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佳露 宮敏麗 高佳惠
[摘要]近年來,隨著創意經濟和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文化融合創意通過旅游的形式被直觀地展現出來。以舟山南洞藝谷為例,分析其在發展文創鄉旅過程中的幾個創意點,針對我國如何實現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發展提出新思路,旨在促進鄉村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南洞藝谷;特色小鎮;鄉村旅游;文化創意
[中圖分類號]F592.3[文獻標識碼]A
中國是現今的經濟大國,其市場面向國際,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博大精深,且歷史悠久而燦爛,這為發展文化創意旅游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幾年來,一些基礎產業的發展被推到了停滯不前的風口浪尖,我國開始扶持新興的文化產業,并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文化產業的政策,為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從游客的角度看,縱然路上有曼妙無數的景致,若是少了文化的韻味,便是一場索然無味的旅行。觀賞沿途風景,感受當地文化,領略別樣的風土人情,才是旅行的意義。
1 特色小鎮與文創思路的關聯
1.1 文創源于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指的是當地依賴其特色產業和環境因素,包括地域、生態、文化等方面的特色,打造出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綜合開發項目。文化創意鄉旅就是打造一種新型的特色小鎮,在原有的文旅基礎上給出了一個或多個創新點。其目的就是一改守舊鄉旅項目的運營方式,展現別具一格的文創鄉旅。于是,鄉村文化創意旅游在特色小鎮這一思路的引導下應運而生。準確地說,“特色小鎮”衍生出了“鄉村文化創意旅游”。
1.2 文創助推特色小鎮發展
文化本身就是可無限使用的經濟資源,人們在借助文化推動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采用創意融合文化以達到現實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而每個特色小鎮的發展都離不開文化創意,即便是混搭的特色小鎮項目也必不可少文化創意思路的補給。又可以說,文化創意是特色小鎮品牌建設的重要載體,一個優質的文創品牌無外乎是特色小鎮的推廣的有效渠道,在引進創意人才、資源的同時,走出去了小鎮的人文歷史。
2 文化創意旅游與農產品相互作用
2.1? ? 文化創意旅游推動農產品升級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多是得益于農產品的生產銷售。當一個地區的旅游業開始走上文創道路,我們要讓農產品搭上這輛快車,一改農產品在游客心中“土味十足”的概念。由此可見,文創的力量不僅給了鄉村旅游業一線生機,還帶動農產品轉型升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韓國的“酒瓶梨”從源頭把關開展種植創意,參展各國“食博會”從而打開知名度;“掌生谷粒”從包裝入手傳播文化;臺灣設計師徐景亭廢物利用,將麥稈變廢為寶制成椅凳。做到質量跟得上,文化創意相融合來博得游客的眼球。
2.2 農產品打開文化創意旅游知名度
農產品是一個地區的特色,象征著當地不可復制的農業文化。正如我們知曉奉化水蜜桃這般,打開了奉化滕頭村有著悠久歷史的農耕文化旅游業。這片土地孕育出了蜜甜多汁的土特產——水蜜桃,這就是特色產業輻射帶動文化創意旅游業的發展。如果農產品做好了品牌建設,那么品牌的力量就像颶風一樣將文化傳播開來。我們所熟悉的阿薩姆茶就是來源于臺灣,現已出現在國內各大超市的貨柜上。那么,可見農產品品牌的力量能將臺灣文化注入大陸市場,使國人產生了對臺灣的好奇和游玩的向往。
3 舟山南洞藝谷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的發展
3.1 引入多元資本,建設特色景點
當地政府加大對基礎設施資金的投入力度,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能力和信息共享性。功勛號列車公園,是一趟往返戈壁灘和嘉峪關的退役蒸汽列車。該趟列車是當年衛星發射基地兩彈一星科學家乘坐的專列,因其勞苦功高而得名為“功勛號”。在完成光榮的使命之后,幾經周折,它被帶進了舟山南洞藝谷,在這里它將發揮余熱。2015年,新建社區對其中9節車廂進行了改造,形成特色餐吧、咖啡吧、火車影院、火車客棧等功能于一體的“一條龍”業態,實現了旅游文化和藝術熏陶的創意融合。
3.2 融入壁畫元素,予人視覺美感
站在里陳村村口,放眼可見整個村莊猶如一幅畫卷,鋪天蓋地般沖擊著我們的視覺,這就是里陳壁畫村。房屋外墻彩繪后,村舍面貌煥然一新,仿佛是走進了童話世界,給人以恬靜的享受。該作品是由西安美院和中國美院的學生“以墻為紙”,將世界優秀的平面海報、動漫海報等表現手法運用到了墻體彩繪的創作中去,這些畫作多以海洋文明、農耕文化、民俗風情、戲劇人物、花鳥魚蝦等為題材。透過樸實、生動的壁畫,仿佛能叫人真切地體會到南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3.3 結合文化特色,打造主題民宿
2016年4月,南洞村民宿業招商引進“海島心宿”品牌,對南洞20套農家小院進行了改造,打造出別樣的民宿風格。這個突顯農村文化特色的民宿項目采用了心靈寧靜、田園農耕的設計理念,結合當地的人文歷史,為游客提供了獨特的養生度假體驗。未來,海島心宿將著重發展親子樂園,計劃推出以涂鴉為主的兒童活動房、親子果蔬采摘園等。南洞民宿多由農家自營為主,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和市場營銷技巧。因此,南洞人民應嘗試打造一支專業的團隊,讓南洞民宿規模化、精致化、個性化。
4 關于鄉村文化創意旅游發展的新思考
舟山南洞藝谷已成功打造了一種全新的旅游業態,巧妙結合各樣的創意元素,以一種新穎的方式展現文化。近年來,仿古建筑、仙居廊橋、火車廣場、壁畫村、漁人碼頭等,在專業團隊不斷的打造下,漸漸熏染上了“文化創意”的氣息,鄉村與藝術這兩樣原本并不緊密的元素在這里被完美結合。在深山坳里將文化創意旅游做出了口碑,使我愈發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
4.1 精準挖掘鄉村文化創意旅游資源
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緊密聯系其文化根源,正如南洞精準抓取舟山當地的漁文化。漁人碼頭陳列著15艘舟山傳統綠眉毛船,這是舟山船文化的精髓和船舶代表,可謂是中國漁業史上的名船。“綠眉毛”的年代可上溯到宋代,是明代鄭和下西洋船隊中一種精良的船型。漁人碼頭,讓旅客透過實景感受到了舟山的“海洋文化”和“漁文化”。因此,在創意資源的挖掘過程中,首先我們應當深入了解當地文化,提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或多個歷史基點,結合現今流行元素,把文化展現在人們眼前。
4.2 巧妙凝練鄉村文化創意點
景區內容的同質化較為嚴重,但是只要凝練文化就能主打出別具一格的創意項目。在曲江,以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的故事為文化背景推出《寒窯記》戲劇電影、七夕相親、漢服婚禮等品牌項目,孵化以愛情紀念、教育、咨詢與婚慶定制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愛情主題文創產業基地。戲劇節的加入,使烏鎮不再拘泥于茅盾故里的形象,而是將新老文化元素凝練后注入烏鎮,豐富烏鎮的文化形象,使烏鎮從骨子里滲透出文化魅力。
4.3 形成鄉村文化創意農產品
創意為的是用心賦予產品生命,包裝上的創意細節讓農產品有了一種文化精神并能夠傳達出來。臺灣的文創農產品喜歡“走心”,包裝上一個小小的創意,便能讓顧客滿心歡喜。他們有的采用土著紡織特有的花布作為包裝材質,使產品富有了濃重的文化氣息;有的采用復古質感的牛皮紙制成傳統口袋狀外包,巧妙地設計紙藤封口手柄,以及傳統的毛筆字撰稿,便能夠傳達樸素自然的品牌形象。我們要讓游客在一次接受文化洗禮的旅游后收獲滿滿地走。要讓旅客覺得不僅是味蕾上的享受,視覺上的滿足,更是一種文化的珍藏。
4.4 建設鄉村文化創意品牌
文創品牌是一種具有文化意義的標記,也是經濟價值和精神價值的雙重凝聚。當我們說到陽澄湖,第一印象就是大閘蟹。金秋十月正是品蟹的好時節,其體態膘肥,肉質鮮美,膏滑而不膩,已然是這個季節最好的伴手禮。文化品牌的即是一種無形資產,在銷售農產品的過程中,就是在向外面的世界遞出一張我們的名片。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4.5 實現生態與文創鄉旅共贏
南洞政府一直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鄉村旅游發展理念,依托社區生態環境原生性的特點,有選擇性地進行保護和開發,同時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治理行動,大力實施“兩美干覽”“四邊三化”“雙清”等專項行動,健全環境污染監管制度,提升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生態環境保護,是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正確處理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5 結語
作為21世紀新興的朝陽產業,文化創意旅游業的發展順應了旅游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對提升區域競爭力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文化創意旅游作為一個重要的產業,已成為推動我國許多地方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文化創意與鄉旅的融合也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現今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鄉村旅游得以興盛,依托的是青山綠水,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融合文化創意產業的再做調整升級,有助于激活鄉村旅游資源的靈魂,提高鄉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要想在競爭激烈的時代略勝一籌,創新創意是攻堅挫折與問題的萬能鑰匙,也是產業得以長盛不衰、可持續發展的至關因素。
[參考文獻]
[1] 陳璐.基于美麗鄉村視角的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新思考—以浙江南洞藝谷為例[J].城市旅游規劃,2016(8):106-107.
[2] 洪嵽.上海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發展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
[3] 劉敬疆.特色小鎮建設思考[J].建設科技,2018(2):11-15.
[4] 張紅喜,汪長城.政策觸媒下浙江省特色小鎮創建路徑探討—以淳安縣樂水小鎮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6(11):46-51.
[5] 朱奕澄.青田縣進口商貿業發展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