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


【摘?要】 目的:探討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對直腸癌的近期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腹腔鏡手術)及對照組(開腹手術),每組34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開腹手術,對比兩組患者的圍術期指標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及清掃淋巴結數目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排氣時間、留置尿管時間、進食流質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切口總長度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8%,對照組為17.6%,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腹腔鏡手術可縮短直腸癌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 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直腸癌;圍術期;并發癥
文章編號:WHR2019104022
直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消化道腫瘤,發病部位位于直腸,且直腸部位發病率高于盲腸、乙狀結腸、升降結腸等,因腫瘤對化療不敏感,因此多采用手術進行治療[1]。以往臨床中多采用開腹手術進行治療,但其恢復慢、創傷大、并發癥多,導致手術適應證范圍較窄,但其具有淋巴結清掃徹底,切除治療完善等優點;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直腸癌手術中也有了一定應用,其具有術后并發癥少、創口小、腸功能恢復快等優點,但臨床上對其復發率及癌細胞轉移率的發生存在爭議[2]。本文分析了兩種手術方法對直腸癌的近期療效,以為直腸癌的治療選擇合適的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直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經病理診斷確診,且影像學資料發現未侵犯鄰近臟器,腫瘤無遠處轉移,腫瘤直徑均<6cm;排除圍術期死亡患者,術后復發無法根治者、臨床資料不完整者,患者存在既往腹部手術史者,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68例患者中男42例,女26例,年齡為27~78歲,平均年齡為(56.1±9.8)歲。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腹腔鏡手術)及對照組(開腹手術),每組3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氣管插管全麻,觀察組患者取截石位,在臍環的上緣做一切口,之后建立氣腹,維持氣腹壓力在12~15mmHg,將腹腔鏡置入,在左髂嵴、右髂嵴水平腹直肌的外緣將操作器械置入,之后按照全直腸系膜切除的原則進行切除,將腸系膜下動脈用超聲刀從中央入路離斷,再從胰腺下緣將腸系膜下靜脈離斷,并于腹腔鏡的直視引導下分離直腸系膜臟層與壁層,并將直腸游離后,對直腸遠端預切緣進行劃定,其距腫瘤最少5cm,之后將肛門腸道用滅菌的蒸餾水進行清洗,再用腔內線型切割器沿直腸預切緣進行離斷,之后將髂嵴穿刺孔切口進行擴大,置入保護套,在近端直腸距腫瘤8cm處將腸管離斷,經套內取出腫瘤,再經穿刺孔將吻合器置入,連接遠端腸管后將荷包收緊,之后環納并進行縫合,再重建氣腹,經肛門置入吻合器,對合釘座完成低位結腸-腸管吻合,之后進行引流。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手術進行治療,具體步驟見文獻[3]。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圍術期指標,包括手術時間、排氣時間、留置尿管時間、進食流質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清掃淋巴結數目及切口總長度;2)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軟件,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s)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圍術期指標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及清掃淋巴結數目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排氣時間、留置尿管時間、進食流質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切口總長度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8%,對照組為17.6%,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直腸癌患者的生存率不斷提高,通過腹腔鏡在術中的放大作用,可使術者有良好的視野,具有出血少、創傷小、切口美觀的優點,其安全性、可行性已在臨床上得到充分證實,但是否可與開腹手術達到相同效果的研究較少[4],因此本文分析了兩種手術方法對直腸癌患者的近期療效。
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及清掃淋巴結數目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排氣時間、留置尿管時間、進食流質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及切口總長度明顯較對照組低,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主要是由于腹腔鏡的結構末端為鏡頭,可獲得清晰的手術視野,術者可通過調整手柄方向,在腹腔狹小的腔隙內進行準確操作,且隨著超聲刀、吻合器等儀器的不斷發展,更加促進了手術的準確性,從而降低了對患者周圍組織的損傷,最大限度地減少自主神經及血管損傷,減少術后性功能障礙及尿潴留的發生,因此其對患者的創傷更小,有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5]。本研究腹腔鏡組的手術時間較開腹組長,可能與腹腔鏡手術操作難度大有關,隨著術者手術操作程度的不斷提高,可縮短手術時間。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手術可縮短直腸癌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王國森,周建平,盛偉偉,等.手輔助腹腔鏡、腹腔鏡輔助和開腹結直腸癌手術近期療效的比較[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7,46(02):126-130.
[2] 王定倫.腹腔鏡直腸癌手術與傳統開腹直腸癌手術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18):73-75.
[3] 王益.腹腔鏡直腸癌手術與傳統開腹直腸癌手術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系統醫學,2017,02(19):117-119.
[4] 趙志惠.直腸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腹腔鏡與開腹手術近期療效的比較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02):19-20.
[5] 王良斌,蔡平.對比腹腔鏡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治療直腸癌的遠、近期療效及對機體炎癥反應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18,23(0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