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關鍵詞】子宮內膜息肉;經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臨床療效
子宮內膜息肉屬于臨床婦科常見、高發疾病;子宮內膜過度增生為根本因素;患者以經量異常、陰道出血等癥狀較為多見。病癥機理復雜,早期無特異性癥狀,故,診斷率較低。該病沒有明顯發病年齡,近年來,受炎癥、雌激素、內分泌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該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嚴重威脅Ⅲ。手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方式,其中以經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為代表。此研究選取我院62例患者展開,重點分析經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的臨床優勢,現匯報:
1.1一般資料將62例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4月內接收的子宮內膜息肉患者視為研究對象而展開,其中年齡區間23~51歲,平均(37.45±12.11)歲。病程年限0.5~3年,平均(1.75±0.69)年。比較62例患者一般資料,可比性較高。
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者。(2)均符合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手術指征者。(3)患者、家屬知情且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1)子宮內膜癌者。(2)盆腔粘連者。(3)合并子宮肌瘤者。(4)子宮異常出血者。(5)凝血功能障礙者。(6)近期內(3個月)存在盆腔、腹腔手術史者。
1.2方法經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將患者此次月經后一周內選為手術治療時間,術前于陰道后穹隆處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旨在軟化、擴張宮頸。腰硬聯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確保術野清晰;常規消毒、鋪巾;直至宮頸擴張至lOmm時,用氯化鈉溶液(0.9%)作膨宮介質,壓力控制在130mm Hg內。置宮腔電切鏡,檢查宮腔形態,重點探查息肉具體情況。仔細尋找內膜息肉根蒂,徹底切除(電切環),電凝止血。若患者有生育需求,徹底切除基底部,避免破壞子宮內膜。若無生育需求,則切除基底層、切除息肉附近內膜。切除后宮腔鏡探查子宮,電凝止血,抗生素預防感染,切除組織送檢。
1.3觀察指標(1)臨床療效:顯效(手術后患者經期延長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內膜厚度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改善明顯),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部分患者癥狀加劇)。(2)手術情況。(3)術前術后平均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
1.4統計學計算軟件:SPSS22.0版本,連續性變量資料(手術情況、平均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t”計算以“π±s”表示。定性數據(臨床療效):X2,核實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值在0.05區間:證實此研究所產生的全部數據資料在統計學上存在顯著差異。
2.1闡明臨床療效62例患者,經治療后顯效56例,占比90.3%;有效5例,占比8.0%;無效1例,占比1.6%;總療效高達98.3‰
2.2闡明手術情況62例患者,手術耗時(13.33±3.52)min、術中出血量(6.58±1.23)ml、術后胃腸功能恢復(7.52±1.33)h、排氣時間(1.45±0.14)d、下床活動時間(2.96±1.12)d、正常飲食(3.45±1.23)d、住院時間(5.23±1.11)d。
2.3闡明術前術后平均月經量、子宮內膜厚度62例患者,術前平均月經量(343.23±45.14)ml,子宮內膜厚度為(11.33±4.10)mm。術后平均月經量(113.56+_30.14)ml,子宮內膜厚度為(6.11±1.12)mm。術前術后對比,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t=33.3181、9.6706)。
子宮內膜息肉屬于臨床常見病癥,病癥機理復雜,現階段臨床仍未等闡明根本致病因素;僅指出內分泌紊亂、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均可引發該病。月經異常、經期延長等均為患者臨床主要表現。雌激素會對子宮內膜產生持續作用,導致其發生內膜局限性增生,加重病情。臨床研究證實,絕大多數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均為良性病變;但隨疾病進一步發展,會引發腺瘤樣增生,形成癌變。故,采取科學、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至關重要。
以往臨床多以藥物實施治療,但療效欠佳。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手術成為臨床治療該病的主要選擇。刮宮法、鉗夾法等均為臨床傳統術式,但受醫生經驗、操作水平、手術視野等因素的影響,無法徹底清除息肉蒂部,致使術后出現殘留息肉等現象,故,臨床療效欠佳。隨著宮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宮腔鏡術式被逐漸用于臨床治療子宮內膜息肉,且治療效果較理想。
此研究選取我院62例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展開,均給予經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經治療后患者臨床療效高達98.3%,手術耗時僅為(13.33±3.52)min、術中出血量(6.58±1.23)ml;且術后患者平均月經量(113.56±30.14)ml,子宮內膜厚度為(6.11±1.12)mm。可見經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療效顯著。究其原因:①宮腔鏡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具有療效高,創傷小,恢復快,預后效果好等優勢,主要是利用宮腔鏡中的多層膜先進技術和棒狀透視技術,充分放大宮腔,視野清楚,分辨率高,清晰度高,透光率好,因此臨床應用較為廣泛。②該技術不用開腹,定位精準,視野清晰,且術后創傷小,可徹底切除子宮息肉術后復發幾率非常小,耐受性高,并在保留較好的子宮的同時對患者卵巢功能不會產生影響。故,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