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鵬艷 霍芷薇
(洛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工程測量》在我校建筑類相關專業均有開設,如工程造價、工程管理、給水排水科學與工程等一系列專業均開設此門課程,其“完整、系統、獨立”的特點要求在教學中全面考慮其操作性、實踐性、技術性,即要求其理論與實踐牢牢結合[1]。理論內容是實踐環節的知識基礎[2],實踐環節著重要求其技能性、操作性[3]。 隨著現代測繪技術尤其是3S 技術的不斷發展,該門課程亟待新形式的教學模式打破其教學詬病,如教學內容更新延遲、專職職業教師較為稀少,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儀器設備更新滯后等。這呼吁著《工程測量》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調整課程體系結構,革新教學內容。
傳統教學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意指教師按照授課計劃利用黑板及教學媒體,通過細致全面的講解力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理解大部分的課本知識,可歸納為傳遞——接受模式[3]。傳統教學法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老師的自由度較高,能靈活掌握教學進度,教師分配教學任務,學生負責接受。但其也存在很多缺點,教師往往忽視學生作為一個認知主體對于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進而忽視相關技能及認知問題的教育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掌握知識的快慢程度也不盡相同。教師往往采用先講授理論知識,后進行實踐環節的模式。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暫時的學習,更要引導學生把不良情緒消化,轉為正常健康的學習方式。因此,這就指出教師必將走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道路,打破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各自獨立的界限,建構新型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理實一體化”即理論和實踐在課程教授過程中一體化[5],以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為方向,以方便學生應用于工程實踐領域為實踐方式[6]。這種教學理念不僅能讓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融會貫通,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中做,做中學,在理論學習中深化實踐知識,在動手實踐之中反復回味理論知識。教師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教學環節之中得到正反饋,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自己對教學的理解和創新,學生能夠被老師點燃興趣,老師也會被自己的教授成果點燃教學激情。
工程測量課程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以老師的教授和引導為核心,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持有整個理論和實踐教學方向的決定權,學生作為吸收知識解決問題的對象,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這要求教師在課前準備大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配以流暢易懂的講解,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的教學。
“理實一體化”教學法需要同時講授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教師在準備理論課階段,應該摒棄以往備課的習慣。《工程測量》課程的理論知識深奧,系統性較強,對于學生來說較為晦澀難以理解,教師應選擇適用于理實結合教學模式下的教材。理論教學內容也要進行選擇,在整理理論框架的基礎上,選擇實用性和基礎性的知識,找到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難點,規避深奧復雜的理論,將之簡化為學生易懂、容易接受和消化吸收的知識。在講授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教授方式,借助多媒體視頻等展示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的薄弱點加強鞏固和練習。積極與學生交流,針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學習,不斷補充自己理論和實踐的知識儲備。
1)年輕教師可向具有較高教學資歷的老教師學習請教,鼓勵老教師與年輕教師形成一對一幫教模式,以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2)定期選派年輕教師到企業鍛煉,了解企業的最新所需所要,避免學校教學與企業實際需要的脫節。聘請具有一定經驗的相關工作人員,開展交流例會、答辯知識競賽以及實踐比拼等趣味活動,實現教師與社會工作人員的交流;3)舉辦培訓項目以及專業學術活動來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并形成獎勵制度,有助于形成教師之間的良好競爭風氣;4)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提前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狀態,對于學生的知識盲區和欠缺,教師有針對性地收集資料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問題,不僅可以指導學生的學習,同時還實現了自我學習自我提升,豐富了自身的內涵和素質。
儀器設備以及教學場地是課程教學正常開展的重要基礎,學生要能夠充分接觸教學儀器。我們不僅要考慮儀器設備本身的價值,還要充分思忖其教學價值,經過衡量和專家建議,建立一套完整的儀器設備管理制度,保障儀器設備行而高效的常規維護、保養,配備維護人員,以此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實訓基地保障學生實踐的完成,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適合建立校內實訓基地。為學生測量實習的需要,在校內原有的控制點的基礎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適宜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固定控制點。
組建學習小組能夠促使學生吸收小組成員彼此的優點,促進相互學習。首先要進行分組,設計學習方案。小組組長根據教學任務進行分工與合作,制定詳細的執行計劃,由老師點評和改進,經指導教師審核批準后,班級可按實際情況分為不同的小組,例如男女生比例要均衡,也可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進行分組。組員與組員之間、組與組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都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的平臺,學生在小組分工學習過程之中會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知,與此同時,會提高學生在團隊合作之中的組織協調能力,在無形之中對學生的情商進行培養,豐富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使得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告別了往日里只會讀書而不會獨立實踐的現象。
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最為重要的是進行科學合理的考核。科學客觀的評價能夠發揮其正向反饋作用,激勵學生積極投入學習,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傳統的考核方式成績構成主要為學生的平時表現、實習表現和期末理論題目答寫情況,各占總成績的20%,20%,60%。顯而易見的是傳統的考核方式中理論部分所占比重較大,重理論輕實踐,不符合應用型大學土木類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在理實一體化的實際教學需求下,合理多元化成績評定體系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考慮建立健全的過程考核制度。引導學生重視學習過程本身,從僅重視課本理論知識轉為同時注重理論知識和實驗原理實踐技能,使學生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工程測量》是一門理論知識復雜系統性強且實際操作繁瑣并具備技巧性的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理論實踐脫節,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差,學習缺乏積極性主動性等短板,已不再適合該課程的教學。提出教師應采用理論和實踐技能相結合,即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針對目前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滿足土木類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和目標,還促進了學生由被動向主動學習模式和思維方式的轉變,對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起到正向作用。近年,中國教育正走在創新改革、全面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道路上。我校也正是主張教學模式向能力本位轉型,正是處在這樣的環境和趨勢之下,實行理實一體化教學,務必會成為土木類專業工程測量課程教學的一個很有潛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