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保雷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僑聲中學 362200)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學習的過程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通過學生的直接參與獲得生活經驗掌握知識,而并不僅僅是教師通過教學的形式來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作為站在新課程改革的最前沿的教育工作者,應當時刻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準確剖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積累經驗.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和數學思維形成產生了阻礙.
第一就是教師對于素質教育的理解不到位或有偏差.他們多數認為素質教育就是學生的數學解題技能.受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教師還是專注于課本知識的教學以及講解,還有課后作業的完成上.其核心本質還是用題海戰術來企圖讓學生考得高分,拉起班里學生的平均成績,在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區,這種情況尤為嚴重.教師的教學觀念能夠很深地影響到自己的學生的學習.這樣既在思維上束縛了他們,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沒有任何幫助.顯然教師的教學是不太合格的,對學生的發展也是具有不利影響的.教師應摒棄陳舊的教學觀念,想方設法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用多變的教學活動和優秀的教學設計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培養他們的數學素養,讓其思維不僅僅限制在課本中,要拓展到生活中.
第二就是教學和生活實際嚴重的脫節.教學過程中沒有和生活很好地聯系起來,導致學生在學習時對于知識缺乏感性的認識,只是機械記憶并不能夠真正地理解知識的應用性,不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難以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學生不能夠利用掌握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許多學生認為學習就是為了考試,單純地只是重視書本上的練習題,因此導致他們的作業成為了一種負擔,聽課的效率也不能夠提高,逐漸地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倦.
第三,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度不高.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是被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的,只是單純地跟隨著教師的思維來學習,缺乏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常常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教師利用變式的教學方式,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更加輕松的氛圍中學好數學.變式教學使學生能夠從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使他們能夠在解決問題中掌握好數學知識.
變式教學就是指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同一個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問題的實質,找到問題的答案,找出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順利地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初中課堂教學中開展變式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學到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來探討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變式教學.
通過一題多變,可避免題海戰術,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享受數學的相似美,提高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知識,提升解題技能,加深學習的印象,形成長期記憶.訓練學生的基礎知識,對學生的技能掌握進行重復訓練.
如圖,有一塊三角形余料ABC,它的邊BC=120mm,高AD=80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邊在BC上,其余兩個頂點分別在AB、AC上.問加工成的正方形零件的邊長為多少?

變式1 將“正方形PQMN”改為“矩形PQMN”.問矩形的長和寬分別為多少時,所截得的矩形面積最大?最大面積是多少?余料的利用率是多少?
變式2 一塊直角三角形木板的一條直角邊AB長為1.5m,面積為1.5m2,工人師傅要把它加工成一個面積最大的正方形桌面,請甲乙兩位同學設計加工方案.甲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乙設計方案如圖(2)所示.你認為哪位同學設計的方案較好?試說明理由.

變式3 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C=80,BC=60,如圖所示,把邊長分別為x1,x2,x3,…xn的n個正方形依次放入△ABC中,則第1個正方形的邊長x1=____;第n個正方形的邊長xn=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n≥1).
總而言之,利用變式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能夠善于思考,勤動腦,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變式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