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苗
(安陽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安陽 466500)
在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建筑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劇增。為了培養出更多的技能型建筑工程技術人才,各大高校和職業院校必須結合互聯網+環境下的建筑業發展趨勢,推進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設,構建起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系,保障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設置,要處理好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關系,以適度夠用為原則設置理論課程,強調專業課程的實踐應用性。在課程設置中,學校可遵循項目教學思想,將課程體系劃分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程和實踐課程。具體的課程內容包括:
1.1.1 專業基礎課程。主要包括工程測量、工程試驗與檢測、識圖與制圖等課程。其中,工程測量課程包括測量儀器設備使用、地形圖測繪、建筑工程放樣、施工控制網布設等課程內容;工程試驗與檢測包括材料試驗、施工試驗與檢測、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等課程內容;識圖與制圖包括識讀施工圖紙、制圖軟件的應用及圖紙繪制、BIM 軟件應用等課程內容。
1.1.2 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包括建筑地基與基礎、主體工程、屋面工程、裝飾工程等課程。其中地基與基礎包括地基處理方法、工程地質、土石方挖填、基礎工程施工以及基礎工程施工管理等課程內容;主體工程包括框架結構施工、框剪結構施工、砌體工程施工以及主體工程施工管理等課程內容;屋面工程包括屋面構造及施工、屋面施工管理等課程內容;裝飾工程包括內外裝飾構造與施工、裝飾工程施工管理等課程內容。
1.1.3 實踐課程。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綜合實踐課,以建筑工程項目現場施工綜合實踐作為課程內容。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我國建筑工程領域輸送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實現這一目標,有必要對專業課程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進行改進,建立能力、素質與知識并重的考評體系。同時,可對考評方法進行完善,以期中和期末考試為重點,增加學習過程的考評,并將工程試驗、課題研究等納入到考核體系當中。為保證考核評價的全面性,可對不同的考核指標進行相應的權重設定,如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分別占20%和30%,專項作業的完成情況占20%,研究報告占10%,創新研究占20%。
在互聯網+環境下,建筑工程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BIM 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建筑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中,大幅度提升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水平。為此,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課程教學中時,要充分考慮BIM 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BIM 技術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實現BIM 技術與傳統課程教學內容相結合。首先,可在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中,融入BIM 技術的教學內容,由此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對于他們日后就業具有一定的幫助。其次,為使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所有學生都能了解并掌握BIM 技術,可將BIM 技術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技能應用,與相關課程的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如,教師可在房屋構造與識圖、建筑工程測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裝配式建筑施工的教學中,加入BIM 技術應用方面的知識。再次,教師可也將BIM 技術的有關知識制作教學模塊,并結合具體的課程進行模塊嵌入,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熟悉BIM 技術。通過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對BIM 技術的融入,可以使學生接觸到建筑工程領域中較為前沿且實用的技術,并且采用融入教學內容的方法,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接受BIM 技術的知識。
互聯網+教育環境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要重視“互聯網+”實驗實訓室建設,為實驗實訓課程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實驗實訓室建設中,學校應開發設計基于“互聯網+”的管理系統,充分利用實驗實訓管理系統安排實踐教學活動。
面向互聯網+環境下的實驗實訓系統建設,應充分考慮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需求,將系統細分為以下五個模塊,設定各個模塊的功能:一是教師模塊,主要包括開設實驗、上傳資源、成績管理、交流管理、實驗申請等功能,通過該模塊使教師實現對實驗實訓教學活動的管理;二是學生模塊,主要包括選課、資源下載、交流提問、實驗申請等功能,該模塊可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實訓項目;三是課程模塊,主要包括實驗項目、課程時間、開課人數、指導教師、實驗資源等方面信息的查詢功能,通過該模塊可優化配置實驗實訓教學資源;四是成績模塊,主要包括成果查看、評語評分、個人成績分析等功能,通過該模塊可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五是企業模塊,主要包括實驗申請、培訓申請和設備捐贈查詢功能,通過該模塊可便于企業查詢學校實驗配置情況,確定校企深入合作的發展方向。
在建成實驗實訓系統之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可應用系統開展實驗實訓課程教學。下面以《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中的實驗項目為例,對基于“互聯網+”的管理系統應用進行分析。具體的課程教學過程如下:
3.2.1 準備階段。根據建筑材料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編制實驗項目指導書;結合實驗項目內容制作信息化實驗課件,課件以微課為主,在微課中融入與實驗項目相關的知識點和操作要點;制作標準的實驗數據表格,上傳到實驗實訓管理系統。
3.2.2 實驗項目開設。教師根據課程安排實驗項目,采用小班化授課方式,將每個項目的學生人數控制在15 人以下。學生登錄實驗實訓管理系統,根據實驗項目的規定時間自主選擇,保證學生完成規定數量的選修實驗和必修實驗項目。
3.2.3 學生實驗前預習。學生登錄實驗實訓管理系統后,下載實驗項目指導書和安全須知,在線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實驗項目相關的知識,做好實驗前預習。
3.2.4 現場教學。實驗指導教師準備好實驗器材,先細節講解和演示實驗過程中,之后安排學生分組進行實驗,在試驗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進行巡查,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疑惑。
3.2.5 教學考核。在實驗項目完成后,教師讓學生將實驗數據表上傳到管理系統中,由管理系統自動審閱判定成績,并將成績納入到學生數據庫中。同時,教師還可隨堂對學生的實驗表現進行評分,輸入管理系統,將其作為期末總成績評定的組成部分。
總而言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要充分考慮到互聯網+環境帶來的影響,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突出強調課程體系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互聯網+環境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要重視BIM 技術與專業課程相融合,并建立起實驗實訓管理系統,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使學生掌握先進的建筑工程技術,增強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競爭力,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滿足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