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體戶外廣告色彩的創新研究應用需要遵循藝術性、整體性、生動性的原則。廣告用色要以視覺傳達為核心,廣告用色需易見易讀,利用視覺規律和形式美法則用色;其次站在市場學和營銷學的角度考慮,新媒體戶外廣告色彩的創新研究用色要以廣告主題為導向,既要突出產品特點,又要符合品牌格調性;最后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以受眾色彩心理為指引,新媒體戶外廣告色彩的創新研究可以利用色彩的聯想象征含義等。另外當今新媒體戶外廣告還更加注重互動性和客戶體驗性。設計者可以通過色彩元素,讓受眾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受眾把情感體驗反饋給設計者,達到商品信息傳播的最大化。
關鍵詞:?新媒體;廣告色彩;創新
新媒體戶外廣告中的色彩的設計不僅要符合產品本身的定位和特征,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結合人們的消費心理和感受。不同的時期,人們對顏色的選擇和偏好也不同。我們通過對色彩本身的認識,結合人們對色彩的心理訴求對新媒體戶外廣告進行創新。因此,在實際的戶外廣告色彩的搭配和設計中要充分尊重實際,緊跟時代潮流,進行創作和設計。具體而言,新媒體戶外廣告色彩應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求創新。
第一,統一調和設計。新媒體戶外廣告設計色彩的統一調和有助于統一畫面的視覺效果,營造協調、平衡的視覺氛圍。通過對色彩的調和我們可以讓受眾產生視覺美感,為了達到這種視覺美感,各個要素之間的統一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如色相的配合、調子的配合和明度的配合,皆能夠產生統一調和。在色彩的調和中,我們通常把黑、白、金、銀、灰定位色彩的經典調和色。在新媒體戶外廣告中我們要利用色彩的調和統一,來使畫面更加協調,色彩更加勻稱。新媒體戶外廣告的基色和底色一般多采用同一色系的色彩,或在明度上產生漸變的色彩,這類色彩就運用了色彩的統一調和設計以達到視覺平衡美感。又如形狀調和法是根據色彩的三個基本要素調整其大小比例,以求達到視覺的平衡。在色彩形狀和面積大小的統一調和上,使用高明度的色彩時,配以與明度比值相反的低明度色彩的面積,在視覺上更具有協調平衡的美感。并且,由于人的視覺具有一定的習慣規律,所以在進行色彩的調和及位置安排時還要結合視覺規律正確擺放色彩的位置,避免受眾視覺和生理上的不舒適感。
第二,對比互補設計。與統一協調感相反,為了增強平面廣告色彩的視覺沖擊力,我們可以通過色彩的對比互補搭配,創造出夸張突出的視覺效果。色相的對比與互補關系要充分利用色相環的作用,色相環上色相相差距離的遠近決定色相對比度的強弱效果,對比度最強烈的是互補色。科學家證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長時間看一種顏色,經常會產生視覺疲勞感,這個時候不斷的眨眼睛就會出現這種顏色的補色來調節這種視覺疲勞。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視覺色彩平衡。在廣告創作時,為了突出產品的特點,選擇對比度強烈的色彩組合不失為好的選擇。明度的對比,明度比值相差越大,視覺效果越強,高明度色彩顯得更明亮,低明度色彩顯得更低。色彩純度差值越高,帶來的鮮艷與灰暗的視覺對比也就越強烈。對比互補設計的正確合理利用可以強化廣告畫面視覺效果,突出產品特征,產生活躍激情的畫面感。
第三,韻律動態感設計。新媒體戶外廣告設計可以通過色彩的調配和造型的變化營造出韻律動態的感覺。韻律并不是音樂的專有詞匯,色彩也有韻律,色彩的動感是人們因視覺感知而產生的對色彩空間上的心理感受。色彩的韻律是通過色相、明度、純度、曲直、長短的變化在受眾心理上產生動感而產生的。每幅平面廣告作品其實都有韻律感,只不過存在強弱之分,韻律感完全是一種心理感受,創作者的色彩敏感度和藝術修為決定了廣告色彩的韻律美。創造色彩的動感效果最為直接的辦法是對色彩的形與空間的變化,色彩的形就是形狀、長短,色彩的空間就是色彩基本要素,它包括色彩的純度、明度、飽和度。通過這些變化使新媒體戶外廣告作品產生動感,可增強廣告閱讀的趣味性。
第四,整齊秩序感設計。整齊與秩序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規律機械甚至是靜止的效果。廣告色彩的整齊劃一感雖然有時會顯得枯燥缺乏動力,但有序的色彩排列有時也會帶來理性規則的心理美感,能起到反復強調的效果。廣告色彩的整齊感設計可以是一種或多種顏色的重復排列或者有序的位置安排,往往在視覺上給受眾量的強調和沖擊,加深受眾對廣告內容的記憶。也可以是一種色系的次序排列,產生色彩的遞進關系,對視覺和心理上的一種緩和作用。在以視覺沖擊和夸張為創作手法的今天,巧妙運用廣告整齊秩序感的設計反倒能起到吸引注意的效果,面對復雜多變、夸張強烈的廣告色彩,受眾審美疲勞,此時規則有序的色彩畫面不論是視覺上還是心理上都能達到舒緩的作用。在同類產品廣告中,如果該類廣告普遍采用非整齊式的色彩運用,設計者不妨應用色彩的整齊秩序感進行創意設計,給受眾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第五,厚重分量感設計。在色相環中,冷色調的顏色比暖色調視覺效果更有分量感,顯得厚重沉重,因為冷色調具有平靜寒冷的感覺,對人的心理有鎮定的效果,冷色在視覺上是一種收縮和下沉的感覺,因而更顯厚重;明度低的色彩在視覺上有下沉的重量感,具有穩定心緒的作用。所以新媒體戶外廣告設計要想表現畫面有力的分量感就應該選擇冷色或在色彩的明度上予以降低。從行業類別上分,新媒體戶外廣告的分量下沉感設計多用于科技類、汽車類、重工業、金屬制品等廣告中。由于這些產品本質屬性的特點,他們對廣告色彩的需求是希望通過色彩的運用體現其本身堅實、耐用、穩健的產品屬性,在受眾心理產生可靠感和信任感。
第六,輕盈上升感設計。與冷色相反,色相中的暖色調在視覺效果上比冷色調顯得質量輕,在明度上,高明度的色彩有上升和輕盈的感覺,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白云看起來比烏云更縹緲輕盈是因為白色的明度比灰色明度高。在所有色彩中黃色的明度最高,而紫色與青色明度最低。為了表現色彩的輕盈上升之感,我們在設計戶外廣告的過程中可選用一些明度較高的淺色系。通常,淺色有利于擴大人們的視野空間,給人們帶來舒適與愉悅的心理感覺,比如說淺綠、天藍、淡黃等色彩,富有明快、簡潔、時尚的韻味,能夠使人平和、放松心情。除了淺色、明度較高的配色帶給人輕盈之感,采用色彩較為柔和的類似色進行設計也能塑造充滿清爽、暢快的畫面感。與色彩的厚重分量感設計相比,色彩的輕盈感設計適用于服裝紡織、文化等行業,因此高短調、高中調、中短調甚至是高長調的色彩搭配在這類廣告中運用較為廣泛。
參考文獻
[1] 楊杰.《戶外媒體的突圍之道》[J].國際廣告.2010-1.
[2] 吳柏林.《廣告策劃與策略》[M].廣東經濟出版社. 2006.
作者簡介:梁瑩(1982-)女,黑龍江大慶人,講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計算機廣告設計專業,裝潢專業色彩、設計素描,手繪設計,居室空間,室內陳設與風格的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