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建設創新型國家就需要創新型人才,培養創新人才成為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務。傳統的教育過度重視智力因素的開發,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在個人發展中的中國要作用,而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是創新人才應該具備的人格特征。因此,高等教育中應該將非智力因素的開發與培養作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
關鍵詞:創新創業;非智力因素;大學生
基金項目:菏澤學院201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項目編號:XY16SK19);菏澤學院2018年度教學改革研究立項培育項目(項目編號:2018310)。
1 引言
創業教育的概念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9年在北京召開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提出的。2010年教育部下發《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要求高校開展雙創教育并積極鼓勵學生創業,2015年國務院頒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高校大力推廣雙創教育并推動大學生自主創業,“十九大”指出經濟發展越來越離不開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在國家鼓勵提倡背景下大學生積極創業,涌現出大量成功的實例,但絕大多數是電光朝露,主要原因是其創新能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僅受智力因素影響,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甚。因此,從非智力因素角度探分析創新創業教育具有現實意義。
2 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分析
《2018年大學生創業意愿調查報告》中指出近七成的大學生考慮過創業,但僅有百分十幾的同學在校期間創過業,雖然政府、高校、企業及社會各界大學生創業大力支持,但成功率仍然極低,不足百分之四。總結其失敗原因,主要是不具備創業所需的具有決定意義的本領能力。
1)缺少敢于挑戰的勇氣。近七成有創業動機的大學生中付諸行動的不足兩成,主要原因是缺少勇氣。創新過程往往需要打破常規,需要具有想旁人不敢想,做前人未曾做之事。因此,具有不怕艱難、勇往直前的勇氣是“邁出創新創業第一步”所必需的。
2)缺少明確的動機。明確的動機可以使人堅持不懈地做自己所從事的事情并提高其主動性及積極性。另外,動機明確的人往往比較勤奮,勤奮的性格可以使其記憶力、理解力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鍛煉,對促進創新思維商務活躍有影響巨大。
3)缺少獨立的性格。具有獨立性格的人有較強的行為控制能力,在面對壓力是仍可以獨立思考而不受外界因素的過度干擾及其他人的行為暗示,可以對事情作出合理的判斷,不盲目從眾。因此,創新活動是一種獨辟蹊徑與眾不同的行為需要特立獨行的性格。
4)缺少堅強的意志力。堅強的意志是一個人良好性格的核心,對創業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調節作用。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具有堅強意志的人可以通過女里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而多數人由于意志不堅定頂不住壓力最終導致失敗。
5)缺乏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核心是協同合作,是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必要條件,可以集多人的智慧更全面的考慮問題、更高效的解決問題。目前大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具有鮮明的個性,缺少協同工作的能力,培養團隊精神、集思廣益,有助于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從而提高創業成功的幾率。
6)缺少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術和方法,提出新技術、新方法的思維能力。它既受智力因素影響,同時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智力因素基本確定的情況下,通過非智力因素的補償作用,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3 大學生“雙創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途徑
近年來,在政府、高校及社會各界的積極努力下,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創新創業規模也逐漸擴大,并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根據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分析,為保證其良性發展,高校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講授和技能的培養,更要通過各種形式注重興趣培養、意志磨練、動機的強化及創新凈勝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1)提高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效果。很多高校開設《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課程,課程內容闡述了創新能力、創新思維與創新人格培養、創新技法、創業團隊、創業計劃等相關內容,通過學習學生對創新創業有了系統的了解,培養了大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創新創業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創業行為打下堅實的基礎。
2)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訓練。教育部在2012年起開始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部分省份及高校也設置相應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同時部分高校(菏澤學院)將助學金不再直接發放,改為以“創新創業助航計劃大賽”經費的形式發放,同時舉行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在豐富同學們課余生活的同時鍛煉其創新創業能力。
3)開展專題講座激發學生創業動機。邀請創業杰出校友及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在校學生或者畢業生走進課堂,以己為例激發學生創業動機,同時分享經驗、總結教訓,使同學們對創新創業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科學的價值觀,懂得在創業中遇到困難時該如何正確面對。
4)發揮任課教師及班主任的教育引領作用。專業任課教師及班主任是與大學生接觸最多、交流最多、了解最多的群體,學生對其比較認可、信任,可以準確的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專業課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將于創新創業相關的理論知識進行重點強調,充實學生的理論知識。輔導員班主任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負責人,同時也是創新創業活動的組織者。應該充分發揮其作用,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做好引導。
5)借助不同渠道宣傳激發學生創業熱情。通過校園內展板、各種網絡信息發布平臺等對典型的創新創業成功案例進行宣傳,通過對其創業歷程的陳述,介紹其創業所經歷的磨難,展示其頑強的意志力和優秀品質,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激發學生創業熱情。
4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分析,指出目前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勇氣、性格、意志力、創新精神、創業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應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充分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素養,提升大氣學生創新創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陳才,李帥,劉利利.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實驗教學改革[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11):87.
[2]陳點春.非智力因素在大學生“雙創教育”中的意義及培養[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04):97-100.
[3]劉夏菡.談地方高校大學生綜合測評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才智,2019,(10):80.
[4]孟昭霞.從非智力因素視角探索創新人才的培養[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2):48-53.
[5]黃炳超.影響大學生成功就業的非智力因素量化評估辦法探討[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04):40-43.
[6]談曉焱,劉彩霞,闞欣榮.淺析非智力因素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