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福
【內容摘要】近幾年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在帶來生活、工作和學習模式變革的同時為人們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大大提升了辦事效率,節省了大量時間。其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應用已經逐漸普及化,大多數學校都會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以配合信息技術課堂,主題式教學就是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工作的一種方法,它有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主題式教學模式? 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 具體應用
引言
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各個行業的變革,其中教育行業也涌現了許多新型教學方法,例如基于信息技術的主題式教學。主題教學與任務驅動教學乃是信息技術教學中并列的兩大教學趨勢,但后者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全程圍繞預先設定的目的來進行教學,以任務完成結果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判,在形式上較為僵硬,而主題教學則生動活潑,不會給學生造成太大壓力,尊重學生的個人意識,能夠促進他們人格的養成,契合素質教育的主旨。
一、主題式教學簡介
主題教學指的是在某一階段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前制定一個主題,以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學生自行探究、解決所遇到問題,進行有針對的突破,對教學中的三維目標和重難點加強。教師不再進行灌輸式授課,而是作為輔助者進行引導。它具備以下特征與優勢:
1.保護學生個性
在主題活動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其基礎知識不同、個性特點也存在差異,因此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出發點與尋找解決方法的敏銳性都不同,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采取的措施也不同,教師則需要根據這些情況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相較于提前布置任務的教學方式而言,它更能保護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素質。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主題式教學模式中,學生才是主體,他們必須學會利用工具書與互聯網等工具查閱資料,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而不能像之前一樣將全部希望寄托于老師,自己不進行深入探究與思考。中學與大學直接接軌,而步入大學后,教師不會再像以前一樣頻繁督促學生,一切都要靠他們的自覺性,采用主題式教學能夠提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他們未來的深造做好鋪墊。
3.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
在如今的環境下,互聯網若是作為學習的工具,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效率,并使他們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查漏補缺,在網上搜集感興趣的知識,從而拓寬知識面等。主題教學法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解決自己的疑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自覺地將其當成一種學習工具,擺正態度,提高信息意識與自制力。
二、主題式教學模式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的應用
1.選定優質主題
在主題式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選定一個合適的主題,讓學生開展自主研究。在選取主題時,需要注意:該主題必須與當前學習的課程緊密相關,學生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有用知識,另外這個主題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外,主題要集中,雖然學生可以采取不同措施來進行學習和研究,但方向一定要明確。
2.給予學生自由探索的機會
主題式教學的精髓就在于允許學生進行自主與合作探究活動,而不是一味聽從教師的調派,完全按照老師的步驟進行學習,因此教師應當給予他們一定程度的自由,例如在選擇獲取信息的方式時,可以采用查閱工具書的途徑,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還可以請教其他同學;而對某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只要它是合理且科學、能夠適用于一類問題而非個例的,就應當接受;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是有研究價值的,就應當予以尊重,不論其難易程度,因為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有限,能力也暫時不如其他同學,他們能夠研究的問題難度可能不會很大,但他們也抱著一腔熱情進行探索,教師對所有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應當一視同仁,只要他們真正有所收獲,就需要鼓勵。
3.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在主題式教學中,每個學生的收獲都存在差異,某些拔尖學生可能研究了該主題背景下十分困難的題目,而有的學生或許只能看到表象,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與評價時,不能單純地按照他們所解開題目的難易程度或者提出問題的深淺來進行評價,而是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與基礎,結合他們的收獲進行判定,例如某個學生一直在同一類型的題目中失分,但在這次活動中他通過自己探索和請教其他同學,真正掌握了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能夠一勞永逸,那么他的收獲就十分巨大。對于表現突出者,教師應當予以適當的獎勵,以刺激學生的積極性,而收獲較少的學生則應當鼓勵與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