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當前,對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加以發展已成為各小學亟須落實的任務。此次研究先對體育核心素養體系進行了闡述,而后探討了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培養策略及相關注意事項。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 核心素養體系; 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052-001
核心素養即學生在知識、技能、價值觀等眾多層面的集中體現,是學生收獲成功、適應個體及社會發展不容或缺的綜合素養,更是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本文探討了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培養策略。
一、體育核心素養體系概述
核心素養具體表示學生需擁有的契合自身及社會發展所需的品格、重要能力,注重個體修養、道德意識、自主發展等,可對個體正確的三觀加以體現。體育核心素養主要以體育學科課程為基準,將體育學科知識體系、質量評價標準為支撐與引導方向,對學生獲知體育知識技能、學習過程和方式等加以整合,借助體育活動讓學生領略運動的魅力,讓學生產生健康意識;借助合理且先進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強化他們的運動技能;依靠適宜的體育鍛煉促使學生具備較好運動、健康素質,以此讓學生全面發展。
二、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培養策略
發展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極為必要,可讓小學生具備較好體育素質,對其今后的發展大有裨益。具體實踐可從如下幾點著手:
(一)強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
眾所周知,教師即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更是幫助學生構建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引導者,無論是哪一學科,教師均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這對體育而言亦是如此。可以說,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教學質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具備直觀影響。然而,就國內部分小學體育教學而言,體育教師水平偏低,更甚者部分小學的體育教師均是其他課程教師兼任,專業性欠缺,使得體育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這對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培養極為不利。為改善上述現象,教育主管單位與各小學需強化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招聘專業體育教師負責教學工作,以此為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予以支撐,推動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發展。
并且教師因職業的關系,不但需具備極強的體育專業知識及理論,也應擁有較好道德品質。體育教學期間,體育教師至關重要,需對學生如何實施體育活動加以引導。就某一層面而言,小學生的狀態以及水平就是體育教師的核心素養的體現,故為對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加以強化,則各小學必須先強化教師的核心素養。具體做法為:強化專業素養,對體育教師理論基礎、實踐教學能力進行提升,并重視體育品格的生成;注重內省,要知道人無完人,均具有一定的問題存在,教師亦是如此,因而體育教師需時常反思,檢討自我,明確自身缺陷并有效改進,為小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培養奠定基礎。
(二)強化體育設施建設
健全完整的硬件設施可謂是教育教學工作順利實施不容缺失的一部分,各小學需提高資金投入,強化體育設施建設,給小學生構建適宜的體育環境。具體如下:一是學校需保證室外運動場所契合教學、小學生運動實際需要,確保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二是學校需不斷豐富體育器材,所購置的器材質量均需與相應標準一致,避免對小學生身體構成危害,且器材需契合小學生年齡特征、活動需要,從而增強他們的體育興趣。
(三)選擇適宜的體育教學方法
合理且先進的教學方法可謂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技能、高效落實教學目標的要點所在。經由選擇適宜的體育教學方法,不但能確保小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時免受傷害,還可強化他們的運動技能。就小學體育教學來看,教師不但需面向學生講述理論知識,也需對實踐操作予以高度關注,促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獲知體育鍛煉的必要性及價值,從而構建科學的運動觀。并且,因所有學生均是特殊且單獨存在的個體,故而他們的身體素質與學習、接受水平也存在相應差異,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足夠尊重,且基于個體差異實施強度不等的教學抑或分層次教學,從而讓所有小學生均能領略體育的魅力,具有較好的體育鍛煉意識。
三、相關注意事項
(一)重視小學生體育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
現今社會,部分教師以及學生家長還未能有效認知小學體育,覺得其就是簡單的跑跑步,這一認知顯然極不合理。實質上,體育課不但包含文化知識課,還囊括實踐課,很多體育運動技能技巧均需體育教師為學生講解、示范。就小學生來看,明確體育運動的內涵、掌握運動常識極為必要,只有在對此類體育文化基礎知識具備較好認識后,方能實現思維方面的進步。故而,體育教師必須清楚體育文化知識具有的功能價值,經由多元且合理舉措強化小學生體育文化基礎知識學習,為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生成予以支撐。
(二)重視小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
就體育課程而言,學習內容的主體與關鍵均為學生。故而,體育教師需對小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予以高度關注,從而為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的培養給予支撐。具體做法為:教師需由思想層面引導學生,促使他們知曉健康是最為重要的,應對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及水平加以提升。因部分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學生在運動期間可能受傷,譬如籃球運動等,故而學生需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并了解受傷后的應急處理手段;體育教師需經由適宜的方式促使小學生明確體育運動的功能價值,并不斷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此確保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培養效果及質量。
四、結束語
概括而言,體育即我國教育體系內的關鍵成分,對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加以培養極為必要且重要,能在確保小學生身心良性發展的同時,對他們堅定的品質加以培養。此次研究先對體育核心素養體系進行了闡述,而后探討了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體系培養策略及相關注意事項,望以此為各小學及體育教師更好的開展工作予以參考。
參考文獻:
[1]崔勝利.體育核心素養視閾下小學生課外體育發展策略研究[J]紅河學院學報,2019,17(02):111-113
[2]侯西磊.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提升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12+21
[3]黃錦權.基于培養中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體智能課程研究[J]運動,2018(12):9-11