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內容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素質教育提倡課堂教學注重發展學生自主能力的要求下,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已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將自主探究模式應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發展自主閱讀能力,既符合教學背景的要求,又能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閱讀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出發,通過分析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對教師提出了以下幾點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自主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自主探究是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師結合教學目標為學生布置一定的任務,學生在教師適度的引導下展開自主探究,實現從發現問題、提出質疑、表達交流到解決問題的一系列過程。與傳統課堂講授的教學模式相比,自主探究能夠調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尊重其學習的主體地位。初中是學生發展能力、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教師要發揮自身教學引導者身份的作用,挖掘學生個性特點與內在潛力,合理實施自主探究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一、 及時轉變教學態度,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動者是自主探究教學模式順利展開的前提,也是素質教育改革下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具體表現。在以往教學模式下,教師作為學生閱讀學習的引導者,往往被夸大了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占據著課堂主動權,使學生處于機械、被動的狀態,限制了其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建立閱讀興趣。因此,在新的教學理念提倡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背景下,教師要想有效推進自主探究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首先要學會轉變教學態度。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保持自身先進的教學視野,將一切為了學生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教學設計圍繞調動學生主動性展開,為其提供寬裕的時間,促進自主探究高效展開。
例如在閱讀導學過程中,教師不要開門見山地將閱讀目標與文本思想告訴學生,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一步步深入探究,比如“作者是通過什么意象來傳遞情感的”“文章是如何劃分層次結構的”等問題,使學生通過文章細節來把握中心思想。其次還要注意與情境的結合,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下進行思維運轉,以此加深閱讀感悟,促進自主探究有效進行。
二、 注意結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再現閱讀情景、引發學生情感共鳴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吸引其注意力的有效手段。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通過一系列課后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研究文本,采用語言講授法進行詳細解讀,往往忽視了相關情境的創設,從而使得文本解讀建立在單一的文字敘述上,不利于學生實現情感的有效導入,從而降低閱讀有效性。在教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當今時代,多媒體技術為課堂創設情境提供了多種有效手段,比如圖象導入、動畫播放、音樂渲染、文字處理等,豐富了教師授課形式,使文本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教學輔助工具的合理應用,將文本內容靈活加工,使之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情境,以此作為閱讀教學導入,既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又能引導學生實現情感對文本的有效導入,加深主題思想認識。
例如在學習課文《濟南的冬天》時,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春天萬物生長與冬天萬物蕭條的圖片作對比,使學生對冬天建立“寒冷、蕭殺”的印象,隨后,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濟南冬天雪后的美景與日光下的溫暖,突出其“溫晴”的特點,以此和學生頭腦中傳統的觀念形成對比,產生強烈反差,激發其深入閱讀探究的興趣。其次,在進行文本深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繼續通過多媒體分別展示“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空靈水晶圖”,使學生在這三幅圖片的引導下劃分文章層次,從而分層詳細研究,在感受濟南冬天溫暖景象的同時加深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實現情感的有效代入。
三、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豐富學生閱讀思維
小組合作是自主探究模式的一種有效形式,它是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在教師布置的任務引導下,學生進行自主交流、深入探究的過程。與以往教師單一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狀況相比,小組合作探究更能體現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激發其學習的主體意識,從而引發自主探究的動力。另外,小組合作有利于集思廣益,閱讀本就是一件仁者見仁的思想碰撞過程,學生通過小組交流閱讀感想,有利于拓寬自己的閱讀視野,在聽取其他組員意見的同時豐富自身的閱讀思維,從而改正自身所存在的思維缺陷,進一步鞏固并提升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自主探究閱讀教學時,可以適當展開小組合作探究,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使其在具有開放性的環境下自主交流、大膽想象,在表達與傾聽中一步步發展自身閱讀思維,提高閱讀有效性。
例如在閱讀課文《背影》時,教師可以將以下問題作為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任務,比如:“文章為何以背影為標題?總共寫到了幾次父親的背影?而感觸最深、最為點題的又是哪一次?”以上都是具有思維開放性且反應文章主題思想的問題,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完善自身思維的遺漏,綜合組內成員意見來探討出最終的問題答案。其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有情感的誦讀,通過組內成員互相點評來合理把握文章情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四、 結語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自主探究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課堂學習往往局限于知識的接受,能力的發展受到一定忽視,而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學生做課堂學習的主動者,因此,自主探究在教學中的應用是必然趨勢。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要注意自主探究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使之建立在學生的認知基礎與發展規律上,同時結合先進教學技術,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從而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自主探究順利展開。
參考文獻:
[1]顧亞中.初中語文自主探究閱讀教學研究[J].吉林教育,2017(16).
[2]徐靜濤.談初中語文閱讀如何開展自主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8).
作者簡介:林愛華,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