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維花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應充分調動少先隊員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在活動中,少先隊干部應當勇于承擔責任,通過實踐發現自身問題,并進行改正。同時教師要為少先隊員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使其在活動中充分發揮自主性與積極性。
關鍵詞:少先隊干部;自主意識;培養措施
少先隊干部是教師的得力助手,其能夠使教師在班級日常管理中減少工作量。傳統培養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應當在工作中重視對少先隊干部積極性的調動,培養其在學習及工作中的自主意識,使少先隊干部能夠不斷完善自己,進而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在競爭中樹立民主意識
1.培養隊員自主意識,熱愛班集體
表現優秀的隊員即是擔任少先隊干部的首選人員,因此,隊干部也是少先隊員的一部分,在其工作與學習中應當將“少先隊”等同于自身的榮譽稱號,將其視為自身的榮譽與信仰。教師在隊會召開前邀請隊員討論與交流,了解他們心中的隊干部是什么形象,進而選擇符合大家心理預期的人選。鼓勵隊員在隊會中各抒己見,將自身的看法進行充分表達。例如,有的隊員認為學習成績是隊干部的首要條件;有的隊員認為隊干部應當像教師一樣有威懾力;還有部分隊員認為要愿意幫助大家……教師在大家熱烈的討論中未急于下定論,而是要求隊員們統一意見,并將其進行排序,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少先隊干部的首要標準應是熱愛集體。通過熱烈討論得出只有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才能以公平、公正的態度為集體服務,而也只有具有這樣品質的人才能當選少先隊干部。教師通過活動討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并有效引導其樹立熱愛集體的觀念。
2.明確少先隊干部職責,樹立自主意識
在明確選擇少先隊干部的標準后,教師應當使隊員了解隊干部的選拔是班級集體對其品質及能力的肯定,但也意味著其事事要以少先隊、其他隊員為先,犧牲自己大部分的精力與時間。因此,教師在少先隊干部競選活動中多次向隊員明確其職責,使隊員對隊干部的意義有正確且清晰的認知,進而在日后的少先隊活動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師要求隊員自己準備演講稿,在稿件中要能夠充分展現自身的特點及當選后對少先隊未來的設想與工作計劃。班級中有過半數的學生準備了演講稿,并充分表明愿意以集體為先,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少先隊競選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對少先隊干部的職責進行明確,還能夠提高隊員的自主意識。
3.接受班級集體考察,了解全員評價
隊干部競選應當接受班級其他隊員的提問與考查,使未來的隊干部能夠在問題中對自身職責有較為清楚的認知,通過主動、熱情的服務,爭取少先隊員的認同,并在服務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管理能力,樹立自主意識。在競選后,教師應當及時鼓勵、開導落選隊員,激發隊員們的積極性,為其提供對隊干部日常工作評估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落選隊員的自信,還能夠使競選成功的隊員對自身行為有較為正確的認知,進而調整自身缺點,使隊員的主體意識在全員評價中得到耳濡目染的培養。
二、在工作中培養自主意識
1.明確少先隊工作指導思想,發揮自主意識
穩定且具有指導性意義的制度能夠規范隊干部的行為,使其工作在正確指導方針的監督下有所依據,進而提高其工作積極性。(1)平等性。教師引導隊干部理解少先隊集體的平等性,使擔任少先隊干部的學生理解不論擔任何種職務,其與隊員之間都 是平等的。(2)互相尊重。為其他隊員服務是少先隊干部的基本職責,其在少先隊集體中應當尊重每位隊員,不隨意發號施令。(3)主動性。迎難而上,敢于面對困難。例如,少先隊干部主動幫助班級學習基礎薄弱、自主能力差的學生,通過隊員之間談心、交流的方式,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并熱情邀請這位學生參與少先隊活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帶動其進步。少先中隊指導思想的明確與自主意識的發揮有著較為直接的關系,明確的思想能夠促使隊干部自動、自主的承擔責任,幫助教師及有需要的同學解決實際問題。
2.主動參與少先隊工作,提高內在潛力
在日常工作中教師對隊干部提出要求即是在班級管理中要積極、熱情地為集體服務,并接受全體人員的檢查與監督。例如,少先隊的工作計劃與安排應在每學期初公布,并根據隊員的合理建議對其進行調整。并在會議中提出關于各項活動組織的決議,使隊員的自主意識得到調動。各項比賽的組織能夠引導隊員積極參與,并加強隊內每位成員的聯系,通過專題活動鍛煉隊干部及隊員的能力,使其內在潛力得到激發與提高。
少先隊干部自主意識的培養應當在日常工作與階段性活動組織中,通過全體隊員之間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使隊干部的自主意識與能力得到強化與發展。少先隊干部自主意識的發揮能夠激發其內在潛力,因此,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干部團隊,確保少先隊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郭宏.新課程背景下課堂管理釣變革[J].教書育人,2011(14).
[2]夏景華.對少先隊工作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思考與探索[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08(8).
[3]周超英,陳秋玲.促進少先隊輔導員職業發展新思考[J].輔導員,2010(28).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