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斌
【內容摘要】初中物理是奠定良好物理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物理學科是作為初中生第一次接觸的陌生學科,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畏懼感,加上物理學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對于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因此,很多初中生在面對初中物理時都叫苦不迭,學習效果得不到保障。
【關鍵詞】初中物理? 作圖解題思維能力? 培養方式
引言
物理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不管是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學生,都是教學過程中的老大難,初中作為培養學生良好物理基礎的重要時期,必須要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的培養。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作圖解題思維能力培養的作用和意義
一般而言,學生對于初中物理知識的理解和認知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形象理解和認知;其二,是抽象理解和認知。對于各方面能力發展都非常有限的初中生而言,形象理解和認知的接受度要遠高于抽象理解和認知。而物理學科剛好具有抽象性特征較為明顯的特征,導致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普遍存在物理學習欠佳的問題。作圖解題思維能力是一種將抽象性語言表述轉化為生動、具體的圖像表述形式的重要能力,它的直觀性特征,能夠引導學生更加高效地找出做題思路和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培養出高效、準確的解題能力。作圖解題方法能夠滿足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對物理知識具體化展示的需求,是符合學科特征、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學習方法,對于促進學生初中物理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初中階段中培養出學生的作圖解題思維能力,能夠為高中階段中更深入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在促進學生長遠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畫圖、圖示等方式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引導學生培養出利用作圖來解答物理題目的意識和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作圖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
1.引導學生運用作圖方式明確物理量之間的聯系
通常而言,初中物理問題中所提供的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存在著互相約束、互相影響的聯系,但初中生在準確找出已知量與未知量及其互相之間的聯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對于閱讀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而言,如果采用傳統的解題方式進行解題,學生無法高效、準確地找出對應關系,對于物理題目的疑惑并不會有所降低,長時間的嘗試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的焦慮感,不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此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題干內容繪制出對應的圖表,將題目中所提供的各種量及互相之間的關系用圖表展示出來,從視覺上降低物理難度。同時,還可以將圖示轉化為幾何關系,進一步實現問題的直觀化,促進學生解題思路的明確,提高解題效率。
2.引導學生運用作圖方式解決運動問題
運動學知識是物理學科中的重難點內容,在初中階段中也有所涉及,它是學生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題。運動學問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在教學中,要注意將運動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結合與聯系。要研究某個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有一個參照物,然后再結合其已知量與對應的解題模式進行運算解題,這是初中物理運動學問題中常用的解題方式,具有過程復雜、解題步驟繁瑣等弊端。要改善運動學問題答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在運動學知識上的學習質量,必須要加強對作圖解題方式的運用,并通過長期的運用培養出學生的作圖解題思維能力。作圖方式的運用,能夠將物體的運動規律和特點進行具體的展示,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示出該物體的運動軌跡及運動過程,再在斜率、面積等物理知識的基礎上對運動問題進行運算,能夠促進運動學問題的簡單化,有利于促進學生解題正確率的提升,從而有效促進學生作圖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
3.引導學生運用作圖方式解決電路功率問題
電路功率問題也是物理學科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階段中的電路問題雖然比較基礎,但對為沒有物理基礎的初中生而言,在電路問題的學習上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作為初中生眼中的重難點內容之一,它具有變化大、形式多樣、與其他知識聯系緊密等特點,更是加大了學習難度。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電路功率方面的問題解決需要通過運用作圖解題方式根據題目提供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將電路圖進行準確、具體地描繪出來,在作圖的過程中厘清解題思路,掌握解題難點和易錯點,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效率與準確率。在運用電路圖方式解決電路功率問題時,需要明確電路圖中各個組件之間的聯系,是串聯還是并聯,電阻、電壓等要點都要明確,這樣才能確保電路圖的全面性和直觀性,在提高效率的同時能夠幫助學生精確地理解題目內容,更加快速地得出問題答案,在長期的實踐中培養出學生的作圖解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