文化是由勞動人民創造,存在于民間的民眾通俗文化,一般劃分為民間習俗、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間游戲等。我園結合地處農村的地域實際,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以民間文化和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建設為核心,展開特色研究。
一、調查發現,搜集本地區有效資源
在研究中,逐步形成了“調查——搜集——篩選”的開發思路。初期通過資料查詢、網上資源搜索等途徑,尋找可以利用的資源,還去昆山文化館參觀學習。如通過調查和研究,結合我園實際,在園內游戲走廊開發了特色蓬朗老街、民間游戲室等。同時,還走訪蓬朗的民間藝人,請教會民間游戲的阿婆和阿公,收集民間藝術和民間游戲資源。為增強教師的技能,還邀請了蓬朗老街的民間藝人給教師做培訓,和幼兒一起演皮影戲、舞龍燈等。
二、篩選資源,形成適宜的課程資源
(一)民間文化和游戲的獨特性
我們精心選擇了民間故事、童謠,搜集了各類適合幼兒的民間繪畫等,將民間游戲貫串于一日活動中,利用幼兒晨間來園、活動后盥洗、點心、午餐、午睡、游戲間隔、離園等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如:炒黃豆、童謠王伯伯、炸油條、斗雞、翻花繩等,使各個環節銜接自然,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交際能力。
(二)民間文化和游戲資源的適宜性
首先,根據各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選擇適宜的游戲資源。幼兒園地處農村,戶外場地大,在戶外操場上提供了各類民間游戲玩具,有滾鐵環、踩高蹺、打尾巴、跳竹竿等,以方便幼兒在游戲時自主選擇。其次,把底樓大廳的門口和一樓走廊布置成“民間游戲長廊”,在兩邊墻上擺放了幼兒隨手可拿的民間游戲材料,如翻花繩、彈蠶豆、五子棋、陀螺等。
(三)民間文化和游戲資源的操作性
目前,我園在探索中已初步形成了民間文化教育課程資源體系。例如,在民間童謠中收集了幼兒喜愛的兒歌、繞口令、謎語、昆山方言童謠等近200首;在民間故事中,收集了有關昆山的各類民間故事、名人事跡,并將其加入到幼兒活動、游戲中;收集民間游戲180多種,并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材料制作燈籠、蚌殼、花轎等具有民間風味又好玩的游戲器械,大大激發了家長的參與性,也豐富了游戲材料,同時增進了幼兒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
三、再次挖掘,取優除雜
在研究民間文化和游戲的過程中,選取其優秀的,有教育價值的,探索適合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如:在“傳統節日”中,不同民間節日所隱含的互助、愛、感恩等觀念是優秀的教育方向。以“三八節”為例,我們圍繞“中心點”——愛媽媽、知辛勞,勤勞才是獲得別人尊重的方法為線索,開展了說說我知道的職業、媽媽體驗日、我和媽媽的故事等活動,幫助幼兒在節日中習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與時代結合,與生活結合
如今手機、網絡普及,教育大環境已經改變,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民間文化融入幼兒園建設,也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通過創新更好地傳承。如在開展藝術活動“昆曲小細娘”中,我們運用傳統的藝術形式,購買了長袖衫、扇子、帽子等道具,表演幼兒喜歡的昆山本地歌曲。在游戲活動中,我們創造性地加入了打彈珠、自動陀螺、彩繩新玩等民間游戲,讓幼兒游戲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民間文化和游戲資源的形態不同,也帶給教師不同的學習方式。結合《指南》的要求,從幼兒視角出發,我園通過創設民間游戲走廊、班級民間游戲專區、民間文化欣賞長廊等,將獨自、團隊與集體游戲相結合;通過親子民間體育運動會、自制民間玩具大比拼等活動,激發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在研究中發現,以往的民間游戲材料已逐漸被淘汰或者很難尋覓,我們結合綠色環保理念,創新使用材料。如在剪紙活動中,發動家長搜集各類雜志、報紙、彩紙等,引導幼兒在不同材質的紙上發揮自己的創意;在民間體育游戲中,用塑料袋、塑料瓶、廢舊紙箱、廢舊布料制作風箏、長龍、轎子、河蚌,等等。
民間文化和游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我們將繼續不斷地探索,將民間文化和民間游戲與幼兒的一日生活相融合,更好地建設民間文化課程。
參考文獻:
[1]鞏玉娜.傳統民間游戲與幼兒園課程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12.
[2]宋亞玲.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由穎.民間游戲在幼兒素質發展中的作用[J].山東教育,2003(Z3).
[4]馮鎮.邱圣地;本土文化如何在幼兒園傳承和發展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4).[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柳歡(1989.2— ),女,江蘇昆山人,幼兒園一級,研究方向:幼兒園環境與課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