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修權
如今,時代發展非常迅速,信息傳播顯得非常重要。媒體技術更新換代較快,新聞信息傳播的要求也在提升。很多新興技術產生,使新聞傳播行業實現了轉型,信息傳播速度日益提升,信息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
“新聞傳播資源平臺”是指社會上普遍交流的手段或渠道之一,如報紙、廣播、電視等。隨著歷史的流逝,媒體技術使觀看變得越來越容易。現在鼓勵孩子們在學校使用媒體工具,并期望他們對各種可用的技術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互聯網可以說是媒體中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電子郵件、Skype和Facebook等通信工具使人們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創建了新的在線社區。在大型消費驅動的社會中,電子媒體(如電視)和印刷媒體(如報紙)對分發廣告媒體很重要。比起技術不那么先進的社會,技術更先進的社會可以通過更新的媒體獲得商品和服務。
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現在是一個在世界各地分享知識的工具。可通過分析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在社會中的演變,通過建立政治、文化、經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來評估其重要作用。新聞傳播資源平臺通過媒體連接了來自不同地理位置的人群。所有旨在影響人類行為的新聞傳播資源平臺都是通過交流來啟動的,而預期的行為則是在心理學上提出的。因此,理解媒體和傳播心理學是理解媒體社會和個人效應的基礎。不斷擴大的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和傳播心理學領域以一種新的方式將這些既定學科結合起來。基于創新和效率的時間變化可能不與技術直接相關。信息革命是建立在現代進步基礎上的。在19世紀,由于郵政系統、報紙可及性的增加以及學校“現代化”,信息“繁榮”迅速推進。這些進步是由于越來越多的人識字和受教育。
新聞傳播資源平臺應用于新聞傳播中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當前,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在新聞傳播中得到廣泛應用,通過微博和微信等形式都能建立起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其已經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渠道。新聞傳播資源平臺與傳統的新聞傳播平臺相比,優勢非常明顯,信息傳播的范圍更加廣泛,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在新聞傳播資源平臺應用中,新聞傳播的渠道更多,網民也能參與到新聞傳播中,信息受眾的角色也被改變。在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建設下,新聞傳播的方式發生很大的變化,新聞傳播的傳統模式發生很大變化。在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建設下,新聞傳播既存在機遇,也存在挑戰。
1.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的可靠性有待提升
現在,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在新聞傳播中應用,新聞傳播的可靠性比較差。很多新聞內容非常不嚴謹,存在著嘩眾取寵的因素,不能結合新聞事件進行深度報道,甚至導致受眾在看到新聞后產生浮躁心理。有些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為了獲得點擊量,會捏造一些虛假的新聞,吸引受眾。新聞傳播過程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過程,新聞媒體在新聞傳播中應該遵守法律,用法律約束自己,在新聞信息的調查和采寫環節,應該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否則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的新聞傳播速度非常快,如果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傳播的新聞真實性較差,那么必然會損害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的長遠發展,也不利于社會穩定。
2.傳統媒體和新聞傳播資源平臺之間銜接不當
傳統媒體和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在新聞傳播中都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傳統媒體的受眾仍然很大,在信息傳播中更加嚴謹與真實,一批高素質的新聞人才從事著傳統媒體的傳播工作。新聞傳播資源平臺也具有傳統媒體不具備的優勢,其信息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傳統媒體應該與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的應用進行有效的銜接,才能相得益彰。然而,從當前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的發展情況看,其還不能與傳統媒體實現有效銜接,不能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
我國高校的新聞教育早在計劃經濟時期就已開始,當時新聞教育的目的在于建設傳統媒體新聞傳播資源平臺,我國也建立了新聞傳播院系。在1983年之前,我國新聞教育中,只有北京廣播學院這一個新聞傳播院校,普通大學在新聞系開設了新聞學專業。在1987年,我國開始管理專業的設置,經過專業的修訂和完善后,新聞學和傳播學成為一級學科,包括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新聞等專業。在進入到21世紀后,各大高校開始開設播音、媒體創意和國際傳播等專業。新聞學專業的畢業生一般都是進入到報社和通訊社工作,廣播電視專業為廣播電視行業提供了大量的人才,編輯出版專業為雜志社和出版社輸送了大量人才。
如今,各類媒介充分融合,傳統新聞媒體開始轉型,數字媒體行業日益發展,單一的媒體形式已經被打破,呈現出多功能特征。電影制作、文化出版等產業呈現出創意性,并且各類產業實現了高度融合,宣傳、公關等行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傳統媒體發展中,報紙、電視行業基本不交流,這種單一的局面已經被打破。從媒介總體發展情況分析,新型的新聞傳播人才應該能勝任策劃、營銷和采編等工作。新聞傳播教育中,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單一的新聞宣傳朝著復合型人才的方向發展,實現知識結構和技術的復合,掌握多元化技能,提升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培養自身的責任意識。
隨著我國國際化水平的提升,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社會進入轉型期。新聞傳播的領域在擴大,人才的需求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傳播學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新聞攝像、企業宣傳員和新聞發言人非常匱乏,高校需要加強對這些人才的培養。
在新聞播報中結合人們的娛樂需求,在主動拍攝作品的基礎上,將作品上傳到網絡上。在新聞播報環節中,應該增加自媒體模塊,對有價值的信息進行跟蹤和報道,從而獲得更多受眾的關注。
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上的新聞出現同質化嚴重的問題。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新聞媒體在新聞傳播中應該對新聞的內容進行把控,在確保新聞內容真實的基礎上,提升新聞的質量,杜絕新聞內容過于浮夸的問題。在借助新聞傳播資源平臺進行新聞傳播的過程中,要將新聞的深入性與真實性結合起來,在新聞中傳播更多的正能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的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人們在新聞閱讀中面臨負擔,在信息搜集中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所以,新聞媒體在采用新聞傳播資源平臺發布新聞信息時,應該結合受眾的閱讀習慣,對新聞進行分類,確保新聞報道的語言簡潔明了,使讀者可以第一時間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在新聞的底部通過新聞鏈接的方式,使受眾了解相關的新聞事件。
為了促進我國新聞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并不斷完善新聞傳播資源平臺建設,高校應該培養復合型的新聞人才,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提升新聞傳播的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