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梁春輝 高鳳磊 湯慧敏
[摘要]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是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對廣州市各“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的調查走訪,分析了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發展現狀、問題,并提出促進該地區觀光農業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建議,為推動廣州觀光休閑農業的健康發展及為廣州鄉村振興提供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觀光休閑農業;廣州市;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7[文獻標識碼]A
中國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早在2014年我國國務院就曾印發關于新農村建設方面的相關意見,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確保加快推進我國鄉村農業的現代化發展速度。之后,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更是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定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目標以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這是對鄉村發展及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更全面的戰略措施。
休閑觀光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匯集了農業、旅游業以及服務業等多產業的功能特征,對于破除我國城鄉發展二元結構問題,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結構優化、保護農村發展生態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發展休閑農業無疑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及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促進休閑農業產業與鄉村振興二者的協調發展,不僅可以拉動鄉村經濟內需,也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對于提升我國休閑農業產業的實力、改善我國鄉村經濟水平,優化鄉村生態環境、增加村民收入水平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選取鄉村振興視角,基于對廣州市各“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的調查走訪結果,探討廣州市觀光農業示范村的現狀及發展思路,以期為廣州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借鑒。
1 研究背景及概況
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都市圈、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行政區共11個。廣州最大的特點是城市發展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中心5個行政區,而外圍的6個行政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城鄉發展極不平衡。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無疑是破解這種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廣州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途徑。
廣州市是發展觀光休閑農業較早的地區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有良好的基礎。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廣州城郊地區就開始出現相對簡單的“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摘農家果”的休閑農業活動,近年來,隨著休閑農業發展速度不斷推進,目前廣州的休閑農業已經從相對簡單的采摘、觀光、品嘗為主向著養生、休閑、體驗、度假等功能多樣化、服務優質化、產業綜合化的方向轉變。從經營規模上看,則已經從單家單戶、個體經營向產業聯動和規模化成片發展轉變。
“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是在促進廣州休閑農業產業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提出的。為規范和引導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產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協調發展、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先后制定了《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評定辦法》、《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示范園評定指南》、《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發展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的評定工作。2010~2016年,廣州農業農村局先后評選出三批“廣州市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共49個,主要分布于從化、白云、南沙、番禺、增城及花都這6個行政區內。以上6區均位于廣州市的“外圍”,商業化程度相對較低,農業旅游資源豐富,自然環境保護較好,十分利于發展觀光休閑農業。
2 廣州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設施服務體系有待完善,缺乏科學經營管理
廣州大部分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都是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的背景中形成的,這些區域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但要在規劃過程中兼顧生產、生活、生態功能并不是那么簡單。在調查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大一部分觀光農業示范村是缺乏科學規劃的,雖然具有較好的自然或人文資源,但總體而言,村莊配套設施相對落后,在旅游服務上做得很不到位,部分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導致游客對示范村的總體評價低,鮮有回頭客。
部分示范村經營管理粗放,缺乏科學引導及監督,出現了“臟、亂、差”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示范村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及引導,部分村落出現了過度開發的情況,導致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其惡劣后果更是不可估量的。
2.2 項目挖掘不足,缺少與相關產業的銜接
經我們走訪調查,大多數的觀光農業示范村都擁有較好的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抑或是有相關產業主導,具有為游客提供“衣、食、住、購”的潛力,但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大部分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的項目和景點開發不足,沒辦法滿足游客的各項需求,導致旅游產品檔次較低。目前,廣州大部分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整體開發層次低,大部分僅停留在采摘、垂釣、餐飲等層次上,缺乏更具參與性、趣味性的旅游項目,也缺乏對本土特色文化項目的挖掘,并未將示范村內的旅游文化及農業資源合理地整合利用起來。然而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必須與旅游業緊密聯系起來,讓農業搭上旅游業的順風車,整合旅游資源,使農業成為旅游業中的中堅力量。各休閑觀光農業區或相鄰村落之間也要加強橫向聯系與合作,串珠成鏈,發揮整體優勢,構建休閑農業旅游網絡。
2.3 項目缺乏創新與個性,受季節影響較大
目前,這些示范村中有民俗特色或創新創意的觀光休閑農業項目并不多,各村的開發模式大多雷同,缺乏新意,因此吸引力不夠,門庭冷落。同時,由于農業和漁業具有季節性,加之項目開發不足,導致觀光農業示范村也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且淡旺季反差明顯。旺季,由于游客過于集中,給游玩地帶來設施、環境及旅游資源上的巨大壓力;淡季,游客稀缺,又造成了大量資源和設施的閑置、浪費,使經濟效益大幅度降低,不利于觀光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4 品牌意識不夠,宣傳方式簡單陳舊
走訪及調查發現大多數示范村品牌及市場推介意識薄弱,缺乏宣傳的,抑或是宣傳及營銷手段比較老舊、簡單,部分還僅停留在口口相傳及簡單的網絡宣傳的層面上,甚至一些觀光農業示范村存在虛假宣傳或者夸大宣傳的現象,造成的后果是游客無法體驗到相應的服務,導致對該示范村評價低,嚴重影響農業園區的整體形象,從而造成自身利益的損失。
3 促進廣州觀光休閑農業示范園進一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休閑觀光服務體系
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對觀光農業示范村的發展影響很大。具體來說,首先要改變比較落后的交通條件,如加強城鄉之間的公共交通線路及頻次,以提高出行的方便程度,從而能滿足普通游客的交通需求。其次,應該加強休閑觀光示范村內的環境整治和接待設施及一些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給游客創造一個舒適的游玩環境。再者,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服務隊伍,以提高游客的游玩幸福感。
3.2 對資源進行深度開發,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大部分觀光農業示范村都是依托行政村內的景點或者農業企業發展起來的,但畢竟這些景點及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是有限的,要擺脫項目雷同及季節性的限制,只有在調研市場需求情況下,對村莊內的自然及人文資源、鄉土民俗文化進行深度開發。根據市場的變化和產品的生命周期,對目前的觀光旅游項目進行升級換代,以不斷創新的產品及項目來滿足游客們的需要。
3.3 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宣傳方式
品牌是旅游觀光農業園區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要大力推進品牌帶動戰略,樹立品牌觀念,擴大品牌產品的市場份額。廣州很多觀光農業示范村是依托本地的一些知名景點發展而來的,因此,可以利用這些景點打造旅游品牌,帶動整個示范村的旅游產品和項目的進一步發展。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媒體,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利用多種宣傳媒介,營造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氛圍,為觀光農業造勢。通過對農業觀光旅游項目進行策劃包裝,實施品牌戰略,推進休閑觀光農業有序、持續、健康發展。
3.4 科學管理,加大政府宏觀調控力度
廣州觀光休閑農業示范村是一個個行政村,不是單一的一個企業,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觀光農業園,管理起來也要復雜得多,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更多地需要政府部門的參與及宏觀調控,做好科學管理及引導,并且協調好示范村內各個經營個體之間的關系,經營者與游客之間的關系,做好統一規劃、招商引資、對外宣傳等工作。
3.5 建立鄉村旅游開發與保護并重的長效機制,推動鄉村振興戰略
當前,廣州與全國大部分地區情況相似,在觀光農業快速、蓬勃發展的同時,都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重開發,輕保護。這非常不利于觀光旅游業和當地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容易造成自然生態資源的破壞。
由于觀光農業的發展直接與農民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保護等息息相關,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因此發展觀光農業,需要建立資源開發與保護并重的長效機制。在各休閑觀光農業示范村的項目及產品開發過程中必須做到發展與保護并重,在休閑農業項目運行過程中必須做到營運與管護并重,應由政府或行業協會加強引導,幫助經營者及村民樹立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念,加強旅游項目的管理和維護,并鼓勵其在政府督管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優化旅游服務,保持觀光項目長久的吸引力。以確保實現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及要求,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武巾人.濟南近郊休閑觀光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學,2017.
[2] 蒲曉娟.廣州發展觀光休閑農業的現狀和經驗[J].農業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2010(11):45-46.
[3] 邵剛.江蘇省觀光農業區域布局規劃及發展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4] 田易加.揚中市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8(01):251-252.
[5] 杜付民.平原地區城郊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J].北京農業,2013(27):118-119.
[6] 張毅,張濤,徐進,等.西安市旅游觀光農業發展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27):107-109.
[7] 王力.古藺縣休閑觀光農業調查與思考[J].四川農業與農機,2016(0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