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躍坤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學 650031)
目前科學信息技術的大量普及,微課可以有效輔助高中化學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微課是把知識制作成小視頻,在學生面前便捷呈現,這一碎片化的學習方式,逐步獲得教師的青睞,其長度通常在十分鐘之內,可以全面闡述和講解一個或多個知識點,在具體教學中,利用微課效率較高,可以有效輔助教學.
微課,在嚴格遵守認知規律的前提下,采取信息技術,將碎片化學習內容展示給教學主體,并不斷擴展教學素材的數字結構化教學資源.通過微課概念了解到,其具體包括教學片斷、有關教學主題的素材課件以及測試聯系以及教學反思等.表現出這些特點:教學時間段和內容不多.微課將教學視頻作為中心,按照學生認知學習規律,一般課時控制在5~8min.另外,與傳統課堂比較,重點表現出教學主要內容與環節.最后,情景化,微課的教學內容一般都體現出鮮明的指向,內容不多卻都是教學主題,將多媒體課件作為基礎,建立情景化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升利用知識點的能力.
由于不斷創新的科學技術,高中化學中微課教學作用也更加顯著,網絡上出現了大量與化學有關的微課.因此,教師可以從網絡中尋找自己需要的視頻.對于這部分網絡視頻,教師應歸納整理,借鑒微課視頻中良好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另外,微課獨有的共享性,教師可以結合他人給出的建議不斷調整,進而對自己的教學能力有效強化,按照這部分形式,教師全面了解自己的教學水平與微課教學情況,更好地與實際情況與信息分析對教學模式積極創新,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在“電解池的工作原理”教學中,教師演練教學實驗以后,可以將其制作成微課分享到網絡,有利于學生后期學習參考.即將直流電源正負極與兩根石墨聯系在一起,同時在CuCl2溶液中浸入,認真對發生的現象進行觀察.
在課前準備環節,應利用微課引入化學知識點,為正式開展教學奠定基礎.教師可以把提前準備的多媒體課件在教室內播放,比如需要講解氫氧化鈉內容,可以播放一些相關的實驗視頻,幫助學生迅速掌握一些有關氫氧化鈉的化學、物理特點.之后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思考學習內容,教師利用微課促使學生思考,當提出氫氧化鈉可以想到哪些有關思考,利用微課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至課堂.特別是針對一些十分枯燥與復雜的教學內容,微課應用效果更為顯著.比如,在講解化學結構與元素周期表時,可以先播放有關元素周期表的網絡視頻,并且將其制作成課件,應用在教學中,如此使得化學元素不再是簡單枯燥的符號,而是變成動態化的卡通人物,把這些形象制作成可以彼此互動的小游戲,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學習了內容,微課不僅幫助學生深刻了解化學知識,同時也對課堂氛圍進行了活躍,學生更加輕松的學習化學知識,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再如在學習乙醇性質時,教師在教學中成功應用微課,可以在一個頁面中現實乙醇的特點和用途,在通過畫面形式呈現乙醇分子模型,如此幫助學生更加直接觀察乙醇分子結構,之后利用動畫演示催化氧化乙醇消去反應的分子變化,這樣的直接展示有利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教師通過微課形象的向學生展示問題,一定程度培養了學生學習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難點一般需要消耗較多時間,也是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精力的內容.主要是由于學生不同知識結構與理解能力,即便是教師費盡心思解決教學難點,也不能確保全體學生都可以理解.利用微課這一網絡資源平臺,則可以解決這部分問題:由于教師會結合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的微課,如此就會出現多個解決方法處理一個教學難點,學生利用網絡就可以獲得多方面的幫助,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比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對這一反應本質、概念、強弱性對比整體了解,并告知學生這部分微課資源的網站.以該網站為例,與這一反應有關的微課是13個,包括4個概念,4個配平,2個比較氧化還原性,1個計算和2個守恒應用.果然,學生利用智能設備自主學習,成功完成了教學任務,同時也初步掌握了與這一反應有關的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課堂中更好地討論、分析和比較知識內容,能夠提升教學效率.
學生學習化學知識,不單是應付高考,還為了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合理應用,所以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比如,在學習非金屬及化學物的時候,這一內容牽涉到二氧化硅和硅膠鹽等內容,在生活中這些化學品十分常見,但對于高中生來講應用極少,若利用微課進行展示,學生了輕松掌握提取硅酸鹽的方法與過程,并且也可以了解水泥是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的,為他們增加了生活常識.此外,微課也幫助學生提高觀察水平與敏感性,化學實驗微視頻,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再將理論知識與客觀規律很好地融合,仔細觀察每一個實驗步驟,找出問題重點.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的微課,表現出大量優點,對傳統教學手段進行了極大的豐富,在化學課堂上采取化整為零、重點突破的方法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解決,并采取動態方法實施了記錄,憑借微觀呈現方法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但從微觀技術分析,其對知識情境的整體性形成一定影響,其無法在所有課程中應用.在今后應用微課中必將出現很多需要完善之處,還需要積極探索,對這些問題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