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昌平 李慶亞
[摘要]農產品價格數據并不是沒有價值的,分析好農產品的價格數據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有重要作用,可以引導農業生產者生產價高品優的農產品,還可以避免農業生產者大量同質生產。農產品價格數據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民眾比較關心的數據。對農產品價格數據采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給出了數據采集的正確方法。
[關鍵詞]農產品價格數據;農產品超市;農貿市場;數據采集
[中圖分類號]F323.7[文獻標識碼]A
農產品價格數據是有價值的,它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有重要作用。農產品價格數據是老百姓關心的數據,農產品價格數據的變動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但是要采集和分析農產品價格數據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農產品價格數據在采集過程中會存在數據隨意性大,涉及商家機密,價格本身有變化,農產品本身的等級分類、品質差異、地區差異、運輸成本等等太復雜,同一農產品,品質不同,等級不一樣,往往價格差異也很大。本文就農產品價格采集提出自己的思考,價格無論如何分析,采集是第一步,只有采集到真實、交易的價格,才能為下一步的分析打好基礎。
1 農產品價格數據的價值
1.1 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依據
在貴州,政府曾出臺過調減玉米種植的政策,其中原因之一是玉米的價值不高,應種植其他價值更高的經濟作物。現在貴州又大力提倡種植食用菌,原因之一是食用菌、尤其是珍稀食用菌的價值高。價值高的農作物,價格就高,價格高才有利于群眾脫貧致富。如果我們能掌握所有農產品的價格數據,就能從中分析出哪些農產品的價值高,哪些農產品價值不高,可以引導農戶種植價值高的農作物,從而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依據。
1.2 農產品價格數據能夠體現民生
曾經在某地出現過“蒜你狠”“姜你軍”的亂象,這些農產品的價格太高,引起了社會的關注,這些不正常的價格已經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涉及到民生。如果我們能隨時掌握到農產品價格數據,并根據農產品的價格波動,對農產品進行調配,就能避免出現“蒜你狠”“姜你軍”的現象。農產品價格對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個合理穩定的價格能保持社會的穩定有序。
1.3 農產品價格數據能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一些地方為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常常用保護價收購農民手中的糧食,這是政府的政策傾向。現在,政府正大力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貴州也在大力發展12大產業(茶葉、食用菌、生態畜禽、水果、蔬菜、中藥材、生態漁業、辣椒、石斛、竹子、刺梨、油茶),這些都在大力提高農業供給側農產品的品質。如何能及時找到這些高品質的農產品,農產品本身的價值就能體現,農產品價值又通過價格反映出來。一旦找到價值高、品質高的農產品,政府制定政策就有依據了。
2 采集農產品價格數據存在的問題
2.1 不易采集到真實的交易數據
農產品超市的價格雖然是明碼標價,農產品價格也相對好采集一些,但要對農產品超市價格數據做大數據分析,就需要大量的歷史數據,而這些數據農產品超市把它們作為商業秘密,不會公開與社會大眾共享。批發市場與零售市場交易的農產品,其交易量與價格存在一定的反比例關系,而且大多通過口頭交易完成,價格數據無法系統有序地保留下來,往往交易完成,交易的價格數據也隨之丟失。市場上使用的秤只具備最基本的稱重功能,真實的交易價格無法保留。
2.2 不易采集到批量價格數據
批量價格數據可作為大數據分析,要采集到批量的價格數據,只有采集農產品超市的價格才具有可行性,但農產品超市價格沒有共享給公眾。對于農產品批發與零售市場采集批量價格數據難度更大,除非市場交易的每一筆農產品都有交易記錄,能通過結構化的數據保留下來。但是在實際的農產品批發與零售市場上,交易的價格是各自分散的,而且還帶有機密性,商家作為市場主體,不愿意公開這些數據。
2.3 制定農產品采集標準的難度大
只有同類同品質同規格的農產品才便于分析比較,僅僅依據農產品名稱相同進行分析,分析的精準性還不夠。但農產品不同于工業產品,工業產品可通過標準化的流程生產出來,而農產品只能因地制宜地種植出來,因此即便產品名稱相同,產品品質也存在千差萬別,產品規格也各有不同。而要制定一套標準的農產品采集標準,首先得把農產品品質、規格等等制定出來,而實際的農產品是千差萬別的,很難通過標準化制定出來。
3 采集農產品價格數據的方法
3.1 通過市場管理方采集
通過市場管理方采集數據,數據來源相對可靠一些。目前政府所用的農產品價格數據往往是通過市場管理方采集的,使用農產品價格的政府部門主要有農業部門、商務部門、發改部門等。這種數據采集方法雖然保證了來源可靠,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精確。市場管理部門也只能采集到一個大概的價格數據,而不能采集到每一筆真實的交易數據。商家的每一筆交易雖然是存在的,但就是無法保留下來的。商家把它當成商業機密,也不愿透露這些價格數據。
3.2 聘用市場信息員采集
市場信息員作為市場商家人員之一,他們對市場的交易價格相對熟悉一些,采集的價格也相對準確一些。但作為工人采集數據的方法,始終受到個人責任心的影響,受個人因素的影響大,采集的價格數據量不大,也無法按品質、規格等精準采集。
3.3 利用物聯網秤自動采集
物聯網秤能記錄每一筆農產品交易記錄,能清楚地看到交易數量與價格,能自動保存數據并自動上傳數據,避免了人為影響,能實現自動采集。但在使用物聯網秤之前得制定好農產品采集標準,同時市場交易的農產品都要通過物聯網秤過秤。隨著5G時代的到來,為物聯網秤的應用提供了可能。但物聯網秤的缺點是成本高,投入大,同樣也需要人工監督管理,需要人工保證設備的正常使用,保證設備的正常維修等等。
3.4 通過音、視頻采集數據
實際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中,會存在各種討價還價現象,而只要通過現場采集音、視頻的方法把交易現場錄制下來,然后根據錄制的音、視頻找出各種農產品的真實價格。這種方法,雖然數據真實可靠,但通過音、視頻找出的價格,其人工成本太高。在現場安裝音視頻設備的成本也太高,大大影響的價格數據的采集效率。雖然得到的是真實交易數據,但效率不高,成本太高,這種采集方法往往得不償失,可作為補充采集方法使用。
3.5 購買價格數據的采集方法
農產品超市的價格是被作為結構化的標準數據保存下來的,通過電商平臺交易的農產品價格數據也作為結構化數據進入數據庫保存了下來。要想獲取這部分數據,可通過購買數據的方法獲得。農產品超市的價格與農貿市場價格相比,真實的價格往往要高些,因為增加了各種成本。農產品超市數據價值沒有農貿市場的高,其規模也沒有農貿市場的大。農產品超市沒有批發價,只有零售價,價格數據還不具有代表性。
5 結語
綜上所述,農產品價格數據具有價值,它為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供依據,關系到民生大事,能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但采集農產品價格數據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農產品不像工業產品一樣,經過標準化流程生產出來,由于不能通過標準化流程生產出來,在制定農產品價格數據采集標準時,難度很大。采集價格分為人工采集和設備采集,但兩者各有利弊,需要綜合運行,5G時代的到來,使得通過物聯網技術采集成為可能。購買價格數據,雖然數據量大,也真實可靠,但代表性不足,而且只能針對零售市場。要想采集全面的價格數據還必須從批發和零售農貿市場入手。
[參考文獻]
[1] 郭利京,劉俊杰,趙瑾.生豬價格預期對仔豬價格形成的動態影響分析[J].農村經濟,2015(3):46-49.
[2] 姚鑫,羅敏,楊國強.基于筆式交互的農產品信息采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2(4):7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