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宇藤
當代青年大學生大多出生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這時的中國伴著改革開放的號角向著現代化前進,科技水平提升,消費文化在市場經濟體制的實施下繁榮起來。90后、00后就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慢慢長大,科技創新使得社會更注重人的價值,因而突破傳統、追求個性成為這一代青年的精神風貌。計劃生育政策下90后、0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這樣的身份給予了他們優越感。但趁著市場機遇,父母長期在外工作顧及不到家庭也成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童年遺憾,獨生身份帶給他們無法排解的孤獨感。在這樣的背景下,青春劇也有了新的變化。
2006年趙寶剛導演的《奮斗》點燃了人們對于青春的追尋,開啟了國內青春劇的新浪潮。青春劇來源于生活,緊跟著時代的發展,有著新一代青年大學生的獨特印記,凝聚了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內心想法和現實困境。新的時代下,青春劇的主題不再是展現戰爭革命背景下外部不可抗的困境,更多是展現現代社會結構變遷下,人物個體矛盾和內心定位。當下青春劇主題不再側重物質的缺失,而是將關注點放在單親、人際、就業等最貼近這一時代青年大學生的話題上,故事主角也選取當代青年大學生有著強大共鳴的人物典型,受到廣大青年大學生的關注和喜愛的同時,也肩負著對青年大學生價值引導的重要責任。
網絡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為青春劇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契機,“IP”改編創作迅速成為當代青春劇的主要文本來源(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譯是知識產權,更多的是指適合二次或多次改編開發的影視文學、游戲動漫等)?!癐P劇”背后巨大的粉絲團體為電視劇的推廣宣傳奠定了強大的受眾基礎,但前身改編自網絡文學的青春劇也帶有網絡環境的個性特質:網絡門檻不高,內容良莠不齊。其制作更注重商業性而忽視了文化性,網絡文本部分內容只求情節的新鮮和刺激,迎合了年輕受眾的獵奇心理;并通過選用高顏值、高流量的明星拉動推廣力度,往往忽視了故事本身的文化內涵以及深層價值的引導。
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正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他們還在試探和學習中,對于社會和自我的認知還有所欠缺。青春劇中所呈現的價值觀念,往往影響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對外部世界與自我的認知。都市青春劇《歡樂頌》中選取五個不同職業層次、不同性格的女生,展現出當下年輕新女性成長面臨的不同卻又共通的困境,五個女生都是當代青年中的典型代表,青年大學生從這五個女孩身上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引發了青年大學生的極大共鳴。根據“關于都市青春劇對于大學生消費觀的影響”問卷可得,有78%的大學生向往電視劇中人物的生活方式,想要過上電視劇主角的生活;75%的人贊同“有多少收入,就相應地有怎樣的消費檔次和生活水平”的觀點。培養青年大學生的正確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不僅要靠學校傳授理論,更多是靠外在文化的滲透和引導,因此青春劇有著正確的價值引導是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所在。
青春劇反映出時代的精神面貌,但同時也被社會外部環境所影響。許多青春劇受當下消費文化的影響,炫富、特權等情節層出不窮。在青春劇《一起來看流星雨》中幾個富家公子借自己優越的家庭背景欺負其他同學,女主角楚雨蕁家境雖貧卻用自食其力的正能量感染了他們。從正面來看,大學生受到啟發,認識到艱苦奮斗、腳踏實地才是正路;但從另一方面看,更多的大學生被富家公子求愛時的熱氣球和滿眼的鮮花大海所震撼,初嘗經濟自我管理甜頭的青年大學生,面對劇中夸大金錢的情節,難免會受影響,無形之中物質至上的消費文化滲透到了大學生的內心。據“關于電視劇影響大學生消費觀”的問卷調查顯示,35%的大學生想要擁有劇中人物佩戴的奢侈品;12%的大學生認為電視劇中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讓自己也傾向高消費。大學生消費觀還沒成熟,很容易一時盲目跟風,沖動消費,形成攀比、唯利是圖的不正之風。
近些年,青春校園劇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很受歡迎。青澀稚嫩的校園生活和樸素而純粹的同窗情喚起他們美好的校園回憶,因此青春劇作為貼近當代青年大學生的一種大眾文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2018年青春劇收獲頗豐,其中《忽而今夏》獲得豆瓣8.2的高分,但細究這部劇,并沒有以往青春劇吸人眼球的墮胎、車禍、失憶等情節。許多人表示,喜歡這部劇正因為其呈現的平淡又溫暖的校園生活和現實十分接近。劇中女孩何洛因被誤會作弊,立志要考名校證明自己,在質疑聲中她發奮讀書。章遠作為班上的學霸,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被何洛的這份勵志精神所感染,之后何洛與章遠利用課余時間相互幫助學習,因此兩人有了深厚的感情。這樣的高中同窗情突破了以往校園青春劇中談情說愛的老路。校園青春劇中和同學、老師、家長的關系都反映著當下青年所面臨的人際處理難題,青春劇中的良性關系呈現無疑是有著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
都市青春劇中職場上升級打怪式的重重挑戰以及都市愛戀的呈現,讓正背負著就業、婚戀多重壓力的當代青年大學生有了出口。最近熱播的都市青春劇《奈何BOSS要娶我》中男主角凌異洲是一個繼承父輩產業的總裁,年少有為。一開始就精心設計與女主角夏林相遇相知,甚至欺騙夏林和自己結婚,并用自認為好的方式掌控對方的生活,但在其他外在完美條件下,感情上的強權也被美化成了癡情。像凌異洲這樣的霸道總裁人物在近年來的網絡青春劇中十分討喜,也受到許多大學生的喜愛。根據“關于電視劇影響大學生婚戀觀”問卷數據,有78%的大學生認為“事業有成、才華橫溢、生活富?!笔沁x擇另一半的首要標準;有72%的大學生認為“家庭地位、父輩的社會地位”也很重要。不過,劇中浪漫背后感情強權的本質也敲響了眾多大學生要保持經濟獨立、樹立自我人格的警鐘。問卷中,88%的人傾向在戀愛中保持經濟獨立;56%的人認為戀愛婚姻要自由,父母包辦不會幸福。青春劇在迎來IP改編熱浪的同時,在注意引導受眾價值觀上仍然任重而道遠。
時代在變,但青春的那份美好卻是永恒的。青春劇沿著歲月的軌跡慢慢探索著。2019年3月11日趙寶剛執導的新作《青春斗》正式官宣定檔,趙寶剛導演在采訪中談到:“我一直在拍現實題材的電視劇,主要關注都市青年群體以及他們的青春成長過程,主要展現他們身上的一種時代精神。就現在而言,要正視我們國家以及全民確實得到了改革開放40年來所產生的紅利,但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忽視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在思想意識上對人們的影響……”青年是最能代表這個時代的風帆,青春劇肩負著當代青年精神的表達和為當代青年提供指向的重擔。
青春劇作為影視文化的一種,具有大眾性、娛樂性、通俗性,能夠得到廣泛的傳播,多元文化百花齊放的文化環境也為青春劇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機遇到來的同時,青春劇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近幾年,自媒體短視頻和網絡微電影的發展給青春劇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長達幾十集的篇幅為使受眾有耐心看下去,難免出現快餐式的故事。而外來引進劇也一度占據著國內市場。面對來自內外的雙重壓力,國內青春劇要在夾縫中吸收外來劇良好的經驗,并積極進行本土化的探索,腳踏實地,做出更精良的作品。
“劇”變之下是不變的青春話題??上驳氖牵鼇淼摹赌愫?,舊時光》《忽而今夏》等優質校園劇獲得大眾的一致好評。這些影片低成本,卻塑造出豐滿的人物形象,呈現出最真實的青春記憶,其中備考人物珍惜時光且迎難而上的精神促使當代大學生居安思危、重振旗鼓。對當代青年大學生加以正確的價值引導是青春劇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