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宏
摘 要:校園文化的建設作為農村學校發(fā)展和進步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全面教育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校園文化對學生發(fā)展和影響的影響力不可低估。無論是農村校園,還是城市校園、校園文化的建設同樣重要,但農村校園存在基礎設施薄弱、學生宿舍相對簡陋等問題。因此,農村學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從校園面貌、教育設施等方面加強農村校園的精神、物質和文化建設。
關鍵詞:農村;校園文化;特色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教師對校園文化理解的加深,發(fā)達地區(qū)的許多學校都非常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并將其視為確保學校長期發(fā)展的關鍵。但大部分的欠發(fā)達地區(qū),特別是農村地區(qū)的部分學校,對于建設校園文化重要性的理解還不夠透徹、認識還比較模糊,校園文化建設仍停留于起步階段,這種現象不利于提高學校整體水平。
一、農村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校園文化能夠體現一個學校的整體風氣和教學水平。不僅要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外在,而且內部的核心文化建設也很重要。校園文化的意義主要是為了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和質量。校園文化通常是指精神、行為、制度和物質文化等。這些文化內容無一不是每個學校都必須積極建設的校園文化的關鍵。每個學校都應將建設校園文化提上日程,建構專屬于學校本身的校園文化。
二、農村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就現實情況而言,條件相對較差的農村學校面臨著來自城市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擠壓。在這種情況下,鄉(xiāng)村學校對自身校園文化的發(fā)展不夠重視,并且因急于發(fā)展教學質量而忽略了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綜合來看,當前的農村校園文化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校園文化內容陳舊
部分農村學校已經將校園文化的建設提上日程,但限于校園文化的內容不夠創(chuàng)新,而起不到相應的效果。例如,某農村學校所張貼的標語:“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雖然看似不無道理,但問題就在于這類的標語在所有的校園中都張貼了數十年。一部分的學校已經換上了更為學生著想的人性化標語,如“一花一木一世界”等。但這一部分農村學校依舊在沿用陳舊的校園文化內容,這嚴重地阻礙了校園文化的發(fā)展和變革,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學校的綜合發(fā)展。
2.重視度不夠
眾多農村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過程中,都存在時斷時續(xù)的問題,這充分表明農村學校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度不夠高。在剛開學時,這些學校會進行為數不多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有時上級教育部門要進行視察時,這些學校也會進行一段時間的校園文化建設,但在此之后就會放下此事。尤其是在期中期末考試前后,大部分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都會被勒令停止。
3.建設形勢單一
農村學校建設校園文化的措施包括黑板報、召開國旗下教師講話等,并且活動內容常年保持不變。簡而言之,這種形式是相對單調的,不能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也不能提供給教師和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三、打造富有特色的農村校園文化的措施
1.強調課外文化活動
農村學校要發(fā)揮校園文化的德育功能,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1)進行中國古典文化閱讀活動
許多中國經典著作不僅語句優(yōu)美,而且具有很好的德育功能。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在上課前10分鐘背誦諸如《三字經》《弟子規(guī)》之類的古典文化典籍。
(2)開始重視音樂、美術和體育課
農村學校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重視音體美課程的聯動作用,并鼓勵學生在這些課程上發(fā)揮和表現自己。學校還應組織各種興趣團體,班級或社團,例如文學俱樂部、體育和團隊、籃球隊、合唱團、舞蹈班、計算機培訓班等,以幫助學生提高知識,技能和專業(yè)知識。在重視音體美課程的基礎上,學校應注意主要課程和文化活動的結合,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質量的提高。
2.建立和增強學校歷史文化的影響力
每所學校都有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的歷史,并且都有自己的良好或社會認可的成果,這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學影響。教師應將學校建立的過程,過去的活動記錄,獲得的獎項分類展示出來。學校的歷史文化是一項隱性的文化財富,農村學校應重視發(fā)掘校史文化,這將有助于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學校在各大學校之間的競爭力,并促進校園文化的發(fā)展。
3.加強環(huán)境建設
美是每個人的天性,小學生也不例外。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有助于塑造學生的思想,改善學生的青春期行為并激發(fā)學生對美好事物美好的想象力。因此,建設校園文化要加強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增加綠化面積,張貼幽默且具有教育意義的標語等,這些都能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教室的環(huán)境也需要加強建設。在教室設立一些學生作品的裝飾也是建設校園文化的一種方式。“佳作緣”“成長足跡”等展示臺擺放著學生的作業(yè)和作品,這為每個班級營造了積極的學習氛圍。
4.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建設
許多農村學生的父母不得不上班謀生,但學生卻別無選擇,只能與祖父母同住或獨自生活,這會讓他們感到孤獨感。因此,學校需要進行良好的心理咨詢,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簡而言之,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向前發(fā)展的重要保證,而建設農村校園文化要通過對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的關注來實現。教室中健康的教學氛圍、教師高尚的師德和學生積極的學習氣氛都能夠塑造一個學校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陳紅英.打造校園文化特色 以文化人[J].江西教育,2019(16):32-33.
[2]萬鵬.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足球教學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方法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19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