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池,張桂英,孟圓圓,魏 亮,李其泰,朱孟孟
(1. 山東奧薩斯安全咨詢評價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400;2.青島科技大學 山東化工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14;3.山東省安全生產技術服務中心, 山東 濟南 250014;4.山東春旭化工設計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14)
在溶劑油儲存過程中,涉及的溶劑油為危險有害物質,儲存過程中若因設備問題及工藝過程操作失誤等原因而失去控制,發生泄漏,可能導致火災、爆炸等重大事故。為了預防和消除事故的發生,降低事故損失,探尋危險因素及事故發生的規律,提出有效措施,防止這些危險有害因素造成事故[1-2]。溶劑油企業儲罐一般采用內浮頂儲罐,罐區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有火災、爆炸、中毒等。
企業所儲存物料具有易燃易爆性,預示著儲存區有發生火災、爆炸的可能性。根據引起火災、爆炸的基本條件,分析儲罐區發生火災、爆炸的各方面的因素。
儲罐泄漏原因主要有:
(1)罐體強度不夠,高液位盛裝時發生破裂;(2)罐體防腐措施不當或未及時防腐處理,罐體銹蝕穿孔;(3)罐體焊接、罐體與管道連接處焊接質量缺陷,承壓能力不足破裂;(4)液位計失效堵塞,過量盛裝后,罐內壓力升高,罐體超壓破裂;過量盛裝后易燃氣體自通氣管口冒出;(5)高溫天氣,降溫不力,大量的易燃物料蒸氣自通氣管擴散,在罐區四周形成爆炸性的氣體混合物;(6)儲罐基礎不均勻沉降,罐體變形破裂;(7)強烈地震造成罐體變形破裂。
(1) 儲罐區有人員點火吸煙;(2) 焊接或維修設備時違章操作動火;(3) 外部明火進入罐區;(4) 儲罐內盛裝物料時,輸液管距離罐底較高,物料重力作用下飛濺自身摩擦產生靜電,靜電積聚產生火花,引起儲罐著火爆炸;(5) 溶劑油泄漏產生靜電;(6) 靜電接地不合格產生靜電火花;(7) 防雷設施不合格,雷電引起儲罐火災、爆炸;(8) 車輛未戴防火罩,啟動時排煙帶出火花;(9) 操作人員未穿防靜電工作服,衣服摩擦產生靜電火花;(10) 罐區內可燃氣體報警儀防爆級別不夠或故障,產生電火花;(11) 防爆區內違章使用手機或其它不防爆的電氣設施。易燃物料泄漏后,遇到點火源即可引起火災、蒸氣云爆炸,蔓延至儲罐可能發生儲罐爆炸。儲罐發生火災時,鄰近儲罐降溫不及時,也可能引起鄰近儲罐著火爆炸。
此外,儲存區防護圍堤封閉不嚴,泄漏后的物料外溢,一旦發生火災不僅擴大火災區域,而且對周邊的土壤、地下水、空氣造成嚴重污染。
卸車設施有裝卸管道、閥門、泵等。卸車設施的主要危險來自于危險物料泄漏后引起火災、爆炸、中毒事故,此外還有轉動設備可能造成的機械傷害。
卸車設施泄漏原因分析:
(1)采用泵進行卸車,經常對管道、閥門進行連接、斷開,若管道、閥門、泵連接處密封不嚴,裝卸物料時發生泄漏;(2)管道、閥門、泵等防腐不良銹蝕穿孔物料泄漏;(3)外力造成管道、閥門損壞泄漏,外力包括人為的、自然的;(4)卸車時卸車和打料泵固定不牢,泵轉動過程產生震動使物料管線破裂或脫落,造成物料泄漏;(5)誤開啟閥門,可造成管道憋壓,嚴重時,可使管道破裂物料泄漏,引起中毒和火災事故。
(1) 卸車時出現點火、吸煙現象;(2)外來人員帶入明火、高熱;(3) 操作不當,用鋼質工具敲打設備、管線,產生撞擊火花;(4)電氣設備不防爆或防爆等級不夠,可產生電氣火花;(5)管道、泵、閥門靜電接地系統不合格,靜電接地儀失效,靜電無法消除,產生靜電火花;(6) 報警儀器防爆級別不夠或損壞產生電火花;(7) 作業人員未穿防靜電工作服,穿帶釘子的鞋;(8)裝卸作業時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9)運輸槽車排氣管未帶防火帽、未熄火卸車;(10) 運輸槽車車況不良,啟動時產生火花;(11)槽車進入裝卸區未提前消除自身靜電,輸料時產生靜電火花。
物料泄漏,遇到點火源即可發生火災,甚至蔓延至儲罐,造成儲罐火災、爆炸。泄漏后揮發在局部范圍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遇到引火源發生閃爆。
物料泄漏后揮發,操作人員未穿戴合格的防護用品,接觸、吸入有毒物料的蒸氣發生中毒事故。
電氣設備主要有卸車和打料泵、消防泵電機、工作照明等。電氣設備的主要危險因素為觸電、防爆區域內電氣設備過熱和產生電火花。
1.5.1 電氣設備造成人員觸電的原因
a.使用有缺陷的電氣設備,意外漏電;b.電氣設備使用過程中絕緣老化失效漏電;c.外力損壞電氣設備絕緣系統;d.操作失誤,誤觸帶電體;e.漏電保護失效;f.露天電氣設備防潮、防雨措施不到位,電氣設備、設施漏電;g.電氣設備過負荷運轉,發熱致使絕緣層失效;h.移動式電氣設備未使用安全電壓。
1.5.2 電氣設備過熱和產生電火花的原因
a.電氣設備缺陷或安裝不當;b.電氣設備的高熱和電火花不僅引起電氣設備自身的火災,而且在爆炸環境內可作為易燃易爆物料的引燃源。因此爆炸區域的電氣設備需要選用合適的防爆型設備并加強維護和操作,防止電火花成為引燃源。
涉及的各物料基本都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操作不當或發生意外事故,操作人員處在泄漏區或進入存在有毒、窒息物質的容器時,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中毒、窒息健康危害甚至人身傷亡事故。
儲存過程中存在大量的電氣設施,因此,操作人員有可能觸電。
(1)電氣設備檢修時未完全斷電,或在維修時由于人員操作失誤易發生觸電事故;(2)帶電設備著火后誤用水來滅火易發生人員的觸電事故;(3)各電機未加裝漏電保護器,易發生觸電事故;(4)儲罐、設備及配電裝置有遭受雷電襲擊的危險,可能導致火災、設備破壞、人員觸電傷害事故。
物料運輸由機動車輛完成,容易引發車輛傷害。廠內運輸易發生的事故有撞車、翻車、軋輾以及在搬運、裝卸中物體的打擊等。
噪聲危害程度與噪聲強度和接觸時間有關。在生產過程中應注意采用低噪聲設備;采取消音、降噪措施;搞好個人的防護及減少接觸噪聲的時間,可以減輕噪聲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