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貧困地區人們對經濟效益的不斷追求,以及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家長和學生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不少學生厭學,還有讀書“無用論”的思想抬頭。為此,要有針對性的制訂應對策略。
關鍵詞:貧困農村地區; 學校教育; 厭學現象;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18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160
一、貧困地區農村小學生厭學的表現
首先,在學校里表現為:一是到校比較遲。要么經常踩著鈴聲進教室,上學路上東張西望,邊走邊玩,不想到學校學習;二是到校后心不在焉,不能抓緊時間讀書;三是課堂上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夠集中,思想易開小差,在教師組織的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中,只當別眾,自己不發表任何看法和觀點,甚至不參與討論。其次,在家里的表現為: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慢慢騰騰和小伙伴們玩耍,等到時間遲了才回家;回到家后經常把書包一扔不是看動畫片就是去外面玩耍,把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不放在心上。
二、貧困地區農村小學生厭學現象的原因分析
(一)學習成績不好與人際關系障礙導致自信心缺失
近日,我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轄區內六所農村小學三到六年級學生進行了調查,小學生自己認為學習困難的比例為一年級16.15%,三年級23.3%,六年級36.67%。一部分學生因為在平時把基礎知識沒掌握,基礎知識不過關,課堂上聽不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越來越差。在學習中感覺困難,沒有取得好成績,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
(二)繁重的課業負擔與高強度的學習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反感情緒
調查中,學生認為教師平時布置作業太多的占26.76%,反映因課外輔導班和家長布置作業過多的占70%多,大多數作業都是機械的抄寫和計算,缺少趣味性。學生學業負擔過重抹殺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特別想好好學習,卻經常事與愿違,學習的主動性慢慢喪失。
(三)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貧困地區對經濟效益的追求,父母親都去大城市打工掙錢,甚至有的哥哥、姐姐初中沒畢業就去外面打工掙錢,小學生就認為不讀書也可以掙到錢。另有貧困地區農村彩禮不斷增長的現象,致使家長不愿意供學生讀書,孩子也不愿意讀書。男孩子認為有讀書花費的錢和時間還不如去打工掙錢積攢下來娶媳婦,女孩子看到打工回來的姑娘穿著時髦,也沒心思讀書了。更有甚者,家長不愿意供女孩子讀書,想讓女孩子提早嫁人好收取巨額的彩禮。這些不良社會風氣造成貧困地區小學生認為讀書和不讀書沒多大區別,厭學不愛讀書。
三、小學生厭學現象的對策研究
(一)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育教學方式方法
教師要把研究性、合作性、探索性學習模式引進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教學的參與中獲得成功。農村小學教師需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要把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貫串在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可以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學生對成功的認識,首先是基于自己的價值觀,他們只要感到自己成功了,就會感到愉快,對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學習的動力;如果教師也認為學生成功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種愉悅感就加強了;如果同學也認為他成功了,這種成功感就更加強烈。
(二)教師、家長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師、家長要有正確、客觀、全面的評價方式,為小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家庭是學生茁壯成長的搖籃,教師、家長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對考試成績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和教師對成績的態度的影響,教師、家長對學生成績不客觀、不正確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其正確的學習態度的形成。特別是教師,應該樹立全面的發展的育人觀念,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教師要為學生減負的同時激發其學習興趣
教師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對學生成績過高的期望常常使學生精神緊張,身心俱疲。只有減輕學生負擔,按照教育規律進行教學,才能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教師和家長要用“你真棒”“你一定能行”之類的話多鼓勵和激發學生,使其獲得努力向上的自信心,鼓起前進的勇氣,為他們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開端。
(四)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各種場所為學生營造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其次,針對網絡無處不在的現實,社會各個行業和部門都要加大監管、監督力度,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家長、教師引導學生不要長時間看手機、玩手機,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運用網絡,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讓他們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洪友.農村小學生厭學情況的調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9).
[2]張海芹.中小學生厭學情緒及其對策[J].天中學刊,2005(6).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包彥榮(1987.3— ),男,漢族,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教育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定西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規劃課題《深度貧困地區農村小學生厭學現象的調查》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DX[2017]GHB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