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瑋瑋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傳播系統的發展,特別是新媒體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圖書館法治研究面臨新的工作要求與挑戰。在讀者信息需求與閱讀需求不斷變化的時代,圖書館法治研究要不斷創新工作形式,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的創新。
關鍵詞:新時代 圖書館 法治研究 新階段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01
在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施行,雖然其中的內容都是原則性規定,但依然具有重要意義。在現代社會發展體系中,圖書館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開始面臨新的要求和挑戰,通過創新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有助于實現工作效能的提升,滿足現代發展需求[1]。在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過程中,很多工作人員還沒有轉變理念,不管是思想認知還是個人能力,都與現代圖書館法治研究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如何從打造人才梯隊入手,實現圖書館法治研究效能的優化,是工作人員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特別是在網絡環境下,要如何結合網絡特點進行工作創新,解決圖書館法治研究中切實存在的問題,都亟待進行深入的探索。
一、新媒體時代圖書館工作面臨的新特點
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面臨的一個挑戰是現代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讀者有更多、更快的途徑獲取文化信息,這對傳統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提出了挑戰。在快速傳播發展的信息體系下,如何優化自身法治工作體系,實現圖書館服務信息的有效傳播,需要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入手,實現創新發展目標。新媒體時代,構建有效的圖書館信息傳播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工作,都是現代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面臨的重要問題[2]。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受到了挑戰,傳統的方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工作需求。作為工作人員,在開展法治研究工作過程中,要加深對圖書館工作的挖掘,提升自身工作的綜合效能,通過深度挖掘文化、思想內涵,提升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廣度,進而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實現工作的有效創新。在實踐中,如何深挖圖書館法治工作內涵,是工作人員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當前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缺乏相應的法治工作經驗
圖書館作為知識、信息密集的行業,很多年輕人進入圖書館法治研究隊伍,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經驗,在法治工作應對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如何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準確把握法治熱點,是現代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實踐中,很多人員沒有在一線從事工作,整體帶動示范效應不夠,導致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整體水平不夠高[3]。
2.法治深度工作能力薄弱
在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實踐中,很多工作人員由于缺乏深入的法治工作能力,在工作過程中容易蜻蜓點水,沒有抓到問題的本質。在新時代,工作節奏速度加快,如何提升自身深度工作能力,通過有針對性的法治研究工作,深挖工作體系和內容,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實踐中,既需要工作人員按部就班開展讀者服務工作,同時也要求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法治研究策劃能力,通過構建科學的工作體系,在圖書館法治工作實踐中,對工作對象進行有效的引導,達到創新工作目標。但是,在實踐中,很多工作人員缺乏深入研究的法治工作能力[4]。
三、新時代開啟圖書館法治研究的基本路徑
1.圖書館法治研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在圖書館法治研究實踐中,在整個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積極探索法治研究新路徑,堅持黨的領導。首先,要創新黨務工作形式,夯實圖書館法治研究基礎。在黨建與法治研究設定與策劃上,要避免黨務活動和業務工作脫節的現象,杜絕“兩層皮”的現象出現,要將法治研究和支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黨務和圖書館業務的結合,提升單位黨員干部的參與程度,真正讓黨務思想引領業務圖書館法治研究,提升單位黨建活動效果[5]。在實踐中黨建活動選取既要突出黨的思想政治特性,同時也要兼顧圖書館業務屬性,更要具有一定的法治屬性,進而激發黨員干部的參與熱情。在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實踐中,要將“三會一課”制度落到實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在實踐中,需要堅持黨員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實現制度化、常態化,將圖書館法治研究的要求落到實處,避免走形式、走過場的情況出現。在落實圖書館法治研究制度的過程中,內容不能過于空洞,要有鮮明的主題,最好是圍繞基礎工作,不斷創新黨務工作形式,實現法治與黨建的結合,為圖書館法治研究貢獻力量[5]。
2.法治研究工作適應現代信息發展形勢
在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實踐中,工作人員要創新工作理念,充分了解社會發展變化形勢,準確把握社會熱點與法律發展走向,提前進行預判,有針對性的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實現圖書館工作的提升。在開展法治研究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有針對性的關注網絡社會信息,提升法治工作把控能力,在法治研究工作中有效融入新理念,提升工作效率,為后期工作夯實基礎,實現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效能的進一步提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遵循新常態的發展路徑,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開展法治研究工作中既要創新工作形式,更要創新法治研究工作理念,調整法治研究工作思路,不斷深入思考圖書館法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為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的發展夯實基礎[6]。
3.打造現代圖書館法治工作人才隊伍
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在開展法治研究工作中,要著力提升自身綜合素養,除了學習基本的工作流程及業務知識外,還要加強相關法治領域的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適應新時代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的發展需求。毋庸置疑,在實踐工作中,很多人員由于不具有復合能力,在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中往往層次不高,在新時代,如果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不在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則很容易被社會所淘汰。在傳統的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很多人員都沒有深入挖掘,但是在新常態時代,如果不深挖法治研究內容,則很難適應現代法治發展需求,如何通過有效的工作,提升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效果,是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7]。在開展圖書館法治工作之前,要有針對性的做好準備工作,深入思考出現多種法治現象的深層次原因,然后在法治研究工作過程中,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實現法治研究工作的靈活開展,提升圖書館綜合工作效能。
4.法治研究要突出讀者的地位
在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過程中,要堅持以讀者為中心,通過構建現代圖書館法治研究體系,實現服務效能的全面優化。在實踐中,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做到與時俱進,結合讀者的新特點和新需求,逐步完善自身服務工作體系,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實現法治研究的人性化、科學性,滿足現代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的發展需求。在現代圖書館工作體系下,毋庸置疑,讀者服務呈現出復雜化、多元化的局面,如何進一步認清形勢,挖掘讀者需求,將讀者需求擺在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重要任務,也是在網絡環境下在法治研究中真正融入法治理念的關鍵。下一步,在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法治理念,將讀者真正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法律制度構建及方法創新上,首先將讀者感受擺在第一位,引領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向前發展。
5.圖書館法治研究要與信息技術結合
在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過程中,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將法治研究理念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創新圖書館法治研究模式與理念,實現整個圖書館工作體系的優化。在工作實踐中,圖書館法治研究既需要基礎設備支撐,同時也需要在細節上進行優化,通過創新圖書館法治研究技術載體,實現模式上的進一步創新。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既要通過信息網絡構建圖書館法治研究體系,也要加強與相關單位的交流,實現現代圖書館法治研究目標。在法治研究實踐中,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進一步創新理念與方式,實現效能的全面優化。在網絡環境下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借鑒大數據、物聯網技術,通過移動互聯網這個有效載體,同時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圖書館法治研究信息與資源的進一步優化利用,為整體工作效能的提升奠定基礎,實現網絡化、法治化工作目標,滿足現代圖書館工作需求。
綜上所述,在開展圖書館法治研究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要不斷創新理念,轉變法治研究形式,調整工作內容,結合新時代法治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滿足新時代發展需求,實現創新發展目標。作為工作人員,要鍛煉自身的法治研究工作實踐能力,滿足工作發展需求,構建全領域的法治工作格局,通過傳統法治研究工作和新技術的結合,實現圖書館工作效能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歐陽愛輝,陳梓.法治環境下當前我國私人圖書館發展的困境及破局方略[J].圖書館,2018(8):47-51.
[2]馬彥飛,陳雅.法治環境下我國公共圖書館社會運行機制分析研究[J].圖書館,2018(8):36-41.
[3]周曉軍.略論圖書館法治建設[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0):12-14.
[4]馬宏偉.淺議《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視野下的圖書館法治建設[J].長江叢刊,2018(12):139.
[5]潘雪,陳雅.法治環境下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提升的路徑選擇[J].圖書館,2018(7):5-9.
[6]李國新.開啟新時代圖書館法治研究的新階段[J].圖書館,2018(1):1.
[7]李鐵紅.自媒體時代圖書館工作人員道德與法治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大眾文藝,2018(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