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晶 范力 王延光
摘 要:為了適應未來科研試飛的要求,沉著冷靜應對空中各種情況,就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良好的心理品質使指揮引導人員具有高昂的士氣,熟練的技能,豐富的智能,果斷正確的決策。
關鍵詞:心理品質 指揮引導
中圖分類號:R8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1
一、指揮引導人員在未來科研試飛中作用
在未來的高技術條件下的科研試飛中,通過指揮自動化系統,科研試飛過程中對于空中情況資料的收集、處理、使用、傳遞、實現了一體化。影響試飛結果的因素因飛行形式在時間、空間上的急劇變化,對試飛進程的影響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在試飛前也更不易把握,這就需要指揮引導人員運用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計劃支持系統為主要工具,制定出更好的計劃方案來。
首先,指揮引導人員的職責范圍將進一步擴大,指揮引導人員的工作方式由過去單純的手工作業進化到了現在以指揮自動化為主,手工作業為輔的工作方式。指揮引導人員可以從各種低效繁重的手工作業中解放出來,充分發揮本專業特有的深刻分析判斷能力,正確的選擇和定下決心的能力。實施創造性指揮引導及在危急情況下果斷采取措施的能力,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關注、分析作戰指揮員最為關心的重大作戰問題,提出作戰建議。要使指揮效能提高,需要每人一專多能,這就賦予指揮引導人員更多的職能。
其次,指揮引導人員在未來科研試飛中的計劃組織階段,對科研人員制定試飛方案將起更為重要的作用。
在未來的高技術條件下的科研試飛任務中,通過指揮自動化系統,各種試飛中過程中科研數據資料的收集、處理、使用、傳遞、實現了一體化。影響科研試飛進程和科研數據的采集率的因素因試飛產品實際需求在、形式、時間、空間上的急劇變化,對試飛進程的影響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在試飛前也更不易把握,這就需要指揮引導人員制定出更好的計劃方案來。
二、心理品質的含義作用
心理品質,也叫心理素質。它是通過心理過程和心理狀態以及個性特征通過人的內部和外部現象顯示出來的。心理品質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包括品德、性格、興趣、動機、情緒等多種因素。
三、如何提高指揮引導人員的心理品質和心理承受力
心理品質和心理承受力的好壞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作為指揮引導人員,心理品質的提高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
首先,心理教育訓練法,也就是在心理教育中實施說服誘導,使受教育者產生積極的心理共鳴 ,使之自覺地接受教育,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質的具體方法,也就是教育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深刻的道理,讓對方轉變認識和態度。它能使人冷靜而理智,全面而深刻地思考問題,在正確的思想和觀念的啟發下,形成正確的思維和理性的認識。還可以榜樣示范,增強官兵的心理認同感。也就是通過樹立榜樣和典型,激起指揮引導員們刻苦學習,積極進取的精神,在訓練和科研試飛引導中模仿榜樣和典型的思想和行為。在心理訓練中,強調以榜樣和典型的示范作用,提高揮引導員們的心理素質,主要是因為榜樣和典型為人崇敬,能引發人們的模仿意識和行為。
其次,自我調控訓練法。即引導指揮引導人員根據訓練和自身心理變化的特點,自覺主動地采取調節和控制生理變化的手段來保持心理穩定性的訓練方法。自我心理調控是指揮引導人員通過自我調控生理變化及自我心理暗示的手段來解除或緩解心理緊張情緒的有效途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放松身體肌肉來調整心理緊張狀況,以保持身心協調和心理平衡,還可以運用言語信息或某種特定的動作姿勢來主動地調控自身的心理狀態,以保持心理穩定性。
第三,仿真模擬訓練法。很多新的指揮引導人員進行實時引導和處理空中特情時都心慌意亂,而導致失敗。仿真模擬訓練,可以在進行指揮引導前,給他灌輸一些責任感,讓他想象自己就處在實時引導的情況下;或者不適的有上級領導檢查時進行引導訓練,以增大心理壓力;還有就是特殊情況的出現都有利于心理品質的提高。
第四,自我暗示訓練法。也就是自己對自己進行暗示,積極的自我暗示可以堅定意志,振奮精神中,有利于健康。采取這種方法進行訓練的基礎,就是通過表達出特意選擇的暗示語言來提高自我暗示的能力。
第五,心理承受力是心理品質的一種表現。首先加強心理訓練。其次重視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的教育,可以增強指揮引導人員的文化蘊含,提高思想水平和客觀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其自我調節,自我開導,積極排隊各種心理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再次,要教會指揮引導人員正確的心理疏導方法。如認同法、鼓勵法等,不同情況應該用不同方法。
良好的心理品質使指揮引導人員具有高昂的士氣,熟練的技能,豐富的智能,果斷正確的決策。因此,提高指揮引導員的心理品質對于完成科研試飛引導任務來說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韓秋風、劉勇等.心理訓練理論與實踐.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3(04).
[2]陳克敏、吳杰明.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作戰心理研究.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12).
[3]歐陽侖、楊瑞卿.軍人心理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08).
[4]溫金權.軍事心理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58(12).
[5]孫秉和.軍事人才素質的生成與發展.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11).
[6]許宗伍.軍事心理學與教育學原理.解放軍出版社,19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