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軍會 孫璐



[摘要]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增大了河北省城鎮養老保險基金的壓力,造成其累計結余規模的下降。通過對2019~2048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測算及分析,提出推動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和建立激勵機制等措施推動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基本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基金
[中圖分類號]F842.67[文獻標識碼]A
1 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現狀
從總體來看,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壓力較大。若只考慮征繳收入,2011~2017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全部低于支出,當年結余均為負值。若按照包含財政補助的大口徑計算,當年結余從2010年的132.8億元下降到2015年的-63.02億元,之后緩慢回升;累計結余則從2015年755.80億元開始下降,說明近兩年河北省城鎮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狀況雖然有所改善,但是已經開始動用累計結余用于支付,情況不甚樂觀(見表1)。
城鎮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主要包括征繳收入和財政補貼。2010~2017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收入中的財政補貼從101.81億元增加到333.65億元,占比從17.42%增長到27.23%,財政補貼占當地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也遠超國家平均水平(見圖1)。可見,河北省城鎮養老保險基金收入中財政補貼占比較大,也說明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狀況不容樂觀。
2 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收支的測算
2.1 模型的構建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方式,雇主繳納的部分進入社會統籌賬戶,個人繳納部分進入個人賬戶,但個人繳納部分只在個人退休時用于直接向個人支付,且與社會統籌賬戶相互獨立。因此在測算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收支時不予考慮。另外,由于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實施還不完善,故暫不考慮。根據養老保險的收入來源及支出情況構建測算模型。
其中,Rt 是第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是第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支出;Bt是第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結余;是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率;是初始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是平均工資增長率;是第年歲的城鎮居民參保人數;是就業年齡;是退休年齡;是第年歲城鎮參保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平均替代率;是第年歲城鎮參保退休職工的人數;是居民死亡年齡。
2.2 假設條件
我們以《河北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作為測算基礎,以《河北省人口發展規劃(2018-2035)》的發展目標為依據,并假設在預測年度分年齡段的死亡率不變、人口出生率不變、所有單位在職人員的年齡占比不變,不同年齡的職工參保率不變。
(1)出生人口性別比:假設2017~2020年人口性別比年均下降0.1%,2021年以后每年下降0.15%。
(2)人均預期壽命:假設2017~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年均增長3‰,2021年后年均增長2.5‰,到2047年人均預期壽命達82.39歲。女性壽命平均比男性高5歲,因此假設女性壽命為“年均壽命+2.5”歲,男性壽命為“年均壽命-2.5”歲。
(3)就業年齡:假設受教育年限2018~2020年按照2.2%的增長率增長,2021年后按0.74%增長。假設6.5周歲開始接受教育,可測算得出河北省城鎮企業職工2019~2030年平均就業年齡為18歲,2031~2041年平均就業年齡為19歲,2041年以后平均就業年齡為20歲。
(4)退休年齡:結合我國目前的退休政策規定,考慮到未來推遲退休的規定性,假設從2019年開始,男性退休年齡每5年增加1歲,到2042年達到65歲,女性退休年齡從56歲開始每3年增加1歲,到2046年達到65歲。
(5)城鎮化率:假設2019~2035年城鎮化率保持與2018年相同的增長率,2036年至2048年增長率降低為1.05%。
2.3 參數確定
(1)參保人數
利用Logistic人口預測模型對參保人數進行預測:
其中表示時刻的人口數;表示最大人口數;表示時刻的人口數;表示人口增長率。
我們以2000~2018年河北省的參保人數為基礎測算和。當選擇2006年作為測算初始點、2012年作為中間時點、2018年作為測算終點時,測算得出的2007~2018年河北省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與實際參保人數差距最小,故以此為基礎測算2019~2048年的參保人數。此時,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的預測函數為:
(2)參保退休人數
退休人數主要受退休年齡和死亡年齡的影響,達到正常退休年齡的人員數量增加會導致參保退休人數的增加;而延遲退休和死亡會導致退休人數的減少。本文首先通過年齡移算法計算河北省2019~2048年的退休人數,然后結合2010~2018年參保退休人數占退休人數的平均占比(58.01%),并考慮到河北省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及參保范圍的擴大,假設2019年參保退休人數占比為60%,之后每年上漲一個百分點,到2048年達到89%,以此測算河北省城鎮參保退休人數。
(3)繳費率
根據河北省規定,當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比例為16%。
(4)養老金替代率
利用河北省退休人員的月平均養老金及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測算,河北省2010~2018年的平均養老金替代率為51.08%。養老金替代率越高,退休人員的生活越有保障,當然養老金支出越多。本文分別選取50%、55%和60%三個不同層次的養老金替代率測算養老金支出。
(5)城鎮就業單位職工平均工資
利用河北省的相關數據進行測算,河北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2011~2018年的平均工資增長率10.34%,但是考慮到近八年增長率的波動性及我國經濟的良好發展和工資制度的結構性調整,假設河北省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增長率2019~2028年為8%,2029~2038年為6%,2039~2048年為4%。
2.4 測算結果
根據前面所做假設,并將上述參數測算結果代入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收支公式,可得2019~2048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及三種養老金替代率水平下的支出及當年結余、累計結余數據(見表2)。
由表2和圖2可以看出,根據本文的測算方法,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收支未來30年都呈快速增長態勢;養老金替代率越低(50%)時,未來30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當年結余的可能性越大(三分之二的時間內),累計結余也持續為正,但也意味著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程度越低。養老金替代率越高(60%)時,未來30年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持續存在收支缺口,累計結余的缺口較養老金替代率較低(55%)時早5年出現,且差距也越來越大。
3 河北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 推動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
我們測算了在替代率55%時漸進式退休和按照當前規定年齡(男60歲,女55歲)退休情況下的養老金結余情況,結果顯示,若按照當前規定年齡退休測算,當年結余均為負值,累計結余到2022年變為負值,之后持續擴大,到2048年達到11.43萬億元。而如果按照前面假設的漸進式退休政策測算,到2022年后當年結余主要為負值,而累計結余到2027年為負值,到2048年為1.78萬億元(見圖3)。可見,漸進式延遲退休可以一定程度上推遲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收支缺口的出現(累計結余推遲5年出現缺口),且可以較大幅度的降低收支缺口(兩種方式下缺口最大差距為9.65萬億元)。尤其在老齡化不斷加劇的形勢下推遲退休也是必然的選擇。因此,要積極推動河北省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
3.2 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
根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基金年度報告數據和央行公布的通脹數據,2008年以來我國社保基金的年均投資收益率為5.73%,僅超過通脹率0.34個百分點,尤其是2008年、2014年、2016年和2017年的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甚至低于當年的通脹率。由此可知河北省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收益率是很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投資于銀行存款和債券,2008~2018年一年期定期銀行存款的平均利率僅為2.91%,一年期國債即期收益率平均為2.75%,而通脹率平均水平為5.39%,這兩種投資方式都難以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因此,要提升養老保險基金的收益率,就要適當放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范圍及投資規模,包括股票、信托、實業等風險相對較高但收益也相對較高的投資對象,當然為了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安全性,還需要國家級河北省加強對基金運用的監管。
3.3 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個人賬戶做大
如前所述,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賬結合”,其中企業繳納的部分進入社會統籌賬戶,用于現收現付;個人繳納的部分進入個人賬戶,采用記賬式。從當前來看,社會統籌賬戶具有再分配性,但繳費額與未來收益額并未建立直接的聯系,繳費額大并不意味著可以獲取較高的收益,致使部分職工尤其是靈活就業的員工的繳費積極性不高,遵繳率不高,“斷保”現象頻發。據《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十年前的養老金遵繳率在90%左右,而當前為80%左右,河北省的遵繳率由此可見一斑。另外,河北省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為了降低負擔,在為員工統籌繳納養老保險時并不是以真實工資額為繳納基數,存在名義費率較高而實際繳費較少的情況。因此,為了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建立起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將養老金繳費與收益掛鉤,一方面可以實現繳費基數實地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勵員工主動繳費、多繳費、繳費年限延長,就會一定程度上提升養老金的水平,實現員工與養老金制度的雙贏發展。
[參考文獻]
[1] 巴曙松,方堉豪,朱偉豪.中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養老金缺口與對策[J].經濟與管理,2018(11):18-24.
[2] 金剛,劉鈺彤,李永濤.東北地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缺口與地方財政補助壓力研究[J].財政科學,2019(1):42-53.
[3] 楊再貴,許燕,何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精算模型及應用[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9(2):31-42.
[4] 王翠琴,田勇,薛惠元.基于基金收支平衡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設計[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6(6):77-85.
[5] 張秋秋,金剛,宋麗敏.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收支平衡研究[J].社會保障研究,2017(2):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