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倩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化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越發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政治教學作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更加需要注重激發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實現學生政治素養的有效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政治? 激發? 興趣
引言
高中政治作為高中眾多課程中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存在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知識講解,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缺乏一定的認識,致使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學習過于依賴教師和教材,很難激發其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政治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在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滿足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需求。
一、政治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
由于高中政治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將高中政治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突破傳統高中政治教學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體現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還有利于學生對所學政治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增強,從而對教學成果以及教學質量實現進一步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認識規律著手,積極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并確保其具有必要的趣味性,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與政治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可以在設定的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發揮,真正的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政治知識世界當中,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生活處處有哲學”課程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開展以“生活中的恒心和毅力”為主題的談論活動,以小組的方式進行發言,將其在生活中的感悟勇敢的表達出來,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給與學生積極的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理解“恒心”和“毅力”,使學生明白“持之以恒”的內在涵義和重要性。同時,將其引入實際生活當中,比如知識學習方面,讓學生懂得學習的堅持,進而促使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來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通過對此類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善于發現、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很多情況中,人們對自己所做事件或者活動的結果形成的原因進行后期分析,自己將實踐的成果和失敗的理解是為合理的定性解釋。同時,處于失敗時容易將運氣不好、難度太高等外部因素當作自己失敗的主要原因。高中學生還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自然也會有同樣的心理,錯誤的將學習進步不明顯歸結為各種沒有直接關系的外部原因,導致學生很難達成政治成績的進一步提高,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對學生今后的政治課程學習存在著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沒有取得理想考試成績,對自己的總結多是考題太難,或者認為沒遇到自己會的題目等等,很少可以客觀的認識到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不足、掌握不扎實。類似的消極因素和負面情緒不利于學生建立自身的學習自信心,無法形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從而限制了學生政治知識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自我效能,需要注重提高學生在政治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成就感以及收獲感,并給予其適當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自信心。例如,在學習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課程時,由于知識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內涵,這時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和鼓勵,幫助其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其真切的感受到政治知識的魅力和趣味,從而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
三、創新教學方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通常是以黑板教學為主,使得政治教學缺乏一定的趣味性,無法提高學生對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對學生政治知識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產生阻礙作用。因此,為達成提高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目標,教師應采取更加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的達成學習目標。因此,教師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可以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更為直觀的視頻、圖像等方式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增強政治知識的直觀性,從而將較為抽象、枯燥的知識內容變的更加生動有趣,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輕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的到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