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迎九 金永輝
摘? 要:該文介紹了涇縣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的基本情況,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發展 “三品一標”的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1-0111-02
根據《關于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大調研活動的通知》(宣農質〔2018〕6號)文件精神,涇縣結合自身實際,認真落實,對全縣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與證后監管工作進行深入調研,及時發現并研究解決問題,為農業品牌化和標準化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1 涇縣農產品“三品一標”基本情況
涇縣生態環境優越,發展農產品“三品一標”優勢明顯,目前已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3346.67hm2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6666.67hm2,覆蓋全縣所有鄉鎮。建成全省首家全國有機農業(茶葉)示范基地68.67hm2,獲得綠色食品認證企業18家,產品24個(2017年新認證4家,4個產品,到期續展6家,6個產品,續展率100%)。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單位33家,37個產品;有機產品中綠華夏認證2家,有機轉換再認證3家,正在申報待批的1家,其他機構認證2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4個,分別是涌溪火青茶、汀溪蘭香茶、涇縣蘭香茶和蘇嶺山藥。正在申報和計劃申報的綠色食品12個,無公害農產品10個,有機1個。到2020年底,農產品“三品一標”總數將超過100個,產品110個以上。產品類別涵蓋茶葉、大米、鍋巴、筍干、葡萄、水蜜桃、火龍果、青梅、山藥、蓮子、獼猴桃及生豬、肉雞、雞蛋、鱉、青蝦、魚、蜂蜜等。
2 開展的主要工作
2.1 強化認證工作,擴大生產規模 首先狠抓基地建設,穩定發展基礎。涇縣有茶葉、水稻2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1個全國有機茶葉示范基地,分別于2007年、2010年、2013年授牌。茶葉基地2014年1月續報重新發證,水稻基地2017年2月續報重新發證,有機基地2017年12月續報發證。一是結合基地發展和現代農業考核、民生工程任務,2018年初市縣政府就下達目標考核任務,明確認證數量,并隨時了解工作進展情況,確保任務完成。二是宣傳發動,掌握認證信息,對農技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大力宣傳發展農產品“三品一標”產業的重要意義,要求鄉鎮農技人員對所在區域內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進行摸底,對有申報意向的企業做好宣傳和跟蹤服務。三是改變服務方式,變被動等待為主動服務,主動上門指導企業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組織申報材料,幫助企業聯系認證有關事務。2017年全縣完成民生工程任務23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2家,綠色食品8家,有機2家,農產品地理標志1家,位居宣城市首位。2018年完成民生工程任務22個,投入資金80萬元。
2.2 強化證后監管,確保產品質量 按照省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求,以企業年檢、產品抽檢、市場監察、專項整治為主要抓手,不定期對認證單位開展以產地環境質量、生產技術操作規程、投入品使用、生產記錄檔案、包裝標識使用等為主要內容的檢查。對15家綠色食品企業進行年檢,按時交納標志使用費,上報有關年檢材料;對3家綠色食品續展企業及時進行現場檢查,指導續展材料申報;對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進行年檢;對8家綠色食品新申報企業開展現場考察和產地環境檢測,對2家綠色食品企業和4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生產單位進行產品抽檢。另外按要求對全縣重點超市、農貿市場、批發市場、認證單位開展無公害農產品和地理標志專項檢查。
2.3 及時出臺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自2006年起縣委就出臺文件對“三品一標”認證進行獎勵扶持,已連續4次發文對綠色食品認證企業進行獎勵,獎勵由2006年的1萬元增加到2014年的綠色食品4萬元,無公害農產品2萬元,地理標志產品5萬元,有機產品農業部中綠華夏認證6萬元。從2016年起對無公害復查換證、綠色食品續展、有機產品再認證分別補助1萬元、2萬元、2萬元。這些獎扶政策有力推動了“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穩步發展。
2.4 強化業務培訓,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 涇縣農業“三品一標”工作機構人員少,企業內檢員職責不清的狀況由來已久。為改變這種狀況,切實提高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維護農產品源頭質量安全,2018年涇縣積極組織從事農產品認證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省、市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檢查員、內檢員和全國有機內檢員培訓班,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三品一標”認證和標志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有效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的開展。另外,組織新申報企業參加內檢員的培訓、考試,申請內檢員證書,做到持證上崗,明確責任。為了更好地指導和監管有機農產品認證工作,涇縣還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全國注冊有機檢查員培訓、考試。
2.5 加強品牌建設,擴大宣傳影響 根據省市的要求,安排安徽翰林茶業開發有限公司、安徽云嶺星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和涇縣查濟天綠筍業有限公司參加由農業農村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洽談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第十九屆廈門全國綠色有機食品博覽會,并要求企業通過電視新聞、網絡、報刊、微信等多種渠道宣傳,起到很好的展示宣傳效果。通過參展,大力提升“三品一標”企業品牌形象和影響力。目前涇縣“三品一標”企業產品獲著名商標4個,省名牌產品4個,國家級規范合作社2家,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
3 問題與建議
3.1 問題 一是體制與機制不完善。農產品“三品一標”工作任務重,管理要求高,責任重大,而具體從事該項工作的人員大都身兼數職,不能專心開展工作。另外工作量成倍增長,如不能解決體制問題,將很難再發展下去。二是認證單位規模層次不齊,單位管理人員文化水平不高,存在重認證輕管理情況。沒有專人保管資料和檔案,工作中存在不細、不實的情況。三是標志使用不規范和品牌價值不能很好體現,達不到優質優價。
3.2 建議 一是加強隊伍建設,要建立一支專門從事農產品質量管理的高素質隊伍,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有人管、會管和管得好。二是加強培訓和業務指導,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提高企業生產管理人員和技術員的質量安全意識,營造農產品質量安全良好氛圍。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