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昌平 李婧
[摘要]新媒體對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如何適應新媒體時代,如何將信息,尤其是“三農”信息運用于新媒體,從貴州農經網提供的“三農”服務信息入手,淺談“三農”信息在新媒體中的應用。貴州農經網從成立以來就自立于“三農”信息服務,在信息服務過程中經歷了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出現了新的特征,貴州農經網也在不斷探索如何將“三農”信息運用于新媒體。最后得出結論,“三農”信息要運用于新媒體,先要讓信息服務對象更精準,要讓信息內容更有吸引力,要讓信息發揮自身的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三農”信息;特征;結論
[中圖分類號]F323[文獻標識碼]A
手機APP、微信、微博、抖音、小程序等等這些都是新媒體時代的產物,貴州農經網提供的“三農”信息目前已經覆蓋到所有的新媒體了。新媒體有其自身傳播的規律,如何讓“三農”信息應行于新媒體,貴州農經網一直在探索。新媒體上的信息并不是傳統媒體信息的簡單復制,而要適應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特征,要讓“三農”信息應用于新媒體,就要讓信息服務對象更精準,要讓信息內容更有吸引力,要有信息產品思維,讓信息發揮自身的價值。
1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新特征
1.1 時間碎片化
在新媒體時代,時間被完全碎片化利用了,主要體現在零散時間瀏覽信息,如坐公交的時間、上下班時間、睡覺時間,甚至上廁所的時間。據相關分析,微信服務信息在上午07:30~? ? ? ? ? ? ? 9:30,中午12:00~13:00,下午16:30~19:00,晚上20:00~22:00發布,瀏覽量相對高些,而在正常的工作或學習時間,瀏覽量相對低一些。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紙、網站,受新媒體的沖擊,用戶越來越少,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傳統媒體不適合在碎片時間瀏覽。傳統媒體信息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地點、指定載體上瀏覽。這大大限制了用戶的選擇。新媒體時代,信息無孔不入,用戶的任何空閑時間都可以瀏覽。
1.2 小屏時代來臨
新媒體伴隨的是小屏時代,用戶無論走到哪里,只要有一部手機,就能查看到自己想看的信息。有一本書叫《一部手機打遍天下》,專門講述了手機的巨大作用,如果你發布的信息不能通過手機方便地查看到,那你發布的信息就幾乎沒人看了,更別說讓信息發揮作用了。手機代表的就是小屏時代,小屏是相對于大屏,電視屏幕、電腦屏幕而言的。是不是只要把大屏信息原封不動地搬到小屏上,就能正常過渡到小屏時代了呢?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用戶的時間都被碎片化了,如果將大屏信息簡單復制到小屏上,其實這是換了形式,沒有改變內容,同樣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所謂新媒體,不只是載體的改變,形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內容的改變,內容再也不能像傳統媒體那樣長篇大論,用戶沒有富余的時間去瀏覽,新媒體上的信息必須短小精悍,只要“五臟俱全”就能傳播了。
1.3 信息成爆發式增長
傳統媒體上,信息往往是單方面提供,用戶也只能單方面接收。傳統媒體上的信息一般都經過嚴格審核,重重把關,才傳播出來。用戶也只能被動接收,沒有選擇權利,更談不上互動。傳統媒體的信息增長較慢,主要是新聞或編輯等專門機構在提供。在新媒體時代,用戶既是信息的瀏覽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用戶的選擇權完全被釋放出來了。因而信息增長呈爆發式增長,信息不再是專門機構傳播的專利,只要懂得使用新媒體的人都能提供信息了。新媒體信息的傳播也比傳統媒體傳播速度更快了,特別是在大數據時代,用戶的一舉一動都能查看到。傳統媒體的信息主要是單向傳播,而新媒體信息是雙向互動傳播,單從傳播方式看,信息增長就比傳統媒體快得多。
1.4 用戶至上
用戶其實就是信息服務的對象,一定程度上說,用戶的多少決定你信息傳播的范圍,而要讓用戶不斷地增長,就必須給用戶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在新媒體時代,并不是用新媒體傳播信息了,信息就會收到預期的效果,新媒體的信息如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服務對象弄錯了,或發布沒有價值的信息,就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用戶數自然就會越來越少。用新媒體傳播的信息,一定要以用戶為中心,用戶對信息的期待,就是信息傳播的目標。
2 可用于新媒體的“三農”信息
“三農”信息是信息的一種,貴州省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是一個專門提供“三農”信息的服務機構,提供的“三農”信息以傳統媒體貴州農經網網站為主,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網站再也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目前該中心運用的新媒體主要有:貴州農經網微博、農經查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萬村千鄉微信公眾號、貴州農經網抖音等,這些新媒體的運用,極大地豐富了“三農”信息服務形式,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貴州農經網網站提供的“三農”信息主要有農產品供求信息、農產品價格信息、農業氣象信息、“三農”資訊信息、農業實用技術信息、鄉村旅游信息等。只要是網站能提供的信息都可用于新媒體,但要為用戶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可選擇其中的農產品供求信息、農產品價格信息、農業氣象信息。
3 如何讓“三農”信息的傳播適應新媒體時代
3.1 運用新媒體提高信息服務質量
在新媒體時代,一是要將“三農”信息廣泛應用到各種新媒體上,并根據新媒體信息編輯的特征編輯信息。如一部短視頻,必須在前10秒就能吸引用戶,而不能像傳統視頻節目那樣,單是片頭就不止10秒了。為讓用戶在碎片時間就看到最想看的內容,視頻必須精簡。二是要將“三農”信息中質量高的信息運用于新媒體。貴州農經網網站提供的“三農”信息是非常豐富的,如果全部用于新媒體,這不符合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特征,也沒有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而只能選擇其中的優質信息用于新媒體,如農產品供求信息中比較特殊的農產品,農產品價格信息中用戶最關心的農產品價格。三是編輯的新媒體信息要有信息產品思維。信息產品思維就是提高信息的轉化率。如在新媒體上發了1條農產品采摘信息,要為用戶提供方便購買的途徑,通過用戶購買力的提高來體現信息產品的價值。
3.2 讓用戶成為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
目前,貴州農經網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固定的信息采集員,雖然數據量很大,但是仍不能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要求。為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新媒體為我們提供了實現渠道。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是雙向互動的,用戶不再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用戶也能成為信息的提供者。如,過去貴州農經網的農產品價格和供求數據只能通過網站上傳,而現在通過農經查微信公眾號就能實現,同時用戶不再是固定的信息采集員,只要是關注微信公眾號的用戶都能采集農產品供求和價格數據了,同時關注微信公眾號的用戶也能查看自己和別人上傳的數據,實現了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的統一。
3.3 擴大信息的服務范圍
廣泛運用新媒體,這本身就擴大了信息服務范圍,但這還不夠。近年來,貴州省農村綜合經濟信息中心將農產品供求與價格信息運用于廣播播出,得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廣播本是一種傳統媒體,但將廣播信息運用到新媒體中,又促進了新媒體信息的運用。新媒體并不完全排斥傳統媒體,相反,合理利用還會相互促進。擴大了“三農”信息服務范圍,也就更加適應了新媒體時代。
4“三農”信息運用于新媒體的方法
4.1 讓“三農”信息服務對象更精準
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紙、網站,其服務對象無法精準,而在新媒體時代,用戶更加精準,而且精準用戶與游客之間是在不斷轉化的,這主要取決于信息服務內容。要讓“三農”信息運用于新媒體,很重要的一點就要通過提供的信息服務內容,培養更多的精準用戶。讓培養的精準用戶傳播“三農”信息,形成互動,達到良性循環的目的。沒有一定的精準用戶群,信息傳播的范圍是受限的,就更談不上很好地運用新媒體了。
4.2 讓“三農”信息內容更有吸引力
貴州農經網傳統網站提供的信息雖然量大豐富,但不能全部用于新媒體,用于新媒體的信息只能是精選優質信息,從一定意義上說,內容決定了你的用戶。在瞬息萬變、信息爆發式增長的新媒體時代,沒有足夠有吸引力的內容,就沒有很好地用好新媒體了。
4.3 讓“三農”信息發揮自身的價值
用在新媒體上信息,瀏覽量和用戶數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新媒體信息的價值,但要讓信息真正體現價值,還要有產品思維。貴州某村駐村第一書記利用快手新媒體打造出網紅“七仙女”,收獲了17萬粉絲,促進該村土特產品銷售,實現了全村整體脫貧。這一事例表面上看,是用了新媒體,信息發揮了價值。但實質上,新媒體只是傳播工具,要用好新媒體,就必須發布有價值的信息。沒有價值的信息,再好的新媒體傳播平臺,也發揮不了作用,也沒有很好地利用新媒體。
5 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相比,信息傳播特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貴州農經網網站作為傳統媒體,提供的是“三農”服務信息,需要用好新媒體。貴州農經網網站用于新媒體的信息主要有精選的農產品供求信息、價格信息和農氣信息。運用新媒體提高信息服務質量;讓用戶成為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擴大信息的服務范圍,可讓“三農”信息的傳播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讓“三農”信息服務對象更精準;讓“三農”信息內容更有吸引力;讓“三農”信息發揮自身價格,才能更好地應用新媒體。
[參考文獻]
[1] 劉智力.廣播電視對農宣傳的價值呈現[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5(7):1.
[2] 薛聰明.關于中國農業新聞傳播有效途徑探討[J].新聞知識,2014(8):118-119.
[3] 左志新.傳統媒體突圍之路:融合跨界求發展[J].傳媒,201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