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梁山腳下有一個美麗的鄉村——栗家莊,這里景色優美,民風淳樸。2016年以來,栗家莊中心學校充分挖掘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開發屬于我們自己的美麗鄉村課程。通過這樣的課程,喚醒和激發農村孩子作為農村人的獨特實力和自信。配合國家“美麗鄉村”建設計劃的實施,建設“美麗鄉村課程”,以培養陽光、快樂、好學、具有鄉村品質的兒童為目標,積極建構“崇尚自然”的特色課程。我們鄉村學校有獨特的資源優勢,關鍵要做到因地制宜。
新春伊始,栗家莊村村口桃花、梨花、油菜花競相開放,大人小孩,農村的城市的,絡繹不絕,紛紛來此賞花、拍照、采風,慕名而來,盡心而去。這里是人們踏青首選的佳景。我會帶學生來這里踏青,賞花,放風箏。“老師,我發現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模一樣的。”“老師,我發現了桃花的花托、花萼,還有花蕊。”“老師,我觀察到柳枝上有像毛毛蟲一樣的東西,過幾天是不是就會變成柳絮?”“老師快看,梨花兒各自有各自的特點,有的開得正艷,有的是半開的,還有的是花骨朵兒呢,蜜蜂和蝴蝶正在為他們采蜜呢。”“我們小組還發現樹木的葉子有的是長條兒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像手掌,有的像扇子,好多好多種形狀。”一聲聲嘹亮的童音,一張張天真的笑臉,一雙雙智慧的眼睛,向我們講述著他們的發現。養蠶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今年春天,我和學生一起采桑葉,一起觀察蠶從卵到幼蟲、蛹、蛾的變化過程。事實證明,一次的親身體驗勝過無數次的說教。
夏天,天氣變幻莫測。這個時候最適合帶學生欣賞云朵,感受風雨,觀察昆蟲。站在操場上,仰望天空,學生看到了云朵,千姿百態,變化多端。男生會大聲地告訴我,白云像坦克,像裝甲車,還像怪獸等。而女生會在我耳朵邊悄悄地告訴我,云朵像凱蒂貓,像芭比娃娃,有的還像棕熊。他們臉上都洋溢著無窮的快樂,而在腦海中卻一次次地思索著白云到底更像什么。雨中,孩子們打著雨傘,穿著雨靴在跳水坑。每一滴濺起的雨珠,都記載了孩子們快樂的童年。而雨天也是孩子們觀察蝸牛最好的時機,孩子們近距離觀察到蝸牛細長的觸角,柔軟的身體,僵硬的螺旋外殼,還有爬過后留下的黏液。孩子們還會驚喜地告訴你:其實蝸牛爬得一點都不慢!這些活動都賦予了他們好奇心和勇氣,培養了他們探索自然的精神。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果園里瓜果飄香。栗家莊的梨、柿子、蘋果可謂遠近聞名,家喻戶曉。我和孩子們提著籃子來到果園采摘,感受豐收帶來的喜悅。田野里,一陣隆隆的機器聲過后,一個個紅薯就蹦出了地面,我們把紅薯輕輕撿起,小心翼翼地放進紙箱。孩子們個個干得熱火朝天,感受勞動帶來的光榮。金秋十月,栗家莊廣場上菊花五彩繽紛,金黃的銀杏葉,火紅的楓葉,蒼翠的冬青,是全村最靚麗的風景線。孩子們一邊欣賞一邊采集標本,再做成各種各樣的樹葉貼畫。農家小院里,爬山虎郁郁蔥蔥。我們學習了《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我便帶領孩子們走進農家小院一起去尋找爬山虎的腳到底長在哪里?什么樣子的?又是怎樣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回到教室,把黑板當作一面墻,進行了繪畫演示,非常的直觀。石盤山的植物園也是我們栗家莊小學的實踐活動基地。我們聘請山西省著名的植物學專家為我們作指導,每個班級選出兩名解說員經過培訓學習,將在節假日到景區為游客作講解。在這里,孩子們充分接觸大自然,不僅鍛煉了健壯的體質,也能體驗集體生活,胸懷、視野、格局會很寬廣。
冬天,漫天飛雪,是大自然賜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我認為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有和朋友或家人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的經歷。在堆雪人的過程中,孩子們滾兩個大大的雪球,一個當頭,一個當身體。隨手撿起的樹枝,石頭,當雪人的手和眼睛,讓雪人兒變得有血有肉,靈動起來。有的孩子索性脫下自己的帽子,解下自己的圍巾,讓雪人變得暖和起來。打雪仗時,孩子們在雪地上盡情地奔跑,你拋一球,我投一下,滿載笑容的臉頰和歡聲笑語,在一片雪白的世界中蕩漾。在這樣的大自然環境中,孩子們自由地探索、游戲、活動,施展靈氣,追逐天性,快樂成長。
我校在今后的課程中,還會逐漸挖掘當地的人力資源優勢,進行民間傳承文化課程的研究與開發;聘請當地的農業技術人員進行指導,開設農作物種植課程等。自然教育或許在短期內看不見效果,但只要堅持下去,希望的種子就會在學生心里發芽。
作者簡介:郭瑞紅,女,本科,研究方向:自然教育;就職于山西省汾陽市栗家莊中心小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