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手段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是改革創新農村基礎教育,促進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效果不佳,基于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整合對策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基礎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農村教育改革的進程,直接關系到國家教育改革的進程。相比較城市地區的教育而言,農村基礎教育在基礎設施建設、師資建設以及教育質量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是導致城鄉教育差距逐步增大的重要因素。在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整合,一方面有利于創新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推動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奠定基礎。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緊密結合當前“班班通”的教育優勢,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改革創新農村小學數學教學。
一、 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教育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手段整合運用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對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教育模式,促進農村基礎教育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互聯網+教育”的發展,為教師教學內容的改革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在當前大數據的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將優質的教學案例、教學視頻等海量教育資源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改變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匱乏,教師依托“課本+教參”教學的現狀,進一步豐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的效果。
其次,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有利于打破傳統數學教學的時空限制,創新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可以說:信息技術手段是“無所不能”的,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優勢,創新課堂教學的形式,刺激學生的感官和視覺,提高數學教學效果。例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巧妙地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直觀地、動態地、立體地展示數學圖形,將數學教學中的兩大元素“數”與“形”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將復雜的知識直觀化和具體化,全面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二、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信息技術手段運用的現狀
雖然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的整合,是促進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然而,在農村地區,受到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導致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效果不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由于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農村地區的小學信息化建設相對薄弱,簡易的“班班通”,難以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同時也難以實現國家教育信息化的目標。
其次,農村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水平低下,很多數學教師不能夠借助PowerPoint軟件制作教學課件,不能夠科學運用PowerPoint的各項現代化功能,同時,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懂得如何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如教學微視頻、flash動畫等,這樣的信息化能力,局限了信息技術輔助數學課堂的各項功能,最終影響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第三,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教育理念落后,對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偏弱,導致教師不能科學高效地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影響了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信息化發展。
三、 信息技術手段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對策
(一) 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是基礎
教師的信息化水平,直接決定著信息技術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效果。針對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信息化發展落后的現狀,筆者認為:唯有不斷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的信息化水平,讓教師能夠靈活有效地整合多媒體教學的各項功能,科學利用互聯網資源,方能實現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信息化發展。首先,教師應當加強自我學習,通過各種自學軟件,學習多媒體課件制作的各項功能,能夠制作優質的教學課件,整合各項功能;其次,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應試化的教育思想,科學整合信息技術創新數學課堂。例如,整合遠程教育資源,拓展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不斷改革創新農村小學數學教育。
(二) 科學運用信息技術,落實數形結合思想
數形結合思想運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是化抽象為具體的有效手段。針對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現狀,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科學整合數學教學“數”與“形”的關系,通過圖形表達復雜的數量關系,提高數學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于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為教師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奠定了基礎。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圓的畫法”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教學的方式,將畫圓的步驟進行科學有效的分解,并配以語音解說,這種直觀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又如,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對于各種立體化的圖形,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動態地、立體地給學生展示各種圖形,這種直觀展示的方式,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關鍵。
(三) 科學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針對當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形式單一的現狀,教師應當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例如,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筆者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課堂開始,筆者進行情境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魔法屋,但在進魔法屋之前,你們得“闖關”,“闖關”成功者方可入內。而闖關的密碼,就是要把魔法屋前的所有圖形都找出來。然后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圖形,學生們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加入“闖關”游戲中,取得了很好的圖形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優化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胡波.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0):55.
[2]馬繼明.農村小學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
作者簡介:何定祥,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大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