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卿
【關鍵詞】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齊;胺碘酮
1.1資料為了減少研究對象的背景差異及醫院醫療水平差異等因素所造成的結果差異,需要對研究對象的選擇設置一定的范圍,本次研究的所有對象均為本院的冠心病心律不齊患者,且均為老年人,治療時間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研究例數共計100例。首先將對象隨機均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50例,研究組男:女為22:28,平均年齡(61.29±3.42)歲,平均病程(9.30±2.11)年;參照組.男:女為23:27,平均年齡(61.28±3.41)歲,平均病程(9.32±2.10)年。比較兩組基本資料的差異性,若差異不明顯就可以進行不同藥物治療的效果對比。將資料進行統計檢驗發現p>0.05,差異不大,可以對比。
1.2方法分組治療前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藥物治療冠心病,研究組用胺碘酮治療心律不齊,每日口服3次,每次0.2g,服用滿一周后減量;參照組用倍他樂克治療心律不齊,每日口服3次,每次0.05g。療程均為4周,用藥過程中醫生要監測、記錄患者體征的變化情況并適當調整藥量。
1.3指標觀察體征指標主要通過檢測來觀察患者的心律和血壓等情況,不良反應需要在患者用藥過程中進行詳細記錄。整體療效需要結合檢查結果和體征等綜合評價:顯效為心電圖檢驗結果明顯好轉,心律不齊的出現頻率顯著減少;有效為心電圖檢測結果有所改善,心律不齊出現頻率有所降低;無效為心電圖檢測結果沒有改善,心律不齊出現頻率沒有減少。
1.4統計分析將檢驗指標及記錄的數據用SPSS20.0軟件分析其差異,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并反復檢驗統計結果無誤,通過P值的大小來判斷組間差異大小,p<0.05為差異顯著。
2.1療效: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8.00%(49/50):顯效60.00%(30/50),有效38.00%(19/50),無效2.00%(1/50);參照組總有效率為80.00%(40/50):顯效50.00%(25/50),有效30.00%(15/50),無效20.00%(10/50),相比之下研究組患者效果更明顯且與參照組的差異較大(p<0.05)。
2.2體征:從治療后患者體征情況來看,研究組患者的心率為(81.26±4.13)次/min、收縮壓為(107.10±6.03)mmHg、舒張壓為(71.24±4.23)mmHg,參照組分別為(103.43±4.74)次/min、(122.13±6.73)mmHg、(102.18±5.51)mmHg,各指標之間差異明顯且研究組指標更接近正常值(p<0.05)。
2.3不良反應:研究組的不良反應出現率為4.00%(2/50,1例嘔吐,1例惡心)明顯低于參照組的18.00%(9/50,3例嘔吐,4例惡心,2例竇性心動過緩),p<0.05。
冠心病是目前心血管類疾病中的常見病,可以導致心肌壞死,或者造成心肌缺血。心律不齊是冠心病主要的臨床特征,患者會出現心悸、暫停心跳等危險情況,老年人心臟功能較弱,因此出現冠心病心律不齊的情況比較多。如果發現此病要立即就醫,及時控制心律情況,否則會造成患者胸悶、昏迷等現象,甚至導致死亡。臨床治療此病主要是藥物控制,但是不同的藥物其療效差異較大,為了增加臨床治療此病的安全性和整體療效,筆者對倍他樂克和胺碘酮兩種藥物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胺碘酮的療效明顯優于倍他樂克(p<0.05)。胺碘酮有I類、Ⅳ類治療心律不齊藥物的特性,可以對患者體內的鉀離子祈禱控制作用,使冠狀動脈得到擴張,為身體供給充足的心肌血液。
綜上所述,胺碘酮能夠緩解心律不齊的癥狀,并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和其他常用藥物相比效果更明顯,可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