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桐
摘 要:自由主義是一種社會思潮,在西方社會,自由主義可以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有相似之處,可以說是一種繼承,但是在某些方面,又與古典自由主義是完全不同的。新自由主義在20世紀80年代從西方傳入了中國,經過了多年演變,如今已不僅是停留在口頭或書面上的理論,而是漸漸成為了一些人頭腦中根深蒂固的觀念。
關鍵詞:自由;自由主義;古典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
在近現代的西方社會的思想史中,自由主義處在一個十分顯赫的地位,它貫穿于西方社會近現代政治思想文化發展的整個過程。因此,某些西方學者認為,自由主義是西方現代唯一的一種意識形態。
一、對自由和自由主義的界定
(一)對自由的界定
1.辭書中的定義
《牛津法律大辭典》中,對自由的定義如下:“一切學術研究或教學機構的學者和教師們,在他們研究的領域內有尋求真理并將其曉之于他人的自由,而無論這可能會給當局、教會或該機構的上級帶來多么大的不快,都不必為迎合政府、宗教或其他正統觀念而修改研究結果或觀點。”[1]
2.自由的英文釋義
在英語中,表示自由的單詞主要有兩個,liberty和freedom,這兩個單詞大多時候是可以通用的。不過,也有的人認為,freedom相對來說更加抽象,偏向政治的領域;而liberty,相對更具體些,偏向法律的領域。
海耶克也指出,freedom和liberty經常會被人拿來濫用,以致于人們平時在使用這些字匯時,也會非常迷茫。但在政治學領域的自由主義系統中,英國的思想家以賽亞·伯林將自由的概念劃分為了兩種,即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現在已經成為了自由主義理念的經典架構[2]。
3.國內自由主義先驅嚴復對自由下的定義
嚴復是國內自由主義的先驅,他認為,人是生來就擁有自由的,因此,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做他想要做的任何事情,沒有任何人能妨礙或限制他做事情的自由。但是,這個自由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不能妨礙到其他人的自由。因此說,自由是每個人都有的,這是絕對的。但是在有交集的時候,又是互相限制的,這就成了相對的[3]。
(二)對自由主義的界定
1.自由和自由主義的區分
要求自由是人們的一種基本愿望,它推動著所有新的自由和舊的自由的發展進程。但是,這不是說,這個基本愿望就是生而存在的;而是說,這是一種文化方面的要求。同時,人們也不能夠認為,這種基本的要求就必定會產生出一些自由主義的方案或者國家。自由這一基本的愿望找到的第一個出口,是古希臘所講的民眾自由。在羅馬,它則表現為是一種放任,無政府狀態是它最為突出的特征:而且,從libertas這個英文單詞中派生出自由主義,這個過程大概用了兩千多年。因此,如果說這個自由主義的起源是自然產生的,那么這兩千多年的時間差,也太讓人不明了了[4]。
2.對自由主義的界定
自由主義最初是在經濟領域內產生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了資產階級的古典自由主義,它的內核是自由放任,強調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自發調節作用以及資源調配作用,反對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在“華盛頓共識”形成之后,自由主義已成為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利益所服務的一種思想體系。這種轉變,加快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把發展中國家和非資本主義國家以及其他一些欠發達的國家納入資本主義的壟斷體系的進程,從而進一步的攝取全球利潤。明確自由主義的概念,有利于人們更加深入的認識自由主義思潮在我國的傳播和它產生的影響。并且,在剖析自由主義思潮實質,引導大學生在接觸了解自由主義思潮觀點時,以辯證和批判的角度去分析,自覺提高警惕,明確堅固的思想防線,謹防被自由主義所侵蝕。
二、自由主義的形成與基本主張
在西方,自由主義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社會思潮,學界通常會把自由主義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也就是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古典自由主義,也叫傳統自由主義,它指的是近代自由主義,開始于17世紀,于19世紀末結束。新自由主義則是指當代自由主義,開始于19世紀末,一直延續到現在。
(一)古典自由主義的形成與基本主張
1.古典自由主義的形成
被馬克思稱為是自由主義始祖的英國哲學家洛克,是自由主義思想理論的創始人,他開創了自由主義理論的先河,被世界公認為是古典自由主義思想理論的創立者。在英國的洛克參加了17世紀爆發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在參加革命的過程中,洛克逐漸建立了他的自由主義理論。自由主義的圣經,說的正是他的作品《政府論》,這部作品極力反對君權神授的思想觀念,也反對封建專制制度[5]。
2.古典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
古典自由主義有不同的派別,基本主張的通常可以被劃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放任主義理論,以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為代表。亞當·斯密是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主張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強調經濟的自由和競爭的自由,反對國家干預,提倡國家實行放任主義,反對國家以任何方式干涉社會生活以及經濟生活,提倡賦予社會中的個人以更多的自由。第二種是功利主義理論,以英國哲學家杰里米·邊沁為代表,他是一位功利主義的哲學家,在他看來,國家存在的用處,就是為了更好地為最大多數人提供最大成都的幸福,他主張充分完全的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第三種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理論,以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為代表,它主張適者生存、自由競爭。在競爭過程中,失敗的一方則沒有權利得到國家和政府的幫助。
(二)新自由主義的形成與基本主張
1.新自由主義的形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古典自由主義的狀態慢慢開始萎縮,筆者認為,這正是由于當時壟斷資本主義的興起。經濟大蕭條也加劇了古典自由主義的萎縮的進程。就在這個時候,經濟自由主義者提出了一個更加純粹的自由主義思想理論,即新自由主義。
2.新自由主義的基本主張
新自由主義的主張是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場化。下面簡單解釋一下這三化。首先,私有化,就是主張一切財產屬于個人所有,而非屬于國家所有,在國企中,也要實行比較全面的私有化,社會公共服務亦是如此;其次,自由化,提倡貿易過程中的自由,主張放松國家對金融的限制,在金融領域實行更加全面的開放政策;最后,市場化,極力反對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主張實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在國家經濟中的自發調節的作用。
三、新自由主義對古典自由主義的繼承和發展
古典自由主義是新自由主義的前章,新自由主義可以說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的一種繼承。它們有種相似的主張和觀點,但是在某些方面又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說,新自由主義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的一種繼承和發展,它修正了古典自由主義理論中與西方國家發展資本主義相違背的一些內容。
古典自由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核心都是主張賦予個人以自由,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古典自由主義對于國家干預很敏感,他們極力反對政府干預,主張政府為個人提供更大更多的自由。新自由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則存在著一些差異,例如,新自由主義不會反對國家及政府的干預,它真正反對的其實是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干預。古典自由主義是要推翻現有的制度,確立資本主義這樣一種新的社會制度,所以它比新自由主義更加的激進。新自由主義是本身就在資本主義框架內的,不需要推翻現有制度,因此相對更保守一些。古典自由主義中,包括平等這種思想觀念,而新自由主義是以壟斷資本利益為中心的。
參考文獻:
[1]謝海定.學術自由的法理闡釋[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16:29-30.
[2]陳三井.四分溪畔論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18.
[3]馬立誠.最近四十年中國社會思潮[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135.
[4]薩托利.民主新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577.
[5]孫力,高民政.當代西方政治思潮評介[M].西安:西安出版社,20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