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琳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的普及,社會轉型成為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對于在人們生活與休閑娛樂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電視來說,向數字化與網絡一體化演變和革新是行業發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我國廣電總局的推廣下,我國數字化和網絡化電視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以及普及應用。帶給人們極大的便利性,也豐富了電視的功能性和娛樂性。文章著重針對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的應用效果進行細致的,全面性的觀察、分析以及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應用
一、制播系統的組建原則
電視臺在進行面向數字一體化網絡升級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節約資源和成本的原則,積極的借助現有的設備,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應當滿足可持續性使用和優化為原則,進行電視制作播出系統的組建和革新[1]。與此同時,電視制作播出系統的組建應滿足以下四點基本的、剛性的要求為組建操作原則:
(一)安全性組建原則
首先電視臺應當引進市場上現有的較為成熟的互聯網技術進行電視制作播出系統的組建操作[2]。
其次電視臺采購部門以及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購買設備的質量標準的審查力度。
最后在進行電視制作播出系統的組建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的考慮網絡的關鍵設備的容錯性,同時在進行電視制作播出系統的組建過程中,應當及時的采取備份措施,來從容應對故障等問題發生。
(二)先進性組建原則
依照《電視中心播控系統維護規程》中規定的標準以及要求,電視制作播出系統應當具備多樣的控制功能以及模式,滿足視音頻通道指標,滿足不同的需求[3]。
(三)擴展性組建原則
廣播電視臺事業的發展方向和研發重心,應當逐漸的轉移到計算機互聯網領域當中。網絡可采取以太網,構建模塊化設計模式,優化電視制作播出系統的升級以及擴展的空間和途徑。
(四)靈活性組建原則
電視制作播出系統實現操作靈活性,應當滿足無帶化節目播出條件,還應當具備兼容磁帶播出的功能,實現人們播放高頻率的節目通過兼容的錄像機系統進行播出。在無帶化播出設備,以及兼容磁帶錄像機播出設備兩者之間,制定統一控制程序,建立健全應急措施機制,切實的提高電視節目播出的穩定性[4]。
二、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技術應用效果觀察分析
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在電視制作播出系統方面,通過成熟的計算機互聯網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技術。通過數字壓縮技術,有效提升了電視音頻壓縮效率[5]。通過數字轉播車技術,有效降低了數據傳輸碼率。通過非線性編輯系統以及數字音頻工作站等技術,切實的擴大了視頻音頻數據的儲存容量,以及切實的提高了視頻音頻數據的傳輸效率。通過硬盤播出系統以及視頻服務器的升級,實現了電視播出的數字化等。
與此同時,隨著在市場上硬盤技術系列產品以及存儲硬盤媒介的大量涌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字化系統技術的成本。進一步促進了硬盤的推廣。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與計算機網絡制作播出系統有效結合,由此產生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技術。
三、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的傳輸平臺應用效果觀察分析
目前,我國廣電事業應用的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技術還不成熟,有待完善。在電視節目制作以及播出的信息質量方面,還不夠精益。在電視節目制作以及播出的流程方面,還不夠順暢。因此進一步研究和探索電視制作播出中所有環節具備數字一體化網絡技術具有現實意義,能夠切實的推動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和進步。能夠有效的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和服務功能性。通過進一步升級和優化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技術,一方面能夠有效的革新電視臺的視頻音頻技術,另一方面能夠切實的優化電視制作播出系統流程。
電視制作播出一體化網絡技術的發展革新需要統一的數字傳輸平臺,當前我國廣電行業使用的常規數字平臺包括:
(一)計算機互聯網傳輸平臺
目前我國網絡的輸送利用設計成熟合理的光纖網目。具備視頻和音頻數據傳輸的穩定性,以及壓縮的高效性。在我國廣電行業得到了普及性應用。
(二)串行數字分量 SDI 傳輸平臺
由于串行數字分量 SDI 傳輸平臺在傳輸過程中,不具備壓縮功能,因此適應范圍廣泛,數字格式的兼容性水平較高。目前我國電視數字設備基本都帶有SDI接口,因此串行數字分量 SDI 傳輸平臺可以作為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直接性傳輸平臺。
(三)四倍速傳輸平臺
四倍速傳輸平臺優化了串行數字分量 SDI 傳輸平臺使用不便利性,提高了電視節目播出的時效性。同時還具備串行數字分量 SDI 傳輸平臺的高兼容性。因為在傳輸效率方面,高于串行數字分量 SDI 傳輸平臺時速的四倍速率,因此得名四倍速傳輸平臺。
然而市場上生產四倍速傳輸平臺的格式不一致,因此在同產品的兼容方面有待完善和優化。
(四)其他數字傳輸平臺
計算機互聯網傳輸平臺、串行數字分量 SDI 傳輸平臺以及四倍速傳輸平臺是常用的數字傳輸平臺。市場上還有靈活性更強的數字傳輸平臺,有待技術的成熟。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帶給電視媒體一定的沖擊性,同時也帶給電視媒體發展和革新的機遇。電視臺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便是發展的方向,革新的目標。一方面提高了廣電行業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廣電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服務功能。面對新生事物,在實踐應用過程中,難免遇到難題和阻礙,積極借助先進的技術以及思想,不斷的升級設備,以及優化系統。推進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的升級和應用。
參考文獻
[1]肖開提·亞森.電視制作播出數字一體化網絡的應用探討[J].科技傳播,2018,10(17):79-80.
[2]王偉,陶黎生,張劼.南京數字電視制編播網絡一體化媒體內容平臺[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7,34(12):40-44.
[3]楊春清.非線性編輯與多頻道全硬盤數字播出一體化網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3,30(10):40-48.
[4]黃輝澤.電視臺多網互聯互通--視音頻一體化網絡的構建與應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05,32(6):58-63.
[5]劉舜凱.網絡化、數字化的改造和我臺制播一體化網絡系統的應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0,(15):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