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琴
【關鍵詞】血液透析;動靜脈瘺;護理
在終末期腎衰竭中使用血液透析的治療是十分廣泛,而良好的血管通路對于透析治療十分重要,動靜脈瘺作為血液透析中主要的血管通路,它具有安全性高、感染幾率小、血栓風險低的特點,這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常選用的治療方式。對血管通路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使其使用壽命延長,因此動靜脈瘺的有效護理在臨床血液透析中具有重要意義。此次主要通過對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瘺進行術前及術后的護理,并對動靜脈瘺的護理措施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
1.1一般資料選納入2015年1月至2019年于我院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80例患者均因尿毒癥住院治療,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有21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有33例、狼瘡性腎炎26例,并均給予患者動靜脈瘺術前及術后護理。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在28~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患者透析時間為1—5年,每周透析3次,血流量為200至250mL/min,每次透析時間均為4h。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做手術前應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疾病、手術的方式、手術后的護理以及容易發生的并發癥。并講解一些成功的例案,以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1.2內瘺側血管護理,先使用超聲檢查患者的血管情況,根據患者的血管情況制定護理方案,患者如有糖尿病,或是嚴重動脈硬化、靜脈細而深或因多次穿刺而造成血管損傷等情況下,就很難建立合適的動靜脈瘺。還應對擬做內瘺的肢體功能進行適當的鍛煉,比如手臂鍛煉,在擬做內瘺前4周,應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尤其在血壓上,一定要根據醫囑將血壓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低血壓的患者容易在術前導致內瘺堵塞。若有做過中心靜脈插管和經靜脈放置起搏器的患者應在手術前再次做相關檢查,確定同側的靜脈血管是否狹窄。
2.2術中護理
2.2.1將手術室的室內溫度控制在20攝氏度,避免因室溫的過高或過低而引起血管的擴張或收縮,同時應確保手術室的無菌、清潔。
2.2.2整個手術都在無菌技術的規范原則下進行操作,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的呼吸、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醫護人員會對患者的血壓情況特別注意,在手術過程中時刻要控制患者的血壓變化,避免影響手術效果。
2.3術后護理
2.3.1術后患者可能會出現出血、水腫、內瘺閉塞、感染等問題,所以護理人員會時刻觀察內瘺血管搏動情況,通過用手觸摸是否有震顫,或者使用聽診器了解患者是否有血管雜音;術后應注意患者的護理,為了避免患處滲血、擠壓,應抬高患肢,注意患肢的擺放位置,同時家屬在扶起患者或為其翻身等情況應時刻注意患肢的傷口;防治水腫現象,應將患肢抬高至心臟位置的l0cm以上;為了避免傷口感染,醫護人員應每日為患者清理傷口,使傷口保持清潔干爽,及時更換干凈的敷料包扎,同時在包扎的過程不易過緊;護理不當容易發生竊血綜合征,所以護理人員應注意患者是否會手指發涼、疼痛、活動受限等特征,如有以上特征應及時處理;在血管通暢的情況下造瘺,血壓過低以及過度脫水的情況極易形成瘺口血栓,所以應注意在透析的時候是否會過度脫水和患者血壓的變化;至少要在一個月之后,做好是要在六周以上使用內瘺,過早使用內瘺不利于它的成熟,容易導致各種問題,同時也會是內瘺的使用時限大大降低。
2.3.2術后護理中也包含著術后的有助于康復的鍛煉,在手術后的三到五小時可以進行適當的手指鍛煉,在術后的十個小時后可以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做些健瘺操,這樣的鍛煉也助于內瘺的成熟。
本組80例患者通過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術后,在護理得當的情況下,并未出現傷口紅腫、感染、滲血、內瘺閉塞等情況。在患者和家屬的積極下,均預測內瘺的使用時限均可長達7年之久。
動靜脈瘺對于血液透析患者來說是具有安全性和長期性的血管通路,動靜脈瘺具有長期性的特點,但也并非是終身使用的,其功能的好壞是使用年限的保障,而左右其功能的是患者自身的血管因素及建立于動靜脈瘺前后的護理情況,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的內瘺在使用一至三年之后會出現內瘺閉塞的情況,所以這也就必須要求護理人員使用科學有效的護理,并提高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高效的護理能夠提高內瘺使用壽命,并減少動靜脈瘺并發癥的發生。在術后護理期間中,護理人員對患者應定期檢查,包括患者的血管通路阻塞與否;在透析拔針時,護理人員應正確采用止血方法,快速有效的防止血腫形成,對預防瘺管堵塞有著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在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瘺護理中的中的應用,能夠降低動靜脈瘺的并發癥,延長內瘺使用時限,提高透析效果,減少患者的被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以及高額的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