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明
前言
眾所周知,物理學科對于學生所學的知識基礎性要求極高,因而,物理學科憑借著其綜合性以及實踐性的優勢,成為我國初中階段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①。其中物理學科的實驗性特征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較好的激發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因此,當前隨著我國新課改的落實,學校及教師應順應教育改革的發展需求,不斷的對初中物理實驗條件,活動以及綜合素養進行優化調整。
一、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現狀分析
1.教學模式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
以往物理課堂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主要作為物理教學的主導者,通過教師事先對物理知識進行梳理,然后在課堂上通過講授的形式將物理知識系統的傳遞給學生②。學生對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物理知識進行理解消化,最終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教師都是起到主導的位置,學生則是處于被動的位置,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充分發揮。
此外,初中物理教學絕大多數都是以實驗教學的形式開展,在此種教學模式上教師直接在講臺上進行試驗模擬,不讓學生加入到其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淪為觀眾,這種教學模式無疑會嚴重阻礙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實踐分析能力動手能力的養成。
2.物理實驗教學環節形式重于意義
我國初中階段,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過程,通常都是教師將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等教學內容像講授理論知識一樣在黑板上進行講解,缺乏一定的動手實驗過程,學生原本應該親自動手進行實驗的環節卻像學習理論知識一樣學習,此種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得不到具體的實驗結果,進而嚴重限制了思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③。
此外,一些教師還認識不到此種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還在按部就班的對物理實驗教學進行驗證性的講解,而研究性實驗落實不到實處。其歸根究底原因就是教師對于探究性實驗缺乏一定的認知程度導致的。
3.教學內容形式單一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一些教師為了完成自身的教學任務,會在不考慮教學目的性以及系統性的前提下,安排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此種類型的物理教學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學生喪失對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知識按照教師的要求與指導一味的模仿教師的實驗手法與實驗步驟,很難培養出自身對于物理實驗的創新思維。因而教學內容形式較為單一。
此外,特別是針對我國偏遠的農村地區,學校教學資金以及教學水平有限,對于物理實驗的設備更是嚴重缺乏,一些學校就對物理實驗教學環節進行封閉,只允許學生接受理論上的教學,此種做法不但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同時還抑制了學生對于科學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提升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優化對策研究
1.建立健全以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
首先,全面提升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建議應從完善物理教學模式開始,學校以及教師應將物理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層面上,并善于引導學生探究能力的落實,鼓勵學生對物理課程中重點難點進行獨立思考,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此外,教師還應加強學生心靈上的督導,在物理實驗課堂上設計新穎的實驗環節激發學生探究的好奇心與學習樂趣。
2.實施以探究性為主的物理實驗教學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因為探究性教學注重的是讓學生自主進行思考,體驗以及對知識進行梳理歸納的能力,因而,在具體探究性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啟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起,可以通過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時時刻刻感受到物理知識的無窮魅力,或者,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固定的物理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驗探究問題,以問題的提出為契機,為學生們營造出良好的實驗探究氛圍,以此提升學生實驗探究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3.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優化
不光是學校自身應加大物理教學改革的力度,政府也應加大對物理實驗改革的資金投入,特別是針對農村偏遠地區,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政府應幫助該地區的學校完善實驗室儀器設備。另外學校還應開放物理實驗教學環節,采取諸如多媒體教學的新型模式將較難的物理學理論知識點通過實驗的形式,清晰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并給予學生更多參與到實驗中來的機會,從而強化學生的記憶,以此提升教學的時效性。
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的推動下,我國初中物理教學不光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更需要加大對實驗教學環節的重視力度,將二者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因此,本文主要從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現狀分析以及提升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優化對策研究兩個部分進行分析,以此得出當前我國物理教學要想得到長效的發展應建立健全以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模式,實施以探究性為主的物理實驗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優化,以此實現我國初中階段物理教學的高效發展。望此次本文研究的內容與結果能夠為我國初中階段物理教學未來發展帶來一定的啟示,進而為我國社會培養出大量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