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要]自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的經濟已經取得了飛快的發展,但是民生問題卻顯得越來越突出了,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所以民生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了。對衡水市2018年民生項目開展情況進行了回顧,對其中的7個重點項目作了詳細介紹,提出進一步改善民生的措施。
[關鍵詞]改善民生;獲得感;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C91[文獻標識碼]B
衡水市近年來十分重視維護和改善民生。2018年實現了12項民生項目,得到了廣大市民的一致認同。
1 2018年的衡水市民生項目成效
2018年,衡水市植物園、衡水保利大劇院、奧體中心體育場等的建成,使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質不斷提升,衡水保利大劇院從開業以來,幾乎每個星期都有演出,到2018年底共有包括話劇、演唱會、交響樂等97場演出,票價也以優惠票微信轉發增票等方式讓更多的市民能看到自己家門口的演出。而且,衡水市植物園的開放,讓市民在閑暇之余有了新的去處,可以讓小朋友認識更多的植物,體會到大自然的奧秘。野生動物園的開放,更是讓小朋友興奮,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到小動物,不需要再去外地。奧體中心體育場的開放,使市民有了真正的健身和觀看比賽的場地。市區更新建設及改造籃球場地、足球場地,更新安裝了健身器材,使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健身;孔穎達文化公園、濱湖公園、鹽河故道公園、寶云公園等建成也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健身的場所,同時還提高了衡水市城市的品位。
1.1 新能源公交的投入使用
去年,衡水市增加了不少新能源公交車,2018年11月15日開始供暖,與此同時,衡水市的公交車也實行了免費乘坐的政策,這是在河北省其他市所不能享受的,這讓衡水市民獲得了極大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幾乎所有的公交車每天都會爆滿,這讓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不僅解決了交通擁堵的問題、緩解了環境污染,而且還方便了居民出行。
1.2 高鐵開通
路網建設同樣是民生的重點。高速鐵路開通之后,車站前面的廣場也在慢慢完善,中華大街北可以直通高鐵站,方便了市民到高鐵站。大慶路往東也通到了京衡大街,人民路往東也打通了,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不用再繞道。衡水市的一些街道也在進一步改造,對道路兩邊進行綠化,不僅改善了環境,還方便大家出行。
1.3 興建擴建多所小學
“新建裕華路小學、新華小學、改擴建鄭里馬小學....緩解群眾子女入學難。”這是2018年衡水的民心工程中有關優化教育資源布局方面的實施目標。去年市區的新華小學、裕華路小學也投入使用了,使得在小學附近的居民有學上,緩解了一部分孩子入學難的問題。鄭里馬小學也擴建完成,改善了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更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魏家屯鎮學校的擴建、冀州區第二幼兒園項目也都圓滿完成,滿足了周邊居民求學的需求,也緩解了部分上學難的一些問題。
1.4 便民市場投入使用
便民市場,便民為先。在市區現在已經很難看到違法占道賣東西的。之前的和平路和新華路之間的自強街段、榕花大街和問津街之間的新華路段馬路上都擺滿了流動攤位,電車通行也要堵一會,汽車根本沒辦法通行。如今,那里幾乎看不到流動攤位,交通便利,代替它的便是便民市場:中心北大街的便民市場、滏陽便民市場、政通街北的菜市場、永安路便民市場等,不僅便于居民購買生活用品、食品等,而且還不影響市容,不影響交通,提升了城市形象。
1.5 “廁所革命”成效顯著
過去一年,市區新建了不少公共廁所,外觀美麗,設施齊全,相隔不遠就有一個公共廁所,緩解了上廁所難的難題,提升了衡水市的城市形象。
1.6 新醫院投入使用
衡水市婦幼保建院于2018年竣工,目前已投入使用,這又是一家專門給婦女兒童看病的專門醫院;衡水市第二中醫院病房樓建設也已完成。兩家醫院投入使用大大緩解了看病難的問題。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南院區、高新區醫院已動工。
1.7 食品安全有保障
目前,90%的大型超市和蔬菜市場建立了食品檢驗室,每天進行抽樣檢查,確保居民的食品安全。
2 改善民生的措施及建議
保障和改善民生,就要以居民是否滿意作為評價民生工程的標準,所以要從解決居民最切身、最關心、最在乎的民生問題著手。雖然2018年衡水市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衡水市仍然要繼續努力進一步提高衡水市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2.1 努力讓貧困居民感受到暖心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低標準。所以要做好扶貧工作,雖然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仍有不少貧困家庭沒有脫貧,我們一定要找準扶貧對象,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當然,還要提高社會救濟的保障標準,發動全民參加社會保障計劃,完善城市和鄉鎮居民的醫療保障制度,使得能享受低保的家庭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漏掉任何一家。
2.2 努力讓居民感受到舒心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市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子女可以受到更高質量的教育,希望社區環境、醫療衛生環境、娛樂場所環境更加美好。這就對民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公立高中應擴大對衡水市本地學生的招收比例;②針對衡水市社區和公共場所的隨意排污要進行整治,尤其是小區周邊的飯店的排污和油煙問題;③開展整頓農村人居環境的行動,使城鄉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時,抬高污染排放標準,對違反環保標準的個人和企業采取信息披露、嚴懲重罰的措施,確保環境治理達標,實現節能減排;④辦好衡水湖馬拉松賽等賽事,向全國展示衡水市的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的榮譽感,讓全民都參與到美好家園的建設中。
2.3 努力讓居民感受到安心
說到安全,大家會想到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交通安全等等,如果我們每天都活在擔驚受怕的環境中,就不用談幸福感了,所以安全對于我們每個市民來說是最近的要求了。我們要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確保居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2.4 努力讓居民感受到誠心
就業也是民生工程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沒有工作就沒有經濟來源,也就無獲得感、幸福感之談。所以各個企業可以多舉辦職業技能培訓,擴寬居民的就業范圍,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衡水學院應該鼓勵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技能大賽,為畢業后就業創業提供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杜俊穎.2018年十二項民生實事溫暖百姓心[N].衡水晚報,2019-1-17
[2] 吉翔.你最關心的8大民生問題,十九大報告都有了新回應[N].人民日報,2017-10-22
[3] 徐雯婕.聚焦"幸福感”,進一步提升民生改善保障力[N].襄陽日報,20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