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容
摘要:在新經濟常態之下,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會計管理相互融合,屬于適應市場競爭發展的主要手段。在經濟結構升級并且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的背景之下,經濟驅動的輪換快速提升,企業已經開始面臨著十分復雜的內部市場環境和外部競爭環境,所以應該利用融合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方式,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分析的準確性,對數據分析模式進行優化改革,最大程度上增強管理決策工作的合理性,從根本上減少成本支出量,為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關鍵詞:新常態 企業財務會計 管理會計 融合 發展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屬于會計學課的重要分支,在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財務會計的工作目標就是對已經產生的財務行為進行合理管理,而管理會計則是審核與分析財務行為,綜合性的了解財務以及經營狀況,甚至能夠承擔未來財務和經營的分析責任。在此過程中,正確的開展企業的財務和管理會計之間融合工作,有助于全面提升各方面的經營管理工作水平,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一、新常態背景下企業財務和管理會計的融合重要性
(一)能夠促使會計數據信息準確性的提升
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而企業要想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就應該采用多維度的評價方式分析企業的生存現狀還有未來趨勢,不僅應該提供財務會計方面的數據信息合理判斷,還應將財務還有非財務類型的管理會計數據有機整合,以此更好的進行分析和判斷,在各種工作進一步發展的情況下,提升整體工作效果和水平。在企業的工作中將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的會計融合在一起,可以廣泛的進行經營管理狀況的分析,但是,當前在企業的工作中,上文將二者有機整合,仍然處于獨立性的狀態,這就導致二者之間的數據信息共享效率降低,誘發企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導致數據的準確性降低,這也是誘發經營決策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可見企業進行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會計的融合發展十分重要,有助于獲取到準確的數據信息,為經營決策工作的實施提供依據,豐富原始數據材料,增強經營決策工作的合理性,將各種數據信息的預測性功能充分發揮出來,為企業日常工作的發展和實施夯實基礎。
(二)有助于促使企業成本的降低
目前在企業日常工作中,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會計工作呈現出相互分離的態勢,二者在數據信息共享方面的意愿很低,很容易誘發工作內容重疊的現象,致使整體信息分析效率降低,難以滿足新常態之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成本管理現實需求。而將兩種財務管理工作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優化信息分析的模式,全面提升各方面工作效率,減少經營方面的成本。首先,將二者融合在一起,能夠利用會計數據信息的共享方式,從根本上減少工作數量,并提升融合效能,減少內部快人員的數量,以此降低綜合性的人工成本。其次,將二者相互融合,有助于提升會計信息的綜合性水平,優化相關的信息內容和模式,降低決策失誤問題的發生率,以此減少因為決策失誤所產生的成本。最后,將二者融合在一起,能夠更好的獲取各種數據信息,提升內部組織之間的協調和溝通效率,促使產出比的全面增加[1]。
二、新常態下的企業財務和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
(一)通過完善組織架構體系促使信息分享效率的提升
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之下,企業在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會計工作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必然需要構建出較為完善的組織架構。近年來我國在企業的會計工作融合發展方面的研究內容有所增加,多數學者認為二者之間的融合,重點在于混合發展,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簡而言之,將二者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在于組織架構的合并,從而減少兩者之間的數據交換成本,并促使工作效率的提升。首先,在融合工作中應轉變會計工作者的傳統觀念意識,使得每位人員都能夠充分的認識到,自己并非單純的匯集和編制財務信息,而是要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準確的決策信息,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供應良好的政策建議信息,從根本上將會計工作的管理作用和優勢發揮出來。其次,應完善相關的考核工作制度,不僅應該重視對相關會計人員的考核,還需健全制度內容,明確出具體的會計工作責任和異物,促使各方面會計工作水平的提升。最后,應該適當的提升財務和管理類型會計工作的地位,以便于對企業財務信息和會計數據進行合理的管理,使得工作效率和水平有所提升[2]。
(二)通過信息技術和制度的整合提升融合效能
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將信息技術和制度有機整合,有助于提升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會計工作的融合效能。企業在管理類型和會計類型的財務工作相互融合過程中,應該注意將二者的優勢發揮出來,不僅需要通過管理會計的技術優勢促使財務會計工作的合理發展,也需要利用財務會計制度的嚴謹性優勢,促使管理會計工作的發展。首先,建議采用人工智能化和數字化兩種技術合理的創新企業的財務會計操作方式,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化的機器人設備,在財務會計的工作中,替代基礎性的工作內容,減少日常的工作量,并提升數據內容的準確性。與此同時,應合理使用會計電算化的技術方式,合理的對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會計信息進行整合,全面提升各方面的信息交換和共享的工作效率,并合理的對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和優化管理,增強各方面工作效果。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應規范管理會計內容和職能,做好崗位工作的安排,并全面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明確各種考核指標和內容,精細化的開展各方面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3]。
(三)通過建設人才隊伍提升信息分析的效率
在新時期的背景之下,企業將財務類型和會計類型的財務工作有機整合,建設人才隊伍十分重要,是確保二者有效融合的重要方法。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背景之下,人才在企業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會計工作也不例外[4]。而當前我國在會計工作方面,人才的數量匱乏,難以采用合理的方式全面提升各方面工作效果,嚴重威脅著各方面的工作水平。因此,企業在日常工作中要想合理整合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的會計內容,就應該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培養精通兩種工作的綜合性人才,提升信息分析和其他工作的水平。且企業在日常工作中應重視會計人員的轉型,為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會計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教育,使其可以全面了解二者相互融合的技術要求和工作標準,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根據工作特點和要求執行任務。同時應該加強對工作人員計算機技術、管理學知識、運籌學知識的教育,積極引進綜合性的人才,保證業務的嚴謹性,并提升財務會計工作質量,滿足當前的工作要求[5]。
(四)遵循綜合性的整合原則
在新時期背景之下,企業將管理類型和會計類型的會計工作有機融合,應遵循客觀性原則,并按照實用性的工作要求進行有機整合,按照實際發展需求,結合不同類型的工作對象,利用合理的方式開展相關的會計管理活動。在日常工作中應重視各個環節的會計管理,確保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保證各方面優勢的互補,并將各種工作的優勢和作用發揮出來,全面提升相關數據處理工作效率和水平,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6]。
(五)無形資產會計報告內容的合理管理
在企業的實際工作中,將管理類型和財務類型的會計工作有機融合,應重視相關無形資產的合理保護,將其作用和重要優勢充分發揮,重視知識類型、品牌類型資產的管理,并加大人力資產的管理力度,明確未來的發展目標,合理進行會計確認理論和計量理論之間的融合,以此為相關工作的實施提供依據,提升經濟轉型發展的工作水平,為經濟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7]。
三、結語
在新常態的發展背景之下,企業應重視財務類型和管理類型會計的融合,根據會計工作特點和實際發展規律,正確的進行指導,遵循科學化和合理化的工作原則,全面提升各方面的會計管理工作水平,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創新會計技術和工作手段,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參考文獻:
[1]徐銘謙.新常態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價值內涵與發展路徑[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11(1):139-140.
[2]劉祺.探析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發展[J].現代經濟信息,2018,33(22):247-324.
[3]吳鑫鑫.新常態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的發展邏輯與實施路徑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25(1):143-144.
[4]王輝.論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發展[J].中國商論,2019,16(6):155-156.
[5]高晶.論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發展[J].經貿實踐,2019,44(4):59,61.
[6]董會玲.多方融合,加速發展—“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發展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8,16(29):130,134.
[7]沈逸婷,張淼.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研究[J].知識經濟,2018,23(7):97-98.
(作者單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