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護理;措施;策略
對于患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而言,其臨床癥狀常表現為咳嗽、咳痰、喘息等,其特點是反復發作并遷延不愈,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每年發病持續時間為3個月,病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加重,其發病率與環境因素和個人的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個人方面,生活嗜好不良好的人發病率遠遠高于健康生活人群,如吸煙者患病率可高達10%~20%,在環境因素方面,如生活在大氣污染嚴重的環境里的人群,發病率遠高于優質環境里的人群。其病理特點是支氣管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從而使支氣管管壁稱不同程度的改變。纖維組織增生,官腔變窄,堵塞終未支氣管,通氣功能障礙,在嚴重的情況下,將使病人窒息死亡。所以要注重對患者的臨床護理,提高治療效果。
1.1舒適護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與常人存在很大的差別,支氣管作為呼吸系統的組成成分,其產生炎癥會導致患者的呼吸功能較為薄弱,所以除了必要的吸氧護理以外,還應該注意環境方面的問題,患者可以通過周圍環境加重感染,從而加深病情。對于病房的環境而言,要保持一個安靜、新鮮空氣,陽光充足、室內消毒、空氣中不能存在對呼吸道有感染或者刺激的物質,不過要值得注意的是消毒時使用的消毒劑不能帶有刺激味;長期生活中,要注意通過開窗,是室內外空氣相互流通,更換室內空氣;病房里時常有塵灰,一旦家屬或者醫務人員走過,則很容易浮入空氣中,從而進入呼吸道,所以可以通過往地面灑水,防止灰塵與空氣混合。一般花草都會帶有刺激味,過于強烈的刺激將很有可能引起病人哮喘,加重病情,所以病房里一定要注意不能放置花草。醫生要提前告訴患者及其家屬,病房里不能抽煙,抽煙會刺激肺部,之后引發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如呼吸困難胸口悶。室內的溫度和濕度要保持一個適于患者治療的范圍內,室內溫度在15~20℃,濕度保持50%~60%。
1.2藥物護理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并不是短時間就能成功的,如果想要治好此病,對于病人和醫務人員而言,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和精力。如果病人急性發作時,對于醫生而言,則需要以嚴謹的治療態度進行藥物護理,嚴格地執行醫囑,正度地、及時地給給予患者祛痰、止咳、控制感染的藥物,而且用藥時要注意藥物是否發揮其藥效,在其過程中進行血藥濃度檢測患者體征反應,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惡心、嘔吐、心悸、心率失常等等不良用藥后反應。一旦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則應該立刻停止用藥,并將病人的藥后反應如實并仔細地反應給醫師,讓醫生解決當前患者癥狀,判斷是藥品劑量問題還是患者對藥品存在過敏現象,之后便調節患者的用藥方式或者藥品種類。除以上所說,在注射藥物方面也是值得加強注意力的,病人如果對某一事物感到畏懼時,極有可能對治療產生排斥反應,抗拒治療,然而,長期、連續的進行肌肉、靜脈注射,極大地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病人會本能地畏懼治療。
1.3心理護理由于患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長期被疾病所困擾,呼吸困難吧,身體疲憊無力,生活質量大打折扣,遠遠比不上正常生活水平,再加上有的家庭,又有經濟原因,很難負擔起醫藥費、住院費,使患者很容易情緒低落,患者就會逐漸喪失康復的信心,患者對于治療便失去了一個良好的心態。所以護理人員不僅注意身體上的護理,還應該注意在病人心理方面的護理。具體可以通過與病人聊天,仔細傾聽病人的想法,了解他們心中的疑問,并通過具體的講解,讓病人了解慢性支氣管炎的特點及依據的治療原理和寬慰病人只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很快便能夠治好,以達到讓病人放松心胸,對于治療持著積極的心態,以便能夠更好地治療。
1.4氧療護理對于呼吸困難的患者,常給予氧療護理。使用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以改善氣管的癥狀,不過其療程比較長。想要使氧療取得一個好的療效的前提是動脈血氧分壓達到8.9kpa,則有吸氧時間要求,需要保證患者每天的日吸氧量在10~15小時以上,不過格外得注意的是,吸氧過程中,氧氣的流量和氧氣的流速不能過于追求速度,要注意觀察患者氧療后的癥狀,并且為了防止并發癥出現如肺性疾病,所以要根據患者自身呼吸情況調整氧的流量及流速。對于急性發作期的患者,以舒適位或者平臥位氧氣吸入,這樣的方式有利于肺部擴張和呼吸。要值得注意的是,氧氣濃度要從低流量逐漸吸入,以保證患者休息時,血液中的氧能夠達到8.7~lO.7kpa.
1.5祛痰護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就有咳嗽與咳痰,長此以往,氣管內會產生很多痰液粘稠,將會對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對于祛痰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對咳痰病人給予護理,定期通過各種方法幫助病人進行拍背祛痰,使痰液排出。常通過胸部叩排做到祛痰護理。不過此方法適用于長期臥床,患者側臥位。護士雙手并攏,指關節微曲,手背稍隆起,在吸氣和呼氣時,有節奏地空心掌拍打患者胸壁,使痰液排出。
總的來說,慢性支氣管炎是無法治愈的,但是如果能夠在護理方面加強,可以減緩病情的發展。任由病情發展,很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所以要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降低患者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