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禹宏
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必須擁有對新聞過濾、剖析和表達重要信息的能力。隨著媒體傳播的迅猛發展,如今的觀眾更加需要的是有著獨到見解的主持人,傳達更具深度的報道。記者型主持人在對新聞稿件的播報和串聯評述過程中,因為曾經進行過同類型事件的采訪,從而在面對被采訪者或節目嘉賓的時候,對新聞事件的提問更加一針見血,切入點也更為專業,可以讓觀眾深刻理解事件現象背后的本質,質疑新聞調查中不實或不全面的情況,從而提高媒體的權威性。目前觀眾已經逐步習慣記者型主持人的提問方式及其主持風格。觀眾對新聞的需求量極速增加,更喜歡看到即時發生的新聞,也促使了更多的播報形式出現,電視連線的頻繁出現也印證了這一事實。記者型主持人在面對連線中突發的各種隨機事件時,較其他類型節目主持人擁有更優秀的應變能力。本文擬結合自身工作經歷,淺析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優勢與素質要求。
記者,從字面來看,就是記述事情的人。通過自己獲取的文字、影像或者語言去還原一則新聞、一個事件,將內容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實際上記者在新聞采訪、編寫中擔當的角色不僅僅是一名傳話人,如今的觀眾也不希望僅僅知道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發生了一件什么事。觀眾更希望了解記者手中的新聞傳達出來的背后真相,這也使得如今的記者不再只是記錄事情的人,更是一名新聞搬運工和集成、剖析者,在對新聞的采集、搬運完成后,還需要對新聞進行再加工,透過所采新聞的現象,觀察、剖析新聞背后的真正內涵及意義,更貼近一名社會觀察員的角色。
許多新聞節目需要主持人有能力對整檔節目進行掌控,以及對各種突發新聞事件的把握,這使得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既需要擁有優秀的主持能力和播報水平,同時要對各類型的突發情況和突發新聞能夠冷靜應對,將主持工作和曾經的采訪經歷結合起來,逐漸發展出一種新的表現形式,結合了記者和主持人的優勢。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出現在各種新聞欄目或專題訪談類節目中,也是如今傳媒發展的大勢所趨。
曾經有過新聞一線工作經歷或記者經驗的主持人,在播報節目時較其他類型主持人有著更強的心靈穿透力。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記者型主持人更注意話題人物的細節把握和描述,使得話題人物形象生動而又具有真實性。二是對新聞事件的環境和細節有較強的觀察與思考能力。不同新聞故事的內容、人物、情節都有其共性和特殊性,記者型主持人擅長從整體環境的視角去觀察、表述事件及采訪當事人。三是對人物內心的啟迪與挖掘能力較強。記者型主持人因為曾經工作在一線,可以更直接地體會當事人的心境與思維狀態,掌握對話語言分寸,掌控自己的角色定位,這方面他們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四是側重點的選擇和對人物特征的把握能力較強,如果采訪前期準備精確到位,在采訪中更不會避重就輕、因小失大。五是話題人物精神的傳達與感悟能力較強。每一檔新聞節目基本都會有評論、評述的版塊,記者型主持人在對新聞事件或話題進行總結時,能透過新聞的整體脈絡把握住新聞精髓,對主題加以提煉和升華。
觀眾看電視獲取新聞資訊,都是要從主持人的口中得到信息,主持人對新聞的態度掌控、新聞事件的條理分析、推斷和概括是觀眾較為重視的。而記者型主持人在這些方面都有著較強的能力,當主持人需要對新聞進行深度評論時,記者型主持人的采訪經歷就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對新聞分析和再加工的時候,記者型主持人往往具有更強的細節捕捉、邏輯推演和分析能力。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新聞類節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他們是新聞事件的敘述者和觀察員,帶領著觀眾進入新聞事發地發現事件真相,起到引導和描述的作用;第二,他們又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度分析和評論,讓觀眾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新聞,感受新聞事件對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記者型主持人更能引發受眾思考和大眾話題討論。
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日常工作中,對新聞稿件的更改處理能力較其他類型主持人更為專業。一線采訪工作對新聞稿件的文字寫作要求嚴格,也為記者日后轉變為節目主持人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對同一條新聞的播報處理上,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更容易發現新聞價值。很多主流媒體在新聞節目中加入新聞評論員這一角色,也有部分節目取消主持人,以觀察員或評論員來代替,觀眾對新聞的需求也不再停留在表面,他們需要更高層次的評論挖掘和深度剖析,這時候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新聞嗅覺就開始發揮作用,可以從一個新聞觀點聯想到社會背景等等,發散思維。如今在中央媒體,很多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都是資深記者轉型,也恰恰說明了如今的大眾需要和節目發展趨勢。擁有超強的細節觀察力也是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一大特點。在當下很多電視訪談類節目當中,主持人對嘉賓的提問往往決定了一檔節目的層次。部分媒體做出的訪談類節目往往曇花一現,非常依賴嘉賓生存;而真正優秀的訪談節目是靠主持人來掌控的,即使嘉賓是一名普通人,主持人也會在細節上找到節目需要的東西,再通過自己的發問和評論,將這一閃光點放大,最終引起觀眾的共鳴。無論嘉賓是什么人,節目始終能夠保持平穩水準。但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工作中,有些會長時間擺脫不掉記者身份,使得每一次主持都像是一次出鏡采訪。因此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也要對自己的主持素質提出更高要求,提升主持能力。優秀的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以合適的身份出現在電視機前,通過自己的現場出鏡、連線,或是演播室內的主持、評論,讓觀眾更深入了解新聞。而部分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不能做到對自己的角色準確定位,落入記者不像記者、主播不像主播的尷尬境地。
記者型主持人在現場,可以詳細了解新聞事件的發生和后續情況,對各種突發情況要做好充分準備。積累掌握了足夠信息,回到演播室進行播報時,會更加從容和淡定,胸有成竹,在進行講解式播報時結合自己親身的采訪經歷,會使內容可信度更高,新聞播報狀態更沉穩老練,體現出媒體的權威感,也會起到一種引導輿論導向的作用。
記者經歷對于一個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就像是再次進入學校進行深造,這個學校里面沒有具體的老師和教材,有的只是一種對廣大群眾的情感了解和對社會百態的感悟,還有觀察力的磨練。在欄目組對一檔節目的策劃協調中,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面對本欄目的主要話題時大多會有一個宏觀的思維線路,這個思維線路貼近生活、貼近重點、貼近實際情況。很多電視媒體在對一則新聞進行解讀時,經常會找到一位本領域專家,與之連線或請到演播室,對新聞事件整體做一個更為深刻的剖析和概括。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對新聞話題的報道討論與發散同樣有著更強的掌控能力,這些都源于新聞一線工作經歷。只要在節目中注意本身的角色定位把控,充分利用自身采訪優勢,就可以成為優秀的記者型電視節目主持人。
在傳媒行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國外許多媒體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有一個硬性的規定,那就是必須是記者出身,因為這樣的主持人不僅在直播節目中讓觀眾感覺到他的沉穩與大度,最重要的是這樣的主持人能夠自如把握節目的尺度與進展,通過其記者經歷深刻發掘出新聞的深度內涵,運用嚴謹的邏輯思維思考每一個新聞事件。力求真實客觀地反映事實真相,是電視新聞節目對采訪的最高要求。前期的記者經歷中,限時出稿的壓力、節目可看性的要求以及本身長時間負荷的工作都是記者必須面對的,當轉型為記者型主持人后,這些都會是他們職業生涯中一種無形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