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文化千百年來源遠流長,作為四大古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文化在很多地方都做到了古學今用。在現代政治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對其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對高中政治學科的啟示進行論述。
關鍵詞: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科;古學今用
一、 引言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源遠流長,在社會發展及科技經濟等不斷進步的今天,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及持久的可運用性在現代科教育中得到很大程度的運用與延續。
二、 古代思想政治特點
(一) 強調德育高于智育
縱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脈絡,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根本所在,德育在古代社會具有較高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過程中,一直主張以人為本,強調德育高于智育。如在《大學》中就說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所謂的大學之道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思想政治教育之道,而從這幾句話中就可以發現,其核心在于“明明德”。德是其發展的根本,而“明明德”就是要發揚美好的品德,也就是要注重道德教育。之所以會呈現出這種特點,實際上與古代的政治環境存在有一定的關系,在古代由于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有限,老百姓受教育程度實際上是比較低的,統治者在對老百姓進行統治的時候,往往是從思想統治的角度入手,而德育則是思想政治的基礎,這樣也有助于鞏固自身的統治地位。而這種思想政治教育觀念,雖然有助于統治者的統治,但是其也存在有一定的階級性和局限性,而在今天的教育教學中所倡導的德育,則是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繼承和發展,其既注重德育同時也注重智育的發展,這樣則更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強調實踐的作用
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注重身體力行,強調實踐的作用。如古代提出的格物致知,修身、正心等實際上都是對個人政治道德實踐,其注重從實踐中踐行這些思想觀念。在今天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發展,人們不僅注重學生文化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注重文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知識學習尤其如此。所以說,在實踐方面不論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還是今天的德育知識學習,其都是一脈相承的,只是不同時代賦予德育知識方面的內容存在有較大的差異。
(三) 突出愛國主義教育
在古代,自夏朝建立之后,公天下正式演變為家天下。歷史上各個王朝的統治者一直將國家作為自己家族的“天下”。而為了更好地鞏固自己的統治,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時基本上所有的教育內容都是為維護國家統治而誕生的,忠君愛國,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成為古代男子的追求和理想。在這種思想教育之下,誕生了屈原、岳飛以及文天祥等一批批文人志士。在今天的政治學科教學中,也十分注重愛國教育工作的開展,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所提到的愛國主義教育與古代的愛國教育在本質上是不同的,現代教育所倡導的愛國并非是為了向統治者效忠和服務,而是個人發自內心的一種情感。
三、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對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的啟示
(一) 借助古今政治制度差異,幫助學生理解現代政治體系
古代政治制度多為君主集中制與嫡長子繼承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民情民意造成了壓抑性。而《舊唐書》中曾記載: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些話語都體現了統治者應當注重檢討自己。要吸收自古以來的經驗教訓,達到國家管理的有效可持續發展。而高中政治學科中的民主選舉制與古代政治思想的君主集中制和嫡長子繼承制完全相反。在課堂講解中我們可以通過雙方對比使學生對這些知識產生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君主集中制統治下由一人獨攬大權,實行獨裁統治。而現代政治學科中體現國家管理制度為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民主管理制。君主集中制統治下歷代君主由嫡長子繼承制實施,各位官員的任免也大多啟用宗親外戚等人員。而民主集中制下各位任職人員由選舉的方式產生,且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選舉。對比教學是高中政治學科教學過程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且容易形成系統的知識系統。
(二) 加強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基本上所有工作的開展都是圍繞德育的內容來開展的。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加強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思想產生影響,使其不斷地反思自身的言行正確與否。而且,在建設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時候還需要學會將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當今高中政治學科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發掘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積極向上的元素,做好相關工作。
(三) 全方位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只是課堂上的事情,其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可謂是緊密相連的,如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時,就注重其在實踐中的應用。在今天,筆者認為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好高中政治學科教學工作也不能僅僅只是將教學局限于課堂之上,還需要全方位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多個領域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做好高中政治學科教學工作。
總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許多內容在今天依然適用,其對于社會的發展依然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將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高中政治學科教學結合,發掘其中的積極元素,對于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也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宇文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化與科學化芻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5).
[2]張艷紅.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亟需澄清的重要理論問題[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2).
[3]金林南.經驗科學、意義理解與實踐批判——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知識的三重維度[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
作者簡介:嚴玉花,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