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寧



[摘要]制造業是一國國民經濟的支柱,其高質量發展與產業轉型升級以及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在對江蘇省制造業發展和能源消耗分析的基礎上,運用能源消耗強度指標來分析江蘇省制造業碳排放情況,進而梳理出制造業內部影響制造業碳排放的相關因素。
[關鍵詞]制造業;能源消耗;碳排放
[中圖分類號]F424;F206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當下,溫室效應引發的氣候變化,以及其后續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仍舊是各國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規劃中著力強調放慢經濟發展速度,注重經濟發展的質而非量。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倡導節能減排,制造業則是響應號召的關鍵主體之一。同時有研究表明,制造業的碳排放產生于行業消費的化石燃料。
當前,制造業是我國節能減排的主要戰場,但是制造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也是拉動經濟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意味著我國需要一直保持較高經濟增長率,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要取決于我國制造業的發展狀況。因而,如何解決減排與制造業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難點。
在第二產業中,制造業占有或是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制造業在持續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廢氣和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制造業產生的廢物和垃圾,造成了大氣的惡化和環境的污染,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嚴重不利影響,因而,降低制造業的碳排放,優化制造業的產出結構勢在必行。
通過對江蘇省產業發展數據分析,發現江蘇省制造業中的各行業經濟總量盡管差異較大,然而總體效益差別不大。這是江蘇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因而,江蘇省急需改變傳統的產業發展方式,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最終促使江蘇經濟實現更好更快地發展。而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加快轉變經濟模式,能夠緩解江蘇省制造業結構的內部壓力,與此同時達到經濟快速穩定增長的目標。
2 江蘇省制造業發展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是制造業大省,單從制造業來看,2018年制造業投資比上年增加11.2%,快于工業投資3.2個百分點;對總的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79.9%,占項目投資的比重為59%,推動投資增長4.3個百分點。
從表1可以看出,江蘇省制造業快速發展,多年來,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保持在40%以上;特別是在2003~2017年間,江蘇制造業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平均已經達到47.5%。 這表明,制造業是推動江蘇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自2003年以來,江蘇省大力發展國內外兩大市場,對于國內市場,不斷推動國有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對于海外市場,為了更好的加入全球市場,采用外向型的經濟模式,朝著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制造業基地穩步前進。江蘇省制造業生產總值,平均以每年2040.97億元的絕對數額,在不斷地增長。
3 江蘇省制造業能源消耗狀況
3.1制造業能源消耗結構
本文以我國以及江蘇省的能源統計年鑒為主要依據,同時考慮受研究條件限制,將江蘇省制造業部門的能源消耗種類,分為煤炭類、石油類以及天然氣三類。
從圖1看出,一直以來,煤炭都是江蘇省制造業的重要能耗類型,占到總能耗的近八成。石油和天然氣僅占較小的比例。尤其是天然氣,雖然其比重在增加,但仍然較小。
3.2制造業能源消耗強度
人們通常把一個地區的單位生產總值的能耗總量認為是能源強度。本文按以下方式計算:能源消費總量與生產總值二者之間的比率,單位是用t標準煤/萬元表示,具體見表2。
由于制造業的迅速發展,加上我國對資源與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江蘇省制造業能源效率在不斷地提高。制造業的能源強度,已經從2003年的1.45t標準煤/萬元,下降至2017年的0.95t標準煤/萬元,約下降了34.5%。不難看出,江蘇制造業能源利用率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對其制造業能源強度的降低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4 江蘇省制造業碳排放狀況
4.1 制造業部門能源消耗強度
對于碳排放量的統計,本文根據聯合國公布的《2016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中的碳排放系數,計算出江蘇省制造業能耗的碳排放量,具體的計算方法如下所示:
式中? T——制造業碳排放總量,單位為萬t;
Ei——為各能源消耗量,單位為萬t標準煤;
Cj——各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單位為萬t/萬t標準煤;
——能源種類,本文主要分為:煤炭類、石油類和天然氣。
由于公布的碳排放系數,是以TJ作為單位,為了保證與統計數據單位一致,本文將能源的單位,轉化為標準煤,轉化系數為每萬t標準煤。根據公式和碳排放系數,計算出了2003~2017年江蘇省制造業部門消耗的三大類能源碳排放量。見表3。
4.2江蘇省制造業碳排放的特征
4.2.1 總體來說,江蘇省的制造業碳排量是逐年上升的,這與該省經濟的發展態勢相一致。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產業規模逐年擴增,碳排量也相應增長。在2003~2017年間,碳排放的總量增加了近2.3倍,從最初的的6896.7萬t增加到22371.5萬t,年均增長率為11.33%。
4.2.2 2003~2017年,江蘇省制造業的碳排放強度從0.97t/萬元下降到0.21t/萬元,下降了78.4%。表明江蘇省制造業碳排放得到了改善,但是依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4.2.3 江蘇省制造業碳排放主要來源于煤炭類能源的消費。從2003~2017年來看,由于煤炭類能源消耗產生的碳排放量占制造業碳排放總量的份額整體上相對穩定,并持續保持在80%以上。
5 江蘇省制造業碳排放的影響因素
5.1 制造業規模
當前,江蘇省制造業碳排放總體上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與其經濟發展的趨勢一致。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在江蘇省制造業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更是大幅度增加,從2003年的6896.7萬t增加到2017年的22371.53萬t,年均增長11.33%。與全國相比較,江蘇省制造業生產總值占全國45.37%,但是能源消耗卻比全國的平均水平要高出近9個百分點。
5.2 制造業內部結構
碳排放量增加與經濟結構之間的關系是結構效應的主要表現,江蘇省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門也是制造業。2017年,全省能源消費量的61.79%都是來源于制造業。而且主要是重工業。
5.3 制造業技術水平
從能源消費的角度來看,技術的水平提高,可以將現在不可轉化的能源轉化為能被人們利用的能源,清潔的石油和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所占的份額,會因為技術水平的提高而增大。運用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使產業由高能耗與高排放的形式逐漸發展為清潔型的方式,進而使經濟發展更為高效,并最終達到經濟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能源的利用率也會被逐漸提高,有利于實現減少能耗和碳排量的目的。
5.4 制造業內部能源消費結構
能源消費結構主要是指,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一次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所占比重,就江蘇省而言,整個制造業的能源消費都是以煤炭為主,根據上文統計數據可知,總能源消費的比重中主要是煤炭消費,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水電的比重比較小。
[參考文獻]
[1] 談超,等.制造業產業集群低碳供應鏈管理的演化博弈分析[J].企業經濟,2015(02).
[2] 蔣興明.產業轉型升級內涵路徑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4(12).
[3] 余飛,等.融資渠道與制造業轉型升級——基于江蘇的實證分析[J].華北金融,2017(11).
[4] 崔娟娟.江蘇省裝備制造業產業脆弱性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